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德二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張德二 | |
---|---|
出生 | 1943年2月 |
國籍 | 中國 |
職業 | 氣象專家 |
張德二,女,1943年2月生,江蘇鎮江人。歷任中國氣象局科技委委員,中國第四紀科學委員會常務理事,中國氣象學會多屆氣象史志委員會副主任、氣候委員會委員,任《第四紀研究》常務編委,《氣候變化研究進展》等多種學術期刊編委。歷任北京市政協第九屆委員、第十屆和第十一屆特邀委員,全國政協第十屆委員,全國政協文史資料委員會委員。國家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先後獲全國科學大會獎(1978)、國家自然科學獎(1980)、中國氣象局科技獎(1982, 1994,2005), 氣象科學研究院科技獎(1984)。執筆的《中國近五百年旱澇分布圖集》獲全國優秀科技圖書1等獎(1982),主編的《中國三千年氣象記錄總集》(增訂本 四冊)獲第五屆中華優秀出版物圖書獎(2015)。2007年IPCC(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集體獲諾貝爾和平獎,作為主要成員持IPCC頒發的獲獎證書。
張德二從事氣候變化研究42年,潛心於利用中國特有的歷史文獻記錄研究古氣候,取得跨學科的系列成果,在新學科方法探討和基礎資料研製方面都有創新建樹。她的研究重建了中國五百年旱澇、溫度、千年降水、歷史降塵氣候序列,對其變化規律和特徵取得新認識;建立了中國歷史降塵頻數序列和歷史雨土年表;繪製中、日歷史降塵地點分布圖,結合天氣動力學分析為「黃土風成學說」提供力證,此成果也為國內外多部專著大篇幅引用,被寫入美國大學教科書,並被廣泛引用於古全球變化比對和現代沙塵暴理論闡釋。
從1975年起,張德二開始利用中國歷史文獻紀錄來復原歷史時期的氣候實況,探討長時期氣候變化規律。張德二和同仁們將全國地方志、歷史文獻、24史、歷代斷代史等有關氣象的記載進行整理、分析。1978年《中國近500年旱澇分布圖》完成,受到高度評價。這種將歷史文獻資料引入氣象研究的方法成果豐富:首次繪製了歷史沉降地點分布圖顯示東亞的歷史沉降地點分布與西風帶氣流的關聯,繪製歷史大氣沉降地點與現代黃土分布實況的一致性,為中國黃土的風成學說提供了有力的證據;關於中國歷史氣候序列的研究,首次建立中國東部6區域的千年乾濕氣候序列,指出季風區域千年降水變化的准周期性、10—100年尺度的突變特性、近一千年間多次出現嚴重程度遠超過20世紀的大範圍持續乾旱事件的事實。
在研究中張德二發現,以往採集的歷史氣候資料採集過程不統一、地域局限,史料中的訛誤未得盡作勘校。此外,地方志中有許多存疑的史料在編繪《中國近五百年旱澇分布圖集》時因未及甄別只能棄置不用,殊為可惜。於是張德二又產生一個大膽的設想:對我國近三千年的歷史氣候文獻記錄作系統全面的發掘整理,詳加考訂,編成一套翔實可信的中國歷史氣候記錄的系統資料——這便是這部《中國三千年氣象記錄總集》的由來。
1985年,張德二作為課題負責人,與同事們正式開始了這項研究。僅編寫「史籍文獻查閱目錄」和「補充查閱目錄」工作就花了整整一年時間,研究組從37座城市的75座圖書館、檔案館查錄了古籍逾八千種。隨後,綜合運用古籍校讎學、歷算、沿革地理和大氣科學,對採集到的逾20萬條史料素材進行勘校、整理,逐一考查其來源、訂正錯誤,使許多原先存疑的史料「起死回生」。
1994年,總集初稿完成。他們又用十年時間對該書進行了數次大規模修改,增補材料,增加了大量甲骨文資料,這是甲骨文中的氣象記錄首次被系統整理出來。
2004年年底,孕育了20年的四冊《中國三千年氣象記錄總集》問世。該書長達880多萬字,時間跨越三千年(自公元前23世紀至公元1911年),輯集了中國歷史上各種天氣、大氣物理現象,如雨、水、雷、風、凍、旱、霜、暖、風暴潮等出現的時間地點,災害危害程度,與氣候相關的豐歉、疫病和饑荒等。
這部「總集」,系統研究了三千年來中國人民與自然環境、氣象條件協同發展的生態史——這是氣象科學史上前所未有的創舉,為未來研究天氣、氣候、環境、生態、農業、氣象災害以及人類活動之影響都提供了重要基礎資料。
