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張家沱鹽業遺址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張家沱鹽業遺址位於自貢釜溪河南岸,富台山下,是目前自貢市區內還保留舊貌的民居建築群,同時因為一地同時修有三個祠廟而聞名。

基本情況

火神廟又名炎帝宮,由自貢鹽場的燒鹽工人發起於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修建。除拜神求佛外,還起到協調工人間糾紛和處理同行間事務方面的作用。其建築風格屬於兩層樓的抬梁式木結構建築[1],門樓和戲台融為一體,戲台兩側有抱樓環繞,在演戲時要男女分座,各占一半,穿過天井就是正殿,正殿中供奉着炎帝——神農皇帝和關聖人的神像,因此這裡也禁演三國戲,以免有嘻戲關公、對神不敬。這裡的神像也與眾不同,特別講究,別處的神像大都是泥塑石雕而成,而這裡的神像卻是木雕的。而今正殿已毀,遺下片地菜地,後面靠山腳處,尚有雜樹野花,留下一點都市中難得的景致。

景區級別

風景名勝區劃分為國家級風景名勝區[2]省級風景名勝區

國家級風景名勝區,自然景觀人文景觀能夠反映重要自然變化過程和重大歷史文化發展過程,基本處於自然狀態或保持歷史原貌,具有國家代表性的,可以申請設立國家級級風景名勝區。國家級風景名勝區由國務院批准公布。

省級風景名勝區,具有區域代表性的,可以申請設立省級風景名勝區。省級風景名勝區,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批准公布。

視頻

張家沱鹽業遺址 相關視頻

造夢-自貢鹽場
自貢老鹽場開園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