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德卓鄉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德卓鎮

圖片來自網絡

中文名 :德卓鎮

所屬地區:貴州省畢節市赫章縣

德卓鎮,隸屬於貴州省畢節市赫章縣,地處赫章縣西部,東鄰可樂彝族苗族鄉輔處彝族苗族鄉,南抵威寧彝族回族苗族自治縣兔街鎮,西接雲南省昭通市彝良縣龍街鄉和奎香鄉,北與河鎮彝族苗族鄉毗鄰, 行政區域面積115.24平方千米。 宋、元、明,屬烏撒衛部(今威寧);1984年,改德卓鄉;1991年,德卓、德勝、豐家甘河3鄉併入德卓鄉。 2017年11月9日,貴州省人民政府批覆同意德卓撤鄉設鎮。 截至2018年末,德卓鎮戶籍人口為28065人。 截至2020年6月,德卓鎮轄1個社區、13個行政村, 鎮人民政府駐德卓社區。 2011年,德卓鎮財政總收入430.6萬元,比上年增加8萬元。 2018年,德卓鎮有工業企業9個,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9個。 [1]

位置境域

德卓鎮地處赫章縣西部,東鄰可樂彝族苗族鄉和輔處彝族苗族鄉,南抵威寧彝族回族苗族自治縣兔街鎮,西接雲南省昭通市彝良縣龍街鄉和奎香鄉,北與河鎮彝族苗族鄉毗鄰, 行政區域面積115.24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德卓鎮境內為滇東高原向黔中丘原的過渡斜坡地帶,境內地形複雜,最高點位於在砂泥村桃坪組核桃坪包包,海拔2418米;最低點位於在爐元村雨科組,海拔1632米,平均海拔2025米左右。

氣候

德卓鎮冬無嚴寒,夏無酷暑,氣候溫和,季風氣候比較明顯,降雨量較為充沛,立體氣候突出,春季乾旱多風,夏季雨量集中,秋季溫和涼爽,冬季乾冷少雪。年平均氣溫12.5℃,極端最低氣溫-4.7℃(12月至次年1月);極端最高氣溫33.7℃(在5—8月)。無霜期年平均252天。年平均日照數在1096—1769小時之間。年平均降水量725毫米。

水文

德卓鎮境內河流屬橫江水系,主要河流有拖保河和德卓河,德卓河(白泥河支流以則河)發源河鎮鄉,由北向南流經水爐、壩塘、德卓、堰聯後歸於拖保河,境內河道長22千米,流域面積4萬平方千米。元角溝發源於勝營村陳家包包和花苗寨溝,流經元角村8個村民小組,流入拖倮河,全長6千米。拖倮河(白泥河幹流)發源於西涼山腳的草海,自輔處彝族苗族鄉流來,自田壩村入境後,自東向西流向,境內河道長15千米,流域面積6萬平方千米,成為德卓鎮與兔街鎮、雲南省彝良縣龍街鄉的界河,自爐元雨科流入彝良龍街鄉長爐村,流入金沙江

自然災害

德卓鎮主要自然災害有凝凍、冰雹、乾旱、洪水、風災、低溫、霜凍、雷擊等。凝凍主要發生在12月、1月;冰雹、雷擊主要發生在夏季;風災一年四季均有發生。

自然資源

德卓鎮境內礦產資源豐富,探明的有煤、銅、鐵、鋅等多種礦產資源。煤礦豐富,可容納5口以上年產30萬噸的煤礦,銅礦儲量居赫章縣之首,水能、風能資源蘊藏量10萬千瓦以上,可利用6萬千瓦。耕地面積2.741萬畝。

人口

2011年末,德卓鎮總人口25760人。總人口中,男性13520人,占52.5%;女性12240人,占47.5%;14歲以下7826人,占30.4%;15—64歲16014人,占62.1%;65歲以上1920人,占7.5%。總人口中,以漢族為主,達20608人,占80%;有彝、苗、布依等少數民族5152人,占20%。2011年,人口出生率10.8‰,人口死亡率5‰,人口自然增長率5.8‰。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千米205人。 截至2018年末,德卓鎮戶籍人口為28065人。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