彎角劍羚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彎角劍羚(Oryx dammah)又名白長角羚及白劍羚,是長角羚屬的一種,生活於整個北非地區。一般認為彎角劍羚已經在野外滅絕,但有報道稱小部份仍在尼日中部及乍德生存。
物種特性
在1816年被發現,1827由生物學家菲利浦·雅格布·克萊茨邁(Philipp·Jakob·Cretzschmar)命名。平均體長1.7米,肩高1.2米,尾長50厘米;體重180-200公斤。其角幼長,像彎刀般向後彎曲,雄性和雌性的角都可長達1-1.25米。毛皮呈白色,胸部呈紅褐色,前額延至鼻端都有黑紋。體質強壯;有雙適合長跑的腿;腳上有4趾,但側趾比鹿類更加退化,適合奔跑。與體型較大的東非劍羚和阿拉伯劍羚相比,彎角劍羚的體型較小。
生活於整個北非地區通常棲息於草原及沙漠地區,耐渴、耐高溫,可依靠植物中的水份維持身體需要。清晨和傍晚活動,專吃樹葉、草和水果。一個群族可達70頭,遊牧能力很強,當食物稀缺和集中時,彎角羚羊將會行進數公里,以尋找迅速發芽的新嫩綠草。遷徙時會聚集至幾千頭。牠們可以幾個星期不喝水也能生存,原因在於牠們的腎臟可以阻止流失水份及控制體溫來避免流汗。
保護及育種
彎角劍羚因其角而被獵殺至接近滅絕。族群曾一度分布在整個撒哈拉沙漠,目前已被認為是野外滅絕。
1960年代曾有哺養彎曲劍羚的計劃。1996年統計有2145頭彎角劍羚在德克薩斯州及最少有1250頭在其他地方的動物園及公園生存。在突尼西亞有一個群族被保存了下來,並正計劃擴展至野外。
雖然彎角劍羚的範圍已經大大減小,尤其是在北方,但由於生活在圈地的數量眾多,它們的數量一直保持相對較高。主要在美國德克薩斯州的幾個大型遊樂保存區已經啟動了成功的育種彎角劍羚的計劃。然而,其棲息地正在遭到破壞,大量物種的重新引入可能會很困難。
視頻
為保護幼崽 彎角劍羚與犀牛決高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