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黎明穿上了白衣(艾青)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作品欣賞
當黎明穿上了白衣
紫藍的林子與林子之間
由青灰的山坡到青灰的山坡,
綠的草原,
綠的草原,草原上流着
——新鮮的乳液似的煙..
啊,當黎明穿上了白衣的時候,
田野是多麼新鮮!
看,
微黃的燈光,
正在電杆上顫慄它的最後的時間。
看!
1932年1月25日由巴黎到馬賽的路上
(原載1932年9月《現代》1卷5期) [1]
作者簡介
艾青(1910-1996),浙江金華人。中共黨員。大專畢業。1928年考入國立西湖藝術院。1929年赴法國習畫,1931年在巴黎參加反帝大同盟東方支部,1932年回國後加入左翼美術家聯盟,因思想激進被捕,1935年出獄,1941年赴延安,《詩刊》主編,抗戰勝利後歷任陝甘寧邊區參議員、區政府文委委員,華北聯合大學文藝學院副院長,華北人民政府文委委員,《人民文學》主編,中國作家協會副主席。全國人大常委,中國文聯全委。1932年開始發表作品。1952年加入中國作家協會。
1979年平反後,任中國作家協會副主席、國際筆會中心副會長等職,出訪了歐、美和亞洲的不少國家。創作有詩集《彩色的詩》《域外集》,出版了《艾青敘事詩選》、《艾青抒情詩選》,以及多種版本的《艾青詩選》和《艾青全集》。詩集《歸來的歌》和《雪蓮》曾獲中國作家協會全國優秀新詩獎。1985年獲法國文學藝術最高勳章。1996年5月5日凌晨4時15分因病逝世,享年86歲。[2]
著有詩集《向太陽》、《火把》、《他死在第二次》、《曠野》、《北方》、《雪堅鑽》、《獻給鄉村的詩》、《大堰河——我的保姆》、《反法西斯》、《黎明的通知》、《黑鰻》、《海岬上》、《歸來的歌》、《彩色的詩》等,論文集《詩論》、《新文藝論集》、《艾青談詩》及《艾青全集》(5卷)。[3]
艾青,原名蔣海澄,筆名莪伽、克阿、林壁等。把個人的悲歡融合到民族和人民的苦難與命運之中,表現出對光明的熱烈嚮往與追求,富有強烈的時代感和現實性,感情深摯,風格獨特,是繼郭沫若、聞一多等人之後推動一代詩風的重要詩人。[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