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同普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張同普 |
張同普為力主抗清的前明巡撫爾忠後裔[1]。幼秉遺教,銳志求學,畢業於濰縣廣文學堂[2]。1907年經謝鴻燾、杜佐宸介紹加入同盟會[3]。
中文名 ;張同普
出生日期;1892年
民族 ;漢族
逝世日期;1913年08月31日
目錄
1基本內容
1基本內容
姓 名:張同普
性 別:男
民 族:漢族
出生年月:1892年
犧牲日期:1913年08月31日
為力主抗清的前明巡撫爾忠後裔。幼秉遺教,銳志求學,畢業於濰縣廣文學堂。1907年經謝鴻燾、杜佐宸介紹加入同盟會。1911年10月武昌起義後,被舉為代表,與丁惟汾等
共謀山東獨立。未幾,獨立取消,潛至煙臺,投入光復軍,充挺進部隊嚮導,親偵敵情,遇險五、六次。光復軍解散,赴濟南考入軍官講習所,以期深造。遭袁世凱逆黨仇
視,被勒令回籍。盡索家資1500餘金,與趙文慶等在青州設立機關,取名為桃園會,密謀二次革命,與長江革命軍相呼應。嗣被袁世凱密探偵知,逮捕押到濟南。1913年8月31
日,與趙文慶等五人英勇就義於東關小校場。赴刑途中仍慷慨激昂地宣傳革命。
樂道院同盟會支部發起人之一,寒亭區大常疃村人。8歲入學,喜愛拳術。15歲時在村口遇一衣衫襤褸的討飯少年.瑟縮於牆角的碎草殘雪中。他毅然脫下棉衣相送。後家中追
問,他引用《聖經》中「施比受更為有福」的話,說服了父母。1906年夏,他曾跳入激流,將一落水男孩救起。1907年,其族叔張悟源自日本留學回鄉,多次對他講解孫中山
在日本的一些主張,他極感新奇。同年秋,考入濰城廣文中學,他目睹清政府賣國求榮的種種行徑,多次在同學中憤慨地表示:只有推翻清政府,才有中華未來,並開始積極
參加濰縣同盟會組織的一系列活動。
1910年,經謝翔臣介紹,加入了同盟會組織,與鄧天乙、朱學海等人,成立了樂道院同盟會支部。為組織愛國活動,反對校方迫害學生,他不顧威脅,曾兩次闖入美籍校長辦
公室說理,校長被激怒,開除了他的學籍。他憤然剪去髮辮,自費到昌邑、安丘、諸城、高密等地,秘密聯絡同志,共商反帝反清事宜。
武昌起義後,他被推選為濰縣代表,於1911年12月下旬赴上海參加了17省代表會議。會中,講了革命軍北上、山東如何策應等問題,他的發言很受孫中山重視。會後,孫專門
會見他,並勉勵他前往南京,參加山東北伐革命軍。1912年1月11日,他與陳明侯等在南京加入革命軍,隨部北上徐州,時煙臺革命軍起,又奉命繞道上海,經水路到達煙臺,
與連承基等人匯合,串軍轉戰登州(今蓬萊)、黃縣(今龍口市)等地。在膠東月余鬥爭中,經常深入敵後,組織革命力量,曾6次被清軍抓捕,均機智脫險。3月10日,袁世凱竊
奪了辛亥革命成果,他極為憤慨,遂轉濟南,組織討袁力量。在濟南軍官學校,他針對袁世凱迫害革命黨人,排斥進步力量等行為,聯絡數十名骨幹針鋒相對。山東都督周自
齊親找他勸阻,後見無效,唯恐連累自己,下令逮捕了他,押送回鄉。他回濰後,反袁意志更為堅決,他聯繫劉德銘、秦明堂等10餘人,組建桃園軍(討袁之化名),很快發展
到千餘人,並在青州宏文書院設下指揮部。1912
年夏,他派代表前往南京,黃興等委任同普為魯東革命軍支隊司令。為擴充力量,籌措武器裝備,他變賣家產,從青島購手槍12支。
正當勢力迅速擴大之際,支隊司令部的曾廣生叛變,形勢急劇惡化。為掩護戰友脫險,他不頤宏文書院教師馮子甲等勸說,堅持留在指揮部布置轉移,後不幸被捕。軍閥靳雲
鵬聞知張同普被抓,即命押往濟南,並親自出面利誘他改變立場,但他不為所動,除痛斥袁世凱罪行,還勸說靳雲鵬「不要為虎作倀」。靳惱羞成怒,以「共結團體、謀圖叛
亂、響應叛軍」為罪名,判處他死刑。
1912年9月22日,他被押解濟南小校場,途中,為揭露袁世凱罪行,向群眾憤慨講演,聽者無不動容。刑場上,他高聲怒罵袁世凱,身中四彈仍罵聲不止,劊子手們驚慌失措,
第五槍竟打飛,第六槍響後,他才含恨倒地。為紀念張同普,國民政府將其遺骨遷葬千佛山烈士墓。
詞條標籤: 人物寒亭區
參考來源
- ↑ 張同普為力主抗清的前明巡撫爾忠後裔,天眼查 - https://www.tianyancha.com/...- 2023-11-17
- ↑ 幼秉遺教,銳志求學,畢業於濰縣廣文學堂,濰坊晚報數字報刊 - wfwb.wfnews.com.cn/c...- 2017-2-19
- ↑ 1907年經謝鴻燾、杜佐宸介紹加入同盟會,歷史之瀾-weixin.qq.com - 2020-1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