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徐州市淮海中學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來自 搜狐網 的圖片

徐州市淮海中學創建於1978年,是江蘇省重點中學、四星級高中。學校以「培養有覺悟有文化的現代中國人」為目標,以「辦學生快樂、家長放心、社會滿意的學校」為宗旨,弘揚「團結守紀,求實進取」的校風和「尊師礪志,勤學善思」的學風[1],努力培養具有健全人格和紮實基礎的高素質人才。學校先後獲得學校先後還獲得江蘇省模範中學、江蘇省教育學會系統先進單位、江蘇省高中英語課程教材改革實驗工作先進集體、淮安市綠色學校[2]、淮安市依法治校先進學校等榮譽。

學校簡介

江蘇省淮海中學坐落在周總理故鄉——淮安市風光秀美的古黃河畔,位於翔宇北道與黃河路交匯處。學校創建於1978年,為紀念淮海戰役勝利30周年而命名,是江蘇省四星級高中。

學校現有土地面積184.6畝,總建築面積68031平方米,綠化面積47762平方米。整個校園布局合理,氣勢恢宏,環境優美,景色怡人。

師資力量

學校師資力量雄厚,學科配套,教師教學經驗豐富,現有高中專任教師298人,其中國家級優秀教師1人,省級先進個人12人,享受市政府特殊津貼2人,省、市級高考優秀指導老師6人,市級學科帶頭人6人,研究生學歷20餘人,高級教師超過50%,市、區級名師骨幹教師100多人,學歷達標率為100%。在省、市優課評比和基本功大賽中獲一、二等獎的有100多人。

文化傳統

校訓

求真 崇善 尚美

「求真」即崇尚科學,追求真知。陶行知說:「千教萬教,教人求真;千學萬學,學做真人。」教育的目的,就是讓學生學會探求真理,領悟生命真諦。

「崇善」即人心向善,崇尚善美。善不僅是對道德品質的要求,也是對為人方面的要求。達到了的「善」的要求,就是達到了「仁、義、禮、智」四方面的要求。屈原的《九章·抽思》中說:「善不由外來」,這就要求我們努力加強道德自律,不斷追求自我完善,方為善人也,信人也。

「尚美」即要有崇尚美的心靈,要有正確的審美觀念和高尚的審美情趣,要把自然美、社會美、藝術美內化為人生修養。師生要保持積極向上、奮發有為的精神境界。

校風

厚德 博學 納新

「厚德」語出《周易》:「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意即大地的氣勢厚實和順,君子應增厚美德,容載萬物。引「厚德」二字,意在期望全校師生以高尚的道德立身,以高尚的道德承載天下重任。

「博學」語出《論語·子張》:「博學而篤志,切問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博學」意指廣博地獲取知識,也指學問淵博。莊子云:「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引「博學」二字意在倡導全校師生努力學習,博採眾長,追求廣博的學識和淵博的學問。尤其是現在信息社會,現代教育理念的更新,新課程改革的實施,更要求學生要學貫中西,兼容並包,文理兼修,百科俱收,博採眾長。教師要不斷廣泛學習,更新教育理念、思維方式,創新教學方法,以適應現代高等教育的需要。

「納新」語出《莊子·刻意》:「吹呴呼吸,吐故納新。」意即揚棄舊的、不好的,吸收新的,好的。引「納新」二字意在希望全校師生,與時俱進,不斷加強和豐富自身的理論知識和人生閱歷,着眼於新課程改革,研究、探索、納新。

教風

立德 立言 立行

古人有言:「太上立德,其次立行,再次立言」。「立德」為「三不朽」之首,是為人處事的最高境界,意為具有完備的道德人格,也包含與人為善、和諧相處的含義。尚德才能尚國,立德方能立人,我校辦學堅持育人為本,德育為先。

德立,則人立、事立。「立德」,寓意我校教師增進師德修養,成為舒展的人、博雅的人、智慧的人、和諧發展的人。

「立言」寓意我校教師注重言論思想學說的修養與學術水平的提高。

「立行」則旨在推崇樹立良好道德,塑造完備品行,努力踐行「千教萬教教人求真,千學萬學學做真人」以及追求真理,矢志不渝,自強自立的精神。

學風

會學 好學 樂學

「會學」意即善學。《禮記···學記》中云:「善學者,師逸而功倍,又從而庸之;不善學者,師勤而功半,又從而怨之」。人不僅要學,更要會學,才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好學」語出《禮記···中庸》「好學近乎知」,意思為「愛好學習就接近於智了」,「智、仁、勇」都是我國古代大教育家孔子十分推崇的品質,他把與學習有密切關係的「智」放在首位,就充分說明好學是一種難能可貴的品質。只有學,才能明是非,辨真偽,獨善其身,兼濟天下。

「樂學」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這裡總結了學習的態度,正所謂「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古人又有「鑿壁偷光」「螢火讀書」「懸樑刺股」的故事流傳千古,這些都旨在告訴學生要好學,樂學,勤學。在有限的學習生涯中,努力汲取知識的養分,充實自己,完善自己。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