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張京棣是我國著名的舞蹈家,擔任中國舞蹈家協會會員、北京市政協委員、中央戲劇學院一級指導、北京市中國古代服飾舞蹈表演藝術研究會會長、演出藝術團團長。

目錄

基本內容

張京棣是我國著名的舞蹈家,擔任中國舞蹈家協會會員、北京市政協委員、中央戲劇學院一級指導、北京市中國古代服飾舞蹈表演藝術研究會會長、演出藝術團團長。

生于1943年,1956年参加工作,在四十余部舞蹈作品中担任独舞、领舞,在七部大型舞剧中担任主要角色或重要角色。在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中扮演吴清华,在古典舞剧《丝路花语》中扮演英娘,出访过香港、澳门、意大利、法国、朝鲜、澳大利亚等。 在中央戏剧学院主讲“模特表演技巧”、“形体表演理论”等课程。曾发表学术论文《俄狄浦斯王的形体塑造》、《让灿烂的古代服饰文化重放异彩》等,创作《命运》等训练教材。

演出作品

有舞蹈《唐舞》、《漢舞》、《敦煌帶舞》、《絲路花語》

西遊記大鬧天宮片段

中扮演英娘。

曾擔任《少年孔子》、《西施》、《火燒阿房宮》等電視連續劇舞蹈設計;曾擔任《俄狄浦斯王》、《多情的河》、《張羽煮海》、《水牆》等大型戲劇形體指導和舞蹈設計。曾舉辦《中國古代服飾、舞蹈——張京棣作品展演「。 曾獲全國新劇目調演創作一等獎」、演出一等獎。 多次參加春節聯歡晚會,並為《西遊記》、幾十部電視劇編舞,並在《西遊記》中扮演白鶴仙子。

1985年張京棣從甘肅來到北京,在中央戲劇學院表演系擔任形體教師。1987年在春節聯歡晚會表演《唐舞》,1990年,她發起成立了「中國古代舞蹈服飾研究會」,從此致力於中國古典舞蹈的表演、創作與研究,在第二屆全國舞蹈大賽中,以《唐舞》參賽並獲獎,此後又編排了《敦煌帶舞》、《宋舞》、《明舞》、《盼歸》等作品。

中國古代舞蹈由於朝代不同,在禮儀、風格、步態、動作上都有各自的韻味,特別是歷代的服裝、頭飾也有相當大的差異,張京棣把對古代服飾文化的研究與舞蹈的創作結合起來,融古典舞蹈與古代服飾於一體,演出既有別於歌舞團,又不同於時裝表演隊,觀眾在欣賞幽雅的古典舞蹈的同時,還能了解到當時的服飾文化特色。經過近幾年的研究與挖掘,張京棣已整理編排出漢、唐、宋、元、明、清六朝的服飾舞蹈,並培養出了一批表演會員。在這次演出中,這些作品將全面呈現在觀眾面前。

為了自己的舞蹈事業,張京棣至今保持着舞者的身材,舞蹈動作依然到位,她說自己打算跳到60歲。為此她也付出了很高的代價:一直節食,經常為家人做好飯就跑到樓下鍛煉身體。她的女兒說,殊不知,媽媽身體的每一個零部件,在40多年無休止的起跳、旋轉、訓練中已經磨損得太久。

「跳過《梁祝》,跳過《紅色娘子軍》,跳過《絲路花雨》,跳過《唐舞》——媽媽一定有一雙像電影《紅菱艷》中一模一樣,一穿上它就跳個不停的紅舞鞋。」 阿季[1]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