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心疼不了孫子(張兆仁)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心疼不了孫子
圖片來自免費素材網

《心疼不了孫子》中國當代作家張兆仁的散文。

作品欣賞

心疼不了孫子

昨天,老伴給三兒子打電話,叫他學校放假了,就把小孫子送回來玩些時。老三說早安排滿了:補課、學英語、學鋼琴、學溜冰、學打籃球、學打乒乓球、學游泳......學學學,一大路串子學,讓你聽了又惱又無可奈何,才十歲,成天把他懲在學海里,換不過氣來,真是心疼。什麼頤享天年,孫兒繞膝,屁話,就連身邊讀初中的大孫子,也難得見一回,你一問,總是說在補課、在做作業,沒有時間來。真不知哪裡出了問題,我們讀書時,兩本書,書包斤把重,現在的學生,小小年紀,就如過去的碼頭工,被沉重的書包壓得歪歪神,我想起了小平同志說的一句話;中國最大的失誤是教育,這句話算是說對了。

我在公交車上,親眼見過才放學的小學生坐在車上栽瞌睡,頭向下一栽,嚇醒了,撐起來,不一會,又栽得歪歪神;我親眼見過一個小學生在公交車上一手抓住鐵柱,一手拿着書背唐詩。余秋雨寫過一本書,叫《文化苦旅》,敦煌呀,柳侯祠,都江堰呀,三峽呀,洞庭呀,廬山呀,蘇州呀,西湖呀,上海呀......這叫文化苦旅?這叫遊山玩水!現在的小學生、中學生,那才叫文化苦旅!背着沉重的書包,出門見星星,進門落月亮,三更夢裡還在書山題海中苦苦跋涉,苦不堪言,實實在在地苦不堪言!

忿忿不平之中,我回到了我的少年時期:星期天,藍天白雲,微風徐徐,我拿起鐵環飛出大門,祖母的「玩得早點回來!」的話,被我扔在後門外。我一路滾着鐵環,滾到關廟前。關廟前的廣場上,我的同學德林在打陀螺。大春在玩線拴的飛鏢,還有幾個女生在跳房子。大春接過我的鐵環,先是繞圈子,後來絞絞地滾,鐵環在他手裡滾出許多花樣。我接過德林的陀螺,把繩子盡數纏在陀螺上,抬起丟在地上,陀螺在地上圓溜溜地旋轉,我瀟灑的揮着鞭子,陀螺在鞭子「啪啪」的指揮聲中旋轉着,陀螺面上塗紅的中心,溜溜圓的旋轉得真美。忽然,女孩子們不跳房子了,朝關廟門前跑。

哈哈,來了西洋鏡。關廟前,有偌大個空場,跑江湖的雜耍也愛此處。玩西洋鏡的扯着繩子,敲打着小鼓和小銅鈸,唱着:「快來看呀快來看,西洋鏡里真好看。」高大的木箱子前,女孩子們趴着一排小孔,朝箱子裡瞄。我們跑過去,夠在女生的後面,這邊跑到那邊,那邊跑到這邊,左探右探,什麼也看不見。我們三人相視一笑,各自揪住一個女生的小辮,學玩西洋鏡的人,時不時的扯一下。扯得幾個女生連說「討厭!」,只好離開讓我們看。箱子裡面,一幅一幅的變幻着畫,看不懂,也聽不懂,卻又那麼的吸引人。本不想離開,但畢竟沒有出錢,還是乖乖的被女生趕開,讓給她們。

這時,大街上傳來軍樂聲,雄壯極了。我們穿過巷子,跑到街上。大街上,糧管所那頭,一個穿得花花綠綠的小丑,時而翻着跟頭,時而打着翻叉過來,其後,洋鼓洋號,花花綠綠的吹呀打呀,後面,幾匹高頭大馬,馬上的人有的披着紅色披風,有的披着黑色披風,像劍俠小說中的俠客,有的在馬背上倒立。街上的人們熱鬧的看着,一群孩子笑着喊着尾隨其後。我們也跟在後面,游完大街,來到嚴嘎大墳園。嚴嘎大墳園是古鎮最大的一個廣場。河南的雜技團,潛江的花鼓劇團都在這裡演出過,當然,場場離不了我們。

廣場上,半人高的粗繩網繞了好大一圈,幾個教室那麼大,網子裡面,不足半米的距離,又圍起一人多高的布牆,我們跳起來也看不見裡面的東西,圍着的場地中心,豎着一根木柱,好高好高,伸在半天雲里,柱子的頂端,吊一根繩子,是準備空中飛人的。我們在收票處轉呀擠呀,就是進不去。聽見布牆裡敲鑼打鼓了,心裡急得如貓抓,可是,守門的比廟裡的四大天王還凶。

我們在網子外繞了幾圈,進不去,趴在草地上,貼着地面望,縫隙太小,只看見一些腳。以前,我們是用小刀割破網子鑽進去,可今天沒有帶刀子。不遠處的柳樹上,蟬一股勁地嘲笑我們:「知了!知了!」我們撿起石子把它們扔停 ,不一會,它們又叫起來。太使人惱火了,我們跑到那棵樹下,想爬上去捉,可是樹細,怕爬斷樹跌斷腿。正在無計可施之時,看見網子內拴着一匹白馬,好像是趙子龍的坐騎。恰好網邊有一根竹竿,我們抽出竹竿,拿石頭砸破竿頭,把竿子伸向馬屁股。到底是玩雜技的馬,好聰明,兩隻眼睛並不望着我們,長長的尾巴甩呀甩的戲弄人。竿子剛一接觸尾巴,尾巴就甩開了,或是屁股一扭,拿眼睛斜你一下,似笑非笑的,着實令人氣惱。終於,絞住尾巴,一逮,疼得白馬直尥蹶子。

我們從竿上取下一根馬尾,打了個活套,在衣服上抽了根線,把馬尾系在竿頭捕蟬。柳樹上的蟬雖然沒有雜技團的馬聰明,不會擺尾巴,不會扭屁股,當竹竿就要挨到它時,它卻忽上忽下,忽左忽右的移動,叫你捕它不着。太陽下,三個人弄了個滿頭大汗,才捉了兩隻,捏在手裡,用手拍它,恨恨地說:「看你叫!看你叫!」蟬仿佛責怪我們不該看不了雜技,就拿它出氣,拚命的叫。叫得我們在回家的路上,只好將它們放了。

「老頭子,你還說叫他們給孫子少報些學習班,剛才媳婦們發來微信,說又給孫子們報了幾個班!」我搖了搖頭,媳婦罵不得,兒子孫子還指望她們給我照顧好!

[1]

作者簡介

張兆仁,散文在線網簽約作家。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