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彰化肉圓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介紹

肉圓是一種臺灣的特色街頭小吃,相傳彰化市是肉圓的發源地,約誕生於19世紀末。其名稱源自於其外觀,一般為直徑六至八公分左右的半透明扁圓形,除了最常見的圓形造型之外,亦有三角形的彰化肉圓,但目前不若圓形肉圓普及。烹調作法大略以彰化做為分界,彰化以北多用油炸油泡、彰化以南多為炊蒸。

[1]

[2]

南北彰化特色

南彰外型如元寶、北彰用料較豐富

  1. 北彰化肉圓:為彰化市芬園周邊,外觀為圓形,兩者內餡皆以豬肉及筍丁為主;但北彰化肉圓還會添加香菇、干貝等其他配料,用料較南彰化肉圓更豐富些。

[3]

  1. 南彰化肉圓:為北斗田中員林一帶,外觀為三角形、拳頭般的元寶大小。

[4]

做法上也有些差異,南彰化是以手指捏成形狀再去蒸,北彰化則是先將材料放入碗中再去蒸熟,兩者別具特色,口感也不盡相同。除了肉圓外,冷吃的「涼圓」也是從彰化肉圓延伸出來的美食之一。

美食影片

[5]

[6]

參考資料

備註

11119593 林家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