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徹(拼音:chè)是漢語通用規範一級字(常用字) 。

此字初文始見於商代甲骨文,古字形從鬲從又(或從丑),字形之義是指吃過飯後將食具撤除。

本義當為撤去、撤除(以手撤離鬲。或說為布列,相反相成),此義後用"撤"字。引申指穿、透。

又引申指通達。又引申指治理。後引申指毀壞。

基本信息

中文名稱; 徹

拼音; chè

注音字母; ㄔㄜˋ

平水韻部; 入聲九屑

部首; 彳

筆畫數; 3+4

繁體字; 徹

異體字; ࢕�、࢖�、ঔ�

統一碼; U+5F7B

鄭碼; OIHY

五筆; TAVN(86);TAVT(98)

GBK編碼; B3B9

四角碼; 2824

字級; 一級(0792)

文字溯源

會意字。羅振玉《增訂殷虛書契考釋》據圖1的甲骨文字形釋為"徹":"此從鬲從又,象手象鬲之形,蓋食畢而徹去之。許書之徹從支,殆從又之訛矣。卒食之徹乃本義。訓通者,借義也。"。甲骨文(圖1、2)左邊為"鬲(lì)",為古時盛食物的器具。右邊像人的手(又,或作丑)。從鬲從手會意,本義為吃完了飯,把食具撤去,收拾乾淨。金文作圖3或作圖4,鬲下加火,增強表意性。

戰國時,又字改為攴(屬於形義皆近偏旁的互用),後來從攴成為主流寫法。有的文字在左邊加了意為小步走的"彳(chì)"字(圖9),並改"鬲"為"育";"育"從肉,也表示食物。飯後撤食時要小步走,這是古代的一種禮儀。加"彳"字就使"卒食之徹"的本義更為彰顯。篆文沿用這一形體寫作圖12。《說文解字》另收一從彳、從攴、從鬲的古文(圖6)。從鬲的古文應當就是甲、金文的遺留字形。漢代隸書沿襲小篆作圖13、圖14,現簡化為徹。

撤除、撤去為"徹"字的本義,這個本義後來寫成了"撤"。《禮記·曲禮上》:"卒食,客身前跪,徹飯齊以授相者,主人興辭於客,然後客坐。"這是說請客吃飯時的禮節。吃完飯時,客人要從席前坐起,撤下飯食遞給伺候的人。主人也要起身,向客人推辭,然後客人落座。這裡的徹字就是用的本義。

《論語·八佾》:"三家者以雍徹。"三家,指仲孫、叔孫、季孫三家。他們唱着《雍》這首詩來撤掉祭祖的祭品。朱熹集注:"祭畢而收其俎也。天子宗廟之祭,則歌《雍》以徹,是時三家僭而用之。"撤除祭品,也相當於吃完了飯,把食具撤去。

徹由專指"食畢而徹去之",進而抽象為泛指撤除、撤消。撤除、撤消意味着整潔乾淨、清除雜物,故徹字可令人聯想為通達、通透。這是徹的引申義。徹由通達、通透,進而引申為徹底、終了。

《說文新附·車部》:"轍,車跡也。從車,徹省聲。本通用徹,後人所加。"清朱駿聲《說文通訓定聲·履部》:"徹,字亦作轍。"表示車跡的字原來就是徹字。轍字是後來才有的。車跡為什麼用徹字表示,因為古代的道路不像現代的路面,以前有車跡的道路才是大路,才是通途。大約是徹字有通達的意思,這才用徹字來代指車跡。

古籍釋義

說文解字 【卷三】【攴部】丑列切(chè)

通也。從彳從攴從育。

▉,古文徹。

說文解字注; 通也。

段注:《孟子》曰:徹者,徹也。鄭注《論語》曰:徹,通也。為天下通法也。按《詩》徹彼桑土,傳曰裂也。徹我牆屋,曰毀也。天命不徹,曰道也。徹我疆土,曰治也。各隨文解之,而通字可以隱栝。古有徹無轍。

從彳,從攴,從育。

段注:蓋合三字會意。攵之,而養育之,而行之,則無不通矣。《毛傳》所謂治也。丑列切。十五部。

一曰相臣。

段注:疑有訛。鉉本無此四字。

▉,古文徹。

段注:中從鬲。

廣韻; 直列切,入薛定(zhé)

徹,通也。明也。道也。達也。又丑列切。

丑列切,入薛透 ‖徹聲月2部(chè)

徹,通也。

康熙字典

【寅集下】【彳部】 徹·康熙筆畫:15 ·部外筆畫:12

古文:▉、╹

《唐韻》《集韻》《韻會》並直列切,音轍。《說文》:通也。《論語》:盍徹乎。注:周法什一而稅,謂之徹。徹,通也,為天下之通法。

又《廣韻》:徹,達也。《左傳·成十六年》:養由基蹲甲而射之,徹七札焉。注:發達七札也。

又《集韻》:徹,道也。

又剝取也。《詩·豳風》:徹彼桑土。

又治也。《詩·大雅》:徹田為糧。傳:徹,治也。

又去也。《儀禮·士冠禮》:徹筮席。《左傳·宣十二年》:軍衛不徹警也。《周禮·天官·膳夫》:卒食以樂,徹於造。疏:天子食終徹器之時,作樂以徹之。

又毀也。《詩·小雅》:徹我牆屋。箋:徹毀我牆屋也。

又揚子《方言》:徹,列也。蔡邕《獨斷》:群臣異姓有功封者,稱曰徹侯,避武帝諱,改曰通侯,或曰列侯也。

又《唐韻》丑列切。《集韻》《正韻》敕列切,並闡入聲。義同。《集韻》或作〔⿰足⾿〕。

字形書法

字形對比

書寫提示

【規範提示】中部"七"的乚(豎彎鈎)改㇙(豎提)

【寫法】"彳"窄"切"寬,頂部"彳"高,底部左右旁齊平。"彳",第二、第三筆撇、豎在橫中線相接。"切","七"居豎中線部位,首筆短橫從橫中線起筆,㇙(豎提)的豎段在豎中線;"刀"居右半格,㇆(橫折鈎)的豎鈎段向左斜,末筆撇尖伸向"七"下。[1]

參考文獻

  1. , 360國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