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彌尼彌尼提客勒烏法珥新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彌尼彌尼提客勒烏法珥新,外文名:Mene, Mene, Tekel, Parsin,基督教聖經術語。

世界上共有一千八百多種語言的聖經譯本[1],幾乎所有民族的語言,甚至地區方言都已包羅。其中二百八十多種是全本的新舊約[2],五百九十多種只有新約部分,九百二十多種是單行本或選輯本。

簡介

在但以理書五章25節出現的神祕預言字句,指出神對巴比倫及其君主的審判。巴比倫王尼布甲尼撒死後(主前562)約10年,一個道德淪落的王伯沙撒作了巴比倫帝國的君主。但以理書第五章描述了伯沙撒所擺設的大筵席。他邀請1,000名大臣帶同妻子赴宴。借著幾分酒意,伯沙撒命人把尼布甲尼撒從前在耶路撒冷聖殿奪來的金銀器皿拿出來。這些聖潔的器皿一直都存在倉庫里,現在他拿出來分派給席上的賓客,並褻瀆神,使用這些器皿來讚美巴比倫的諸神,就是「金、銀、銅、鐵、木、石所造的神」(但五4)。

在他們飲酒狂歡之際,忽然有人的指頭出現,在宴客廳的粉牆上寫字。伯沙撒給這情景嚇得魂不附體,大聲呼喚術士、哲士來解釋這些文字;可是,他國中的哲士全都不能分辨這些文字的意思。最後,皇后向王獻策:召那善於解釋神祕事物的人──先知但以理──來解釋這些文字。

但以理被領到王前,就立即責備王的愚昧,目中無神和妄自尊大。他在伯沙撒面前所說的一番道理(但五17-23),有力地宣告了神對各種傲慢罪行的審判,這信息就是牆上文字的中心意義;然後,但以理把這文字逐一解釋。

這些文字在聖經原文是以亞蘭文寫出的,中文音譯是「彌尼,彌尼,提客勒,烏法珥新」。這句子的神祕並不在乎語言上的解釋,而在於每個字所代表的含義。表面上,這些字只是一些重量和貨幣單位的名稱,實際上,是要預言巴比倫及其國君即將遭受神的審判。

但以理解釋這些文字的內容記載於但以理書五章26、27節。彌尼的意思是「數算」,而重複出現則指出神已數算了伯沙撒的國度之年日,並且斷定這國要到此完結;提客勒的意思是「稱量」,對伯沙撒而言,這字指出他在道德和靈性上的虧欠,在神公義的天秤上,他根本輕得不能稱量。最後一個分詞是烏法珥新,意思是「破裂」或「分開」。但以理解釋時用了這詞的單數詞(毘勒斯)。所要指出的事實是伯沙撒的國將要分裂,歸與瑪代人和波斯人。這用詞是語帶雙關的,因為波斯人一詞的字根與這裡所用的字根基本上是一樣的。

但以理書五章30、31節指出這預言在當夜就應驗了。

另參:「但以理書」。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