近年來,氣候變化問題逐漸成為世界政治、經濟、外交的熱點和焦點問題,成為國際社會共同面對的嚴峻挑戰。張德二通過對千年來氣候變化的研究認為:地球溫度升高與溫室氣體增加有關,並將對人類健康產生嚴重影響。中國作為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正處於工業化、城鎮化快速發展的重要階段,發展經濟和改善民生的任務十分繁重。減少溫室氣體排放,走低碳發展之路,既是中國責任擔當的形象展示,也是調整經濟結構、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客觀要求。
2008年,九三學社中央根據張德二關於碳排放對大氣影響的系列研究,確定將「全球氣候變化對我國經濟社會的影響」作為一項戰略性課題長期跟蹤;2009年6月,九三學社中央以「發展低碳經濟」為主題形成調研報告報送中共中央、國務院,提案從戰略高度強調了發展低碳經濟的重要性。 7年來,九三學社中央將「全球氣候變化對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影響」作為參政議政的重中之重,聚焦於低碳發展,取得了顯著的階段性成果,逐漸形成了參政議政的特色品牌。[1]
創新方法將歷史文獻引入氣象研究
1972年,竺可楨發表《中國近5000年來氣候變遷的初步研究》。該研究依據複雜的古代資料,應用現代理論和方法,為古氣候變化定量分析的重大研究成果,也是研究中國歷史地理、中國環境史、物質文明史的重要參考。
張德二讀後深受啟發。她認為,利用中國歷史文獻紀錄復原歷史時期氣候實況,探討長時期氣候變化規律是一個新的有效途徑。於是從1975年起,張德二與同仁開始將全國地方志、歷史文獻、24史、歷代斷代史等有關氣象記載或能間接推斷氣候狀況的紀錄進行整理分析。1978年,他們的第一項研究成果《中國近500年旱澇分布圖》完成,受到高度評價,獲獎無數。
張德二將歷史文獻引入氣象研究取得豐碩成果。她首次繪製歷史沉降地點分布圖顯示東亞的歷史沉降地點分布與西風帶氣流的關聯,繪製歷史大氣沉降地點與現代黃土分布實況的一致性,為中國黃土的風成學說提供有力證據;關於中國歷史氣候序列的研究,首次建立中國東部6區域1000年乾濕氣候序列,指出季風區域千年降水變化准周期性、10至100年尺度突變特性、近1000年間多次出現嚴重程度遠超過20世紀大範圍持續乾旱事件的事實。
20載淡泊專注3000年氣象總集
張德二感到,以往採集歷史氣候資料存在採集過程不統一、地域局限以及史料中的訛誤未得盡作勘校等諸多不足。此外,地方志中有許多存疑史料在編繪《中國近500年旱澇分布圖集》時因未及甄別只能棄置不用,殊為可惜。
於是張德二生出一個大膽設想。對我國近3000年的歷史氣候文獻記錄作系統全面發掘整理,詳加考訂,編成一套翔實可信系統資料——這便是《中國3000年氣象記錄總集》的由來。這一項從浩如煙海史籍文獻中披沙瀝金的巨大工程,漫長研製周期和人員、經費諸方面可能變故,隨時可能前功盡棄。儘管如此,強烈的使命感使驅使張德二頂着壓力,作為課題負責人,從1985年開始,與同事正式投身這項研究。
研究工作從編寫「史籍文獻查閱目錄」和「補充查閱目錄」開始。光這一項工作就花了1年時間。這份目錄編選力求全面系統,儘量做到「重要典籍不遺漏、冷僻史籍盡力搜求」,僅地方志類就囊括國內所有能夠找到的館藏。研究組從37座城市75座圖書館、檔案館查錄古籍逾8000種,製成複製件(複印、膠捲、抄件)細加編號收存,製備10多萬張摘錄卡片,供編寫之用。
查錄史籍時,他們採用「通讀」的「笨」方式,對歷代正史中的紀、傳、志、表盡作查閱——這與過去史料整理工作只重點查閱五行志、災異志的作法極為不同,這樣做能夠獲得更多有價值歷史信息,但同時也使工作量激增。僅一部《宋史》有30多本,一部《湖北通史》有400多卷,借閱時,需要用車推出,翻閱時,更是猶如行於書山之中。
他們綜合運用古籍校讎學、歷算、沿革地理和大氣科學,對採集到的逾20萬條史料素材進行勘校、整理,逐一考查來源、訂正謬誤,並對記載來自多源、輾轉抄襲、流傳刊刻的複雜情況進行清理,使許多存疑史料「起死回生」。張德二說,「查、編、校、抄;在史籍、地方志、文稿中「穿梭,是我們的日常工作。」10年苦心孤詣,1994年,總集初稿完成。在此後10年間,他們又對該書進行數次大規模修訂增補,增加大量甲骨文資料,這是甲骨文中的氣象記錄首次被系統整理出來。
2004年底,孕育20年,重19斤,880多萬字,時間跨越公元前23世紀至公元1911年的4冊《中國3000年氣象記錄總集》問世。它輯集中國歷史上雨、水、雷、風、凍、旱、霜、暖、風暴潮等各種天氣、大氣物理現象出現的時間地點,災害危害程度,與氣候相關的豐歉、疫病和饑荒等。相關研究人員共查錄史籍8228種,實際採摘引用7335種,2013年再版時增訂至900萬字。
