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彎齒鳥屬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白堊紀時代
圖片來自cnfossil

彎齒鳥屬屬名Camptodontornis)是一種生存於白堊紀早期的反鳥類,2010年發現於遼寧西部熱河生物群晚期的九佛堂組

2011年,這一新屬種由李莉等人命名,屬名在拉丁語中意為「彎齒的」。模式種楊氏彎齒鳥,種名紀念化石修復師楊樹瑞正型標本SG-2005B1發現於遼寧朝陽大平房胡家營子溝早白堊世的九佛堂組。

標本不完整,呈正模和負模兩塊分開保存。該標本目前收藏於瀋陽師範大學古生物研究所[1]

彎齒鳥的屬名原為Camptodontus,但先前已經被用於命名步甲科昆蟲的一屬,因此在2019年,自由研究者Vahe Demirjian提出新屬名Camptodontornis,作為取代名稱[2]

參考文獻

  1. ()(英文)李莉;鞏恩普;張立東;楊雅軍;侯連海. 中國遼寧早白堊世的一新反鳥 A new enantiornithine bird (aves) from the Early Cretaceous of Liaoning, China. 古生物學報. 2011, 49 (4): 524–531. [失效連結]
  2. Vahe Demirjian. Camptodontornis gen. nov., a replacement name for the bird genus Camptodontus Li, Gong, Zhang, Yang, and Hou, 2010, a junior homonym of Camptodontus Dejean, 1826. Zootaxa. 2019, 4612 (3): 440. doi:10.11646/zootaxa.4612.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