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代散文創作的審美起點與藝術追求(柏峰)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當代散文創作的審美起點與藝術追求》是中國當代作家柏峰寫的散文。
作品欣賞
當代散文創作的審美起點與藝術追求
我國當代的散文園地,百花吐艷,各領風騷。然而,目前散文創作一方面呈現出自從上個世紀80年代以來,至今經歷了40年左右的持續繁榮——這是很少見的文學現象,也是世界文學特別是散文發展史上很少見的文學現象。為什麼會產生這樣的文學現象呢?其中的促成因素很多,最關鍵的是與整個社會和現實生活的快速發展相關聯,與「改革開放」洶湧澎拜席捲天下的主流大勢相關聯,與努力實現偉大的「中國夢」相關聯,也與我們數以千萬計的散文作家、散文寫作者的不斷為這個世界奉獻自己的散文藝術心血結晶相關聯,所以,出現了這般「萬紫千紅總是春」的散文創作局面;另一方面,在散文持續繁榮發展的同時,也出現了一些問題,值得注意與研究——這個不奇怪,是正常的藝術現象,是「繁榮與喧囂」共存的境遇。
散文曾經在上個世紀初期的新文化運動背景下,出現了初期的繁榮發展,這是我國百年來新文學的重要藝術收穫。1927年年7月,魯迅在新潮社出版了散文詩《野草》,第二年9月,在未名社出版了散文集《朝花夕拾》,由此算起,中國新文學的散文歷史已近百年。這個漫長的歷史時期,散文創作一直是新文學的最高成就。1933年10月1日,魯迅先生髮表在《現代》第三卷第六期上的《小品文的危機》里,對「五四」運動以來的新文學,有過這樣的論斷:「散文小品的成功,幾乎在小說戲曲和詩歌之上。」
新中國成立後,散文以「初春的抒情」為審美特徵,出現了新的繁榮發展期,楊朔等散文作家的創作實績,構建了我國現代與當代散文的「分水嶺」,新文化運動以來的散文風格與藝術迅速轉換為具有社會主義文學觀念與思想的散文創作。無論是以魯迅為代表我國新文學運動的散文創作,還是新中國成立以來近70年的散文創作,包括改革開放以來40年的散文創作,就其發展看,散文一直真實記載着我國在現代化進程中的社會變革和中國人民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不懈奮鬥,同時也切實反映出廣大作家對社會發展的熱切關注和當代散文在藝術上的革新進步,不僅為世界講述着中國正在發生的精彩故事,更為世界文明與人類文化的發展貢獻着深刻的思考和獨特的創造。
進入新時代,我們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自1840年近代以來歷經磨難的中華民族,迎來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歷史性飛躍——新時代為散文創作提供了巨大的空間,關鍵是我們如何認識新時代與真正把握新時代精神風貌與生活的本質特徵,這是我們散文作家應該具備的散文藝術的歷史站位與邏輯起點。
面對新時代人民對於美好生活的更高要求,當前的散文創作與時代發展大潮之間仍然存在一定的差距。散文創作不同程度上存在着審美觀念滯後和思想僵化的問題——主要體現在散文創作仍然停留在對現實生活的淺表層次認識水平,觸摸不到決定社會走向的內在的強大脈動,滿足於小情懷、小恩怨、小波瀾、生活小斷面的描寫,停留在自然主義的呈現方式而不能有所創新與破,不能真實反映人民生產生活的生動現狀和人民喜怒哀樂的複雜情感,迴避或放棄現實關注,偏向於寫作所謂風花雪月的「空靈」的東西,使散文創作漸漸偏離現實生活,或者出現對現實生活聚焦不准甚至扭曲的現象。表現在藝術方面,散文創作不同程度上存在着創新不足和寫作手法老化的現象,藝術格局狹窄,缺少鮮活生動的語言和雅正句式的優美呈現,這就使得散文創作缺少審美追求的動力,雖然近年來的散文作品,特別是新媒體介入社會生活和個人空間,散文的門檻過低,作品呈現出幾何增長現象,雖然滿足了不同層面讀者的文化需求,但同時也應該清醒地認識到,量的增長只是繁榮的一個方面,質的提高才是文藝的本質要求。如何才能提升散文作品的質地與藝術境界呢?我國新文化運動近百年與新中國建立70年的散文創作實績,為新時代散文創作提供了審美參考。
散文作家始終敏銳地把握時代進程,始終與人民情感深度共振這是散文持續繁榮發展的內在動力與藝術追求。魯迅的散文創作是我國現代文學的高峰。他的《朝花夕拾》散文集,收錄了10篇散文,勾勒了從清末到辛亥革命時期的若干社會生活風貌,是一幅幅世態圖和風俗畫。雖然是回憶性散文,蘊含了作者對歷史的深刻思考和對現實的執着態度。他善於攝取生活中的小細節,以小見大,寫人則寫出人物的神韻,寫事則寫出事件的本質;還善於把記敘、描寫、抒情和議論有機地融合為一體,充滿詩情畫意,蘊涵豐厚。
作者簡介
柏峰,陝西蒲城人。著有多種文學理論專著、散文集。曾獲全國及省級文學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