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張昆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張昆

來自 搜狐 的圖片

張昆,1962年10月出生於湖北省雲夢縣城關鎮。法學博士華中科技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1]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新聞傳播學科組成員、教育部新聞學科教學指導委員會副主任、中國新聞史學會副會長、中國傳播學會副會長、中國新聞教育學會副理事長。曾任華中科技大學新聞與信息傳播學院院長[2] ,兼任湖北省新聞學會理事、湖北省報業協會顧問等職。現任中央民族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院長[3]

第三批國家"萬人計劃"哲學社會科學領軍人才[4]

基本信息

人物說明----中央民族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院長

民 族 ---- 漢族

出生日期----1962年10月

出生地點----湖北雲夢縣

國 籍 ---- 中國

職   業 ---- 教育科研管理工作者

主要成就----國家"萬人計劃"哲學社會科學領軍人才

畢業院校----武漢大學,中國人民大學

代表作品----《簡明世界新聞通史》 《傳播觀念的歷史考察》

人物經歷

曾在香港、台灣、日本等國內外大學訪學和講學。

1984年畢業於武漢大學歷史系,

1986年畢業於中國人民大學新聞學院新聞學研究生班。同年分配至武漢大學新聞系任教。1991年11月升任講師。

1990年9月-1991年9月,到日本創價大學進修。曾先後擔任武漢大學新聞學系主任、新聞學院院長、大眾傳播與知識信息管理學院副院長、新聞與傳播學院副院長。

1990年9月--1991年9月間,曾在日本國創價大學文學部研究一年。

1993年6月破格晉升副教授。1995年6月擔任武漢大學新聞系主任,同年被遴選為新聞學專業碩士研究生導師。

1996年6月,去台灣大學參加"兩岸三地新聞實務教育研討會。"

1997年6月破格晉升教授。1998年9月擔任武漢大學新聞學院院長,同年考取武漢大學政治與行政學院政治學專業博士研究生(在職攻讀)。1999年4月,新聞學院與圖書情報學院合併為大眾傳播與知識信息管理學院後,擔任該院副院長。

1998年8月,入選教育部"跨世紀優秀人才培養計劃"。

1999年9月至1999年12月,在香港樹仁學院新聞與傳播學系講學三個月。

2006年7月起任新聞與信息傳播學院院長,中原工學院新聞與傳播學院兼職教授。

2018年4月24日,卸任華中科大新聞學院院長職務。

2020年11月16日,受聘為中央民族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特聘院長。

獲獎記錄

湖北省普通高等學校優秀教學成果一等獎和國家級優秀教學成果二等獎,1997。

張昆

來自 搜狐 的圖片

主講課程

新聞傳播學。

先後給本科生、碩士生開設並主講《外國新聞史》、《新聞理論》、《馬列新聞原著選讀》、《新聞思想史專題研究》等課程。

主要貢獻

學術興趣與特長,集中於新聞歷史尤其是新聞思想史、新聞學理論與比較新聞學。

出版有學術專著近10種,在國家權威期刊等刊物上發表學術論文120多篇,參與國家社科項目、教育部重點文科研究基地重大資助課題、教育部新世紀教學改革項目、教育部跨世紀人才培養計劃項目及湖北省社科規劃項目等幾十項。張昆教授是新聞傳播研究和教育領域有傑出成就的學者和領軍人物之一。

申請並獲准主持《湖北省跨世紀對外宣傳戰略研究》和國家教委面向21世紀教學改革研究項目"新聞學專業主幹課程試題庫建設"。作為主要成員參與的教學改革項目"深化新聞專業教學改革,培養跨世紀的優秀人才"。1998年,申請並獲准主持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規劃項目《鄧小平新聞宣傳思想研究》。

1999年入選教育部跨世紀優秀人才培養計劃(第二批)。

項目負責

中國報業發行體制改革研究 國家社科基金"九五"規劃項目;

新世紀中國對外宣傳策略研究 國家社科基金"十五"規劃項目;

鄧小平新聞宣傳思想研究 教育部"九五"社科基金規劃項目;

新聞傳播學科所屬各專業教學改革與實踐綜合研究 教育部新世紀教學改革項目;

新聞學專業主幹課程試題庫建設 教育部"九五"教學改革項目;

湖北省跨世紀對外宣傳策略研究 湖北省九五社科基金項目;

新聞傳播改革與和諧湖北的建構 湖北省十五社科重點招標課題;

中國現當代對外宣傳史研究 國家社會科學基金十一五規劃年度項目;

中國媒介改革與政治文明建設研究 教育部重點文科研究基地重大資助課題;

世界新聞通史研究 教育部跨世紀人才培養計劃項目;

湖北文化走出去戰略 湖北省十一五社科重點項目;

跨文化傳播中的中國國家形象建構研究 。

研究論文

在國內外主要學術期刊發表學術論文報告120餘篇,其中代表性論文:

1、傳播過程中的逆反心理,《新聞學刊》1986年6期;

2、論毛澤東新聞思想體系,《新聞與傳播研究》1994年1期;

3、從君主論看馬基雅維里的政治傳播觀念,《新聞與傳播研究》1999年2期;

4、橫向發展--新聞史研究的新維度,《新聞與傳播研究》2004年4期;

5、網絡時代馬克思主義新聞思想的新發展,《新聞與傳播研究》2008年4期;

張昆

來自 人民網 的圖片

6、新聞傳播史演進的三大規律,《新聞大學》2008夏季總96期;

7、新聞傳播史體系的三維空間,《新聞大學》2007夏季總92期;

8、媒介發展與政治文明,《新聞大學》2006秋季;

9、柏拉圖傳播思想研究,《國際新聞界》1997年1期;

10、羅伯斯庇爾的新聞思想,《國際新聞界》2000年2期;

11、世界新聞通史體系芻義,《國際新聞界》2001年1期;

12、從"凱利事件"看BBC的公信力體系,《國際新聞界》2004年5期;

13、國家形象芻議,《國際新聞界》2007年3期;

14、考察發展的五個關鍵指標,《國際新聞界》2007年12期;

15、在新聞傳播實踐中踐行"以人為本"的原則,《國際新聞界》2008年7期;

16、新聞史家的使命及其修養,《現代傳播》2007年6期。

發表論著

《簡明世界新聞通史》,獨著,大學教材,33萬字,武漢大學出版社1994年版;

《傳播觀念的歷史考察》,獨著,26萬字,武漢大學出版社1997年版;

《大眾媒介的政治社會化功能》,獨著,40萬字,武漢大學出版社2003年版;

《國家形象傳播》,獨著,45萬字,復旦大學出版社2005年版;

《中外新聞傳播思想史導論》,獨著,44萬字,復旦大學出版社2006年版;

《中外新聞傳播史》,獨著,49萬字,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年版。

社會活動

2022年1月17日,《傳媒茶話會》五周年,張昆發言:"欣聞《傳媒茶話會》創辦五周年,可喜可賀!五年來,《傳媒茶話會》不僅在溝通產學各界,協調官媒關係,建設從業者精神家園方面,成就卓著,而且在支持、贊助新聞教育方面,不遺餘力。在五周年慶典即將來臨之際,謹代表新聞教育界同仁表示熱烈的祝賀,願《傳媒茶話會》百尺竿頭更進一步,為中國新聞傳播事業、新聞教育事業的發展做出更大的貢獻。"

視頻

(張昆)外國新聞傳播史(一) 2015-07-24

(張昆)外國新聞傳播史(二) 2015-07-24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