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張景秋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張景秋
出生 1967 年 11 月
國籍 中國
籍貫 蘭州
母校 北京大學
職業 北京地理學會理事

張景秋 (1967年11月 - )女,中國蘭州人。中國地理學會城市地理專業委員會委員,北京地理學會理事,美國地理學會會員。

人物經歷

1985.9~1989.7 西北大學 理學學士。

1989.9~1992.7 中國科學院蘭州沙漠研究所自然地理學碩士(理學)。

1995.9~1998.7 北京大學 人文地理學博士(理學)。

2008.10~2009.2 澳大利亞弗林德斯大學地理、人口與環境管理學院訪問學者。

1998年7月畢業於北京大學城市與環境學系人文地理學專業,獲理學博士學位。北京聯合大學應用文理學院城市科學系主任[1],教授,北京聯合大學校級骨幹專業"資源環境與城鄉規劃管理"專業帶頭人,首都師範大學人文地理學碩士研究生導師

研究方向

城市規劃與區域發展,城市地理學,城市空間結構。

主要貢獻

主持及參編的專(譯)著

北京城區大型文化設施利用的空間分異研究 北京:中國書籍出版社,2008。

地學思想史 長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07。

中國宜居城市研究報告 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6。

文化地理學手冊(譯著) 北京:商務印書館,2009。

人文地理學詞典(譯著) 北京:商務印書館,2005。

城市社會地理學導論(譯著) 北京:商務印書館,2005。

現代城市規劃(譯著) 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3。

發表論文

張景秋、孟醒、朱海勇,基於辦公活動空間聯繫的城市產業功能區規劃-以北京市為例,規劃師,2012.1。

張景秋,陳葉龍,北京城市辦公空間的行業分布及集聚特徵,地理學報,2011.10。

張景秋,郭捷,北京城市辦公活動空間滿意度分析,地理科學進展,2011.10。

張景秋、陳葉龍、孫穎,基於租金的北京城市辦公活動經濟空間結構解析,地理科學,2010.30(6)。

張景秋、陳葉龍、張寶秀,北京市辦公業的空間格局演變及其模式研究,城市發展研究,2010.17(10)。

張景秋、賈磊、孟斌,北京城市辦公活動空間集聚區研究,地理研究,2010.29(04)。

於紹璐、張景秋、北京城區文化設施利用的空間分異研究,北京社會科學,2010(03)。

張景秋,北京城市公共空間設計與建設的人文意識,北京規劃建設,2010(03)。

陳靜,張景秋,北京城區軌道交通換乘站點布局及便捷度評價,城市問題,2010(04)。

賈磊,張景秋,北京城市辦公集聚區空間聯繫強度研究,經濟地理,2010(06)。

張景秋,北京的文化包容性和世界城市建設,北京規劃建設,2010(05)。

孟斌、尹衛紅、張景秋、張文忠,北京宜居城市滿意度空間特徵,地理研究,2009.28(5)。

楊雲鵬,張景秋,北京城區博物館時空間分布特徵分析,人文地理,2009(5)。

張景秋,城市文化與城市精神:規劃中的辯證統一,規劃師,2008.24 (11)。

陳卓,張景秋,北京城區展覽館空間布局演變及特徵,城市問題,2008(12)。

成志芬、張寶秀、張景秋,基於多元統計方法的北京舊城區各級名人故居保護與利用研究,北京聯合大學學報,2008.6(1)。

李山勇、張景秋、章定富,美國的城市化進與現代城市規劃聯繫的解讀,城市問題,2007,(4)。

張景秋、曹靜怡、陳雪漪,北京中心城區公共開敞空間社會分異研究,規劃師,2007.23 (4)。

張景秋,蔡晶,北京城市辦公業發展與城市變化階段分析,城市發展研究,2006。

陳靜、尹衛紅、張景秋,宜居城市與北京城市居住適宜性評價,北京聯合大學學報,2006.4(2)。

肖金成,張景秋,北京城市發展與首都經濟建設,北京聯合大學學報,2005.3(2)。

孟斌,張景秋等,空間分析方法在房地產市場研究中的應用-以北京市為例,地理研究,2005.24(6)。

張景秋,北京市文化設施空間分布與文化功能研究,北京社會科學,2004(2)。

張景秋,從城市文化視角解讀城市公共空間規劃設計,規劃師,2004.20(12)。

張景秋,城市旅遊研究的文化方法及其啟示,規劃師,2004.20(11)。

張景秋,北京市中心商務區內部結構分析,北京聯合大學學報,2004.2(1)。

張妙弟、張景秋、張寶秀、盧培元,北京學研究的理論體系,北京聯合大學學報,2003.17(1)。

張景秋,楊吾揚,中國臨海地帶空間結構演化及其機制分析,經濟地理,2002.22(5)。

張景秋,蔡晶,北京市中心商務區發展階段分析,北京聯合大學學報,2002.16(1)。

孟斌,張景秋,知識經濟與中國可持續發展戰略,北京聯合大學學報,2001.15(2)。

梁秀英,張景秋. 北京市近郊區村鎮建設的幾點思考,北京聯合大學學報,2001.15(1)。

張景秋,北京城市發展歷史的空間特徵分析,北京聯合大學學報,2001.15(1)。

張景秋,淺析"經濟中心"-兼論北京城市功能再定位,北京聯合大學學報,2000.14(1)。

張景秋,1900-1970年中國人文地理學的發展與回顧,人文地理,1998.13(1)。

張景秋,臨海工業開發區的建立和演變,經濟地理,1998.19(4)。

張景秋,海岸帶可持續發展與綜合管理研究,人文地理,1998.13(3)。

主持及參與的項目

2008-2010 國家自然基金項目:北京城市辦公業的空間格局演變及其動力機制研究(40771063)主持人。

2009-2010 北京市能源消耗與經濟增長方式轉變研究/北京 主持人。

2008 貴州省黔東南州建設生態文明試驗區總體思路研究 城鎮化專題負責人。

2006 北京市平谷區金海湖鎮靠山集村新農村建設規劃(2006-2010)主持人。

2005 河南省安陽市殷都區"十一五"社會經濟發展規劃和社會可持續發展戰略/河南省安陽市殷都區 城市功能定位專題負責人。

2005 實現跨越式發展,再造新靖江戰略規劃思路/江蘇靖江 空間布局專題負責人。

2005-2006 城市居住環境評價和偏好選擇/北京 參加人。

2004 北京城市總體規劃修編產業布局規劃研究 分報告負責人。

2003 北京城鄉協調發展規劃布局研究 項目副組長。

2003 北京市東壩邊緣集團土地一級開發模式研究 主持人。

2002-2003 福建省晉江市城市總體規劃修編城市特色專題研究 城市特色專題負責人。

2001-2003 北京社科規劃項目:北京城市功能空間分布優化研究 主持人。

獲獎記錄

2005年獲北京市中青年骨幹教師稱號,2009年首都勞動獎章獲得者,2010年入選北京市"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2]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