令人驚嘆的成就,是全世界研究氣候變化的重要基礎資料。如果氣候記載可以作為世界遺產的話,我將第一個推薦這4冊資料集」。令日本地學聯合會名譽會長吉野正敏撰文發出如此感嘆的原因,是這部「總集」不僅僅是1部匯集研究3000年氣象學上可以精確到年、月可貴記錄的氣象領域鴻篇巨著,其背後更蘊含巨大價值。它系統研究了3000年來中國人民與自然環境、氣象條件協同發展的生態史。這是氣象科學史上前所未有的創舉。其時間跨度之長、內容之齊全、考訂之認真嚴謹,都達到了一個新高度,在中外歷史氣候資料研製領域絕無僅有,為未來研究氣候、環境、生態、農業、氣象災害以及人類活動之影響提供了重要基礎資料,在全球變化研究中也將會日益顯現它的重要價值。有學者評價說,「不僅我們這一代人,今後幾代人甚至更久遠些,都會有人不斷地從這些寶藏中得到啟發和益處。」
「總集」問世幾天後,印度洋特大海嘯震撼世界。氣候和氣候變化對人類社會經濟造成的重大影響引起人們前所未有關注。而「總集」記錄自北宋初年1000年來,中國有關海潮災害的所有歷史記載達743條之多。這些有史可考的記錄對氣候預測提供了可靠歷史氣象記錄,為詳細分析過去的氣候變化,從而把握未來提供了可能,而這種對氣候變化的預測將大大降低自然災害可能造成的損失。
乾旱還是多雨一場爭論的終結
2008年,德國科學家豪格和他的科研小組以「唐代滅亡與季風關係」為題撰文指出,造成盛唐從公元751年開始衰敗的原因是,長期乾旱和夏日極其少雨氣象變化,造成穀物歉收、農民起義頻發,以及唐朝軍隊與阿拉伯軍隊在中亞作戰的大敗,進而於公元907年滅亡。論文發表後,在學術界、知識界甚至在普通民眾之間引起很大震動。
張德二受時任中國氣象局局長秦大河委託,就該觀點進行研究。張德二認為,中國歷史朝代更迭有其複雜原因,一個空前強大封建政權興衰,絕不會簡單地被降水量這樣的自然因素所左右。不久,張德二根據相關研究發表文章反駁「唐朝滅亡於季風」的觀點:「通過研究我們發現,唐朝滅亡前的最後30年屬於多雨時期,而不是趨於乾旱;另外,歷史記錄還表明,90%年份里,冬季嚴寒對應夏季多雨,而唐朝後半期出現寒冬年份非常之多。」張德二說,「這些數據比起德國科學家單純依賴計算湖泊沉積物中鈦(Ti)值含量得出的結論,顯然更有說服力。」《自然》雜誌隨後刊發張德二等中國科學家這篇論文,作為對此前文章的反駁。張德二運用將歷史與氣象研究相結合方法,將中國科學界觀點傳向世界。
潛心專業為國擔當參議大政
近年來,氣候變化問題逐漸成為世界政治、經濟、外交的熱點和焦點問題,成為國際社會共同面對的嚴峻挑戰。張德二通過對千年來氣候變化的研究認為,地球溫度升高與溫室氣體增加有關,並將對人類健康產生嚴重影響。
中國作為世界上最大發展中國家,正處於工業化、城鎮化快速發展重要階段,發展經濟和改善民生任務十分繁重。減少溫室氣體排放,走低碳發展之路,既是中國責任擔當的形象展示,也是調整經濟結構、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客觀要求。因此,2008年,九三學社中央根據張德二關於碳排放對大氣影響系列研究,確定將「全球氣候變化對我國經濟社會的影響」作為一項戰略性課題長期跟蹤;2009年6月,九三學社中央以「發展低碳經濟」為主題形成調研報告報送中共中央國務院,提案從戰略高度強調發展低碳經濟的重要性。
7年來,九三學社中央將「全球氣候變化對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影響」作為參政議政重中之重,聚焦於低碳發展,取得了顯著階段性成果,逐漸形成了參政議政特色品牌。從這一重大參政議政課題的提出,到調研論證,直到提案建議形成,張德二傾注了大量心血。張德二說,「我覺得作為一個知識分子,對國家命運要有一種擔當。」
張德二這樣評價自己的工作:「自然科學的研究,基礎材料工作非常重要。踏踏實實做好這些工作非常有價值。我的工作也會如前輩那樣,能讓別人、後人深深受益。」
張德二40餘年攻苦食淡、淡泊專注,腳踏實地為我國氣象科學發展默默努力,也為九三學社履行參政黨職能貢獻了巨大力量。民主科學的信仰,正是在這樣的科學家們的努力下,一代代地傳承着。[2]
參考資料
- ↑ 張德二
- ↑ 張德二:科學赤誠淡泊專注九三學社雲南省委員會2016-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