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彼得·魏斯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彼得·魏斯(1916年11月8日-1982年5月10日),德國劇作家、小說家、畫家和電影藝術家,入瑞典國籍。他最為知名的作品是戲劇《馬拉/薩德》(Marat/Sade) 和小說《反抗的美學》(Die Ästhetik des Widerstands)。

生平

魏斯出生於勃蘭登堡的Nowawes(現在屬於波茨坦巴伯爾斯貝格的一部分),父親是匈牙利籍猶太人,母親是基督教徒。3歲時,他隨家人遷徙到布萊梅,隨後又移居柏林。他的青春期是在柏林度過的,並在那裡接受了後來使他走上視覺藝術家生涯的基本訓練。1934年,他的家搬到了英國倫敦東南部的小鎮Chislehurst,在那裡他進入攝影工藝學校(the Polytechnic School of Photography)學習攝影,之後的1937年至1938年就學於布拉格美術學院(the Prague Art Academy)。1938年在,德國占領蘇台德地區之後,他的家人逃亡到瑞典,而魏斯本人則去了瑞士。1939年,他又移民到了瑞典的斯德哥爾摩,他的餘生都是在那裡度過的。1946年,他正式成為瑞典公民。[1]

魏斯有過三段婚姻:1943年,和畫家Helga Henschen;1949年,Carlota Dethorey;1964年,和Gunilla Palmstierna。作為瑞典共產黨黨員,他參與政治活動,並於1967年在斯德哥爾摩參加了的「羅素法庭」(這是一個由羅素薩特發起的民間法庭,主要反對越南戰爭)。1970年,魏斯罹患心臟病後停止了寫作,1982年於斯德哥爾摩逝世。

美術和文學

1936年,魏斯舉辦第一次畫展。1950年,他寫出第一齣戲劇《塔》(Der Turm)。1952年,他加入了瑞典實驗電影工作室,在那裡製作了幾年電影。這期間,他還在斯德哥爾摩的人民大學教授繪畫,並為瑞典文版的《一千零一夜》繪製了插圖。魏斯也寫小說,直至60年代初期。他的小說作品簡潔而凝鍊,在細節和感受上都是「卡夫卡式」的,往往具有自傳背景。魏斯最有名的電影之一是一部名為《幻影》(The Mirage,1959)的實驗片。他接下來的一部影片很少被人提及。這個片子是魏斯1960年時和Barbro Boman在巴黎一起導演的。影片有很多名字,英語片名為《花花女郎》(Play Girls)或《火熱的性愛》(Flamboyant Sex),在巴黎放映時叫《瑞典女郎》(Schwedische Mädchen),在德國放映時叫《誘惑》(Verlockungand)。 後來據說此片的廣告語就是「連巴黎都為之震動」。在魏斯的短片中,《浮士德博士的工作室》(The Studio of Doctor Faust,1956)顯示魏斯和德國文化背景強有力的聯繫。

魏斯最為人所知的作品是戲劇《馬拉/薩德》(1963)。該劇於1964年首演於西德,使他得到了國際性的廣泛關注。次年,傳奇導演彼得·布魯克紐約執導了一個著名的版本。此劇通過兩位個性極端且「風馬牛不相及」的歷史人物來研究社會發展的動力。這兩個人物一個是讓-保羅·馬拉(Jean-Paul Marat),法國革命中殘忍的英雄;另一個是薩德侯爵(the Marquis de Sade),舉世皆知的虐待狂。在《馬拉/薩德》中,魏斯使用了一種獨特的技巧,那就是「戲中戲套戲中戲」:「我們戲劇的主要目的就是要把那些偉大的主張和它們的對立面拆得爛碎,看看它們是怎麼工作的,再讓它們決一勝負」。 這齣戲被視為經典,儘管不會定期上演,卻也是常演不衰。

近二十年中,魏斯榮膺多個獎項:1963年,查爾斯·維隆獎;1965年,萊辛獎;1966年,亨里希·曼獎;1967年,卡爾-阿爾伯特·安德森獎;1978年,托馬斯·戴勒獎;1981年,科隆文學獎;1982年,布來梅文學獎,德·尼奧斯獎、瑞典戲劇評論家獎和喬治·畢希納獎。

《馬拉/薩德》的中譯本由胡其鼎翻譯。

相關影片

Peter Weiss - Ein Portrait
Peter Weiss im Gespräch mit Friedrich Luft (1964)
Peter Weiss über "Die Ästhetik des Widerstands"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