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張山鐘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張山鐘

圖片來自萬丹采風社

屏東縣第1任縣長

任期 1951年6月1日-1954年6月2日
繼任 林石城

個人資料

性別
出生 1887年1月29日
逝世 1965年12月15日(1965歲-12-15)(78歲)
政黨 中國國民黨
配偶 藍奎

張山鐘(生1887年1月29日-1965年12月15日歿),屏東萬丹人,是臺灣醫師也是政治人物日治時期曾更名長與山鐘。曾任屏東市參議員、屏東縣縣長、臺灣省政府委員。中國國民黨籍。今萬丹鄉新鐘村之名即是為了紀念他在當地的諸多貢獻。

生平

張山鐘出身於萬丹鄉新莊仔,曾就讀萬丹公學校,畢業後進入臺灣總督府醫學校明治四十一年(1908年)4月畢業於臺灣總督府醫學校,畢業後曾先後八年任職於臺北病院和屏東病院。大正八年(1919年)回到故鄉萬丹開設東瀛醫院。日治時期曾出任公醫、萬丹信用組合長、萬丹莊協議會員。

昭和四年(1929年),張山鐘被選為高雄州協議會員。之後出任高雄州國防義會評議員。昭和十二年(1937年)3月,雖日中戰爭尚未開打,但氣氛已經很緊張。當時有國防費獻金運動,張山鐘慷慨捐獻政府國防費壹萬圓獻金,為此在昭和時代出版的《台灣人士鑑》稱之為「罕見快舉」。到了戰爭末期,民間曾發起獻機義舉。張山鐘林熊祥林烈堂與日籍的大甲郡守代表獻四架飛機,四人站在日本海軍武官部(後來的國民黨中央黨部)前,獻給日本軍方。

和日本軍方關係密切,並未影響張山鐘的政治歷程。戰後張山鐘歷任屏東市萬丹區區長、屏東市參議員。1951年,張山鐘角逐第一屆屏東縣長選舉,當選首屆民選縣長。據屏東幫要角透露,民國四十一年(1952年)蔣經國成立「中國青年反共救國團」時要籌措三千萬元,副主任謝東閔向張山鐘勸募,張山鐘慷慨捐了兩百多萬元。張山鐘的下對賭注,不僅使他後來獲得省府委員之職。在蔣經國掌權後,謝東閔扶搖直上。張山鐘的兒子張豐緒也當了二十年政務官。

第二屆縣長選舉時,張山鐘一度有意角逐選舉,與林石城一戰。最後被臺灣省政府勸退。

家族

公職

政府職務
屏東縣政府
首任 屏東縣縣長
1951年6月1日-1954年6月2日
繼任:
林石城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