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開放的作品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來自 下書網 的圖片

內容簡介

《開放的作品》是艾柯最重要的學術著作,是當代意識理論的革命性標誌作品,以及討論語言技術和20世紀先鋒藝術的思想意識作用的坐標。艾柯作品理論中的「開放性」這一重要概念在西方文本理論中具有重要意義。書中涵蓋了十二音體系音樂、喬伊斯、試驗文學、非形象繪畫、運動藝術、電視直播 的時間結構、新小說派以及安東尼奧尼和戈達爾之後的電影、信息理論在美學上的運用等。

評論

艾柯比那些稱之為行動者和組合學者的美學家們更深刻、更有說服力。因為艾柯從總體出發,歷史地看待「開放的作品」這一問題,即把它看作西方文明的一個自有現象。——米歇爾•澤拉法新觀察家

在思想評論的巨大十字路口,出現了一位對自己的時代以及自己時代的人進行評論的最現代的偉大分析家,他在分析自己的時代時通過直覺發現了未來評論的預兆。——弗朗索瓦•馮•拉埃爾

這是一部非常重要的書,據我們所知,這是全面分析當代藝術的設計和方法的最早努力之一。它明白無誤地表明了我們時代的藝術的深刻進步作用。——讓-保羅•比埃爾《左翼報

在《開放的作品》中,艾柯主張,不管作者的意圖如何,讀者有自由選擇去解讀一本書的權利——這個觀點在如今已是文學界的常識。——《衛報

作者簡介

安伯托·艾柯(Umberto Eco,19322016 ),1932年1月5日出生於皮埃蒙蒂州的亞歷山大,是一位享譽世界的哲學家、符號學家、歷史學家、文學批評家和小說家。 《劍橋意大利文學史》將安伯托艾柯譽為20世紀後半期最耀眼的意大利作家,並盛讚他那貫穿於職業生涯的;調停者和;綜合者意識 。艾柯的世界遼闊而多重,除了隨筆、雜文和小說,還有大量論文、論著和編著,研究者將其粗略分為8大類52種 ,包含中世紀神學研究、美學研究、文學研究、大眾文化研究、符號學研究和闡釋學研究等。 2016年2月19日,意大利偉大作家安伯托艾柯(Umberto Eco)在米蘭家中逝世,享壽84歲。 埃可的學術作品強調中世紀美學理論與實踐的巨大差異。對於此,他如此說:(中世紀美學)在理論上是一個由幾何與理性構架的有機體,然而在實踐中卻是一種完全不設框架的由形體與意象自然生成的藝術生命。埃可於1959年發表了他的第二本書《中世紀美學的發展》(Sviluppo dellestetico Medievale),一舉奠定了他在中世紀研究與文學界的地位。 埃可的哲學論著大多都與符號學,語言學,美學與倫理學有關。 重要作品 他的學術性作品有《缺席的結構》(1968年)

內容預覽

來自作者 1958年到1959年,我在米蘭電台工作。在我的辦公室樓上兩層是音樂節目編輯室,當時的負責人是盧恰諾·貝里奧。經常來的有馬德爾納、鮑萊茲、布瑟和施托克豪森,這裡人來人往,人聲嘈雜,一片混亂。那時,我正在研究喬伊斯(Joyce),晚上常到貝里奧家,卡西·貝布里安做的是亞美尼亞飯菜,完了之後就讀喬伊斯作品。正是在那裡產生了錄製喬伊斯專題節目的想法,錄音節目原來的題目是「紀念喬伊斯」,這是在電台廣播的一檔節目,每期45分鐘。一開始的時候是朗讀《尤利西斯》(Ulysses)的第11章(這一章叫《塞壬》,是擬聲的狂歡),用3種語言朗讀,英語、法語和意大利語。後來,因為喬伊斯自己說,這一章的結構是卡農賦格,所以貝里奧開始在原文上加上賦格音樂,先是英語加英國音樂,然後是法 …… [1]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