廷試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宋真宗景德元年(1004年),契丹入侵中原,夏竦的父親夏承皓率領宋兵抄近從偏僻的小路前往抵抗契丹,晚上與契丹軍隊相遇,夏承皓立即率領宋兵向契丹軍隊發起攻擊。在戰鬥中,夏承皓不幸被流箭所傷,卒於戰場。朝廷撫恤夏承皓家屬,賞夏竦一個名為「三班差使」的小武官。一天,夏竦拿着創作的詩集,等候在宰相李沆退朝回家的路上,左等右等,終於看見宰相李沆一隊人馬退朝往回走,於是攔住宰相李沆的馬頭,躬身拜下,將詩集恭恭敬敬地獻給李沆,李沆讀到詩中的「山勢蜂腰斷,溪流燕尾分」很讚賞,繼續看下去,全卷都是好詩句。第二天宰相李沆上朝,將夏竦的詩集呈給宋真宗看,並說夏竦父死家貧,請給他換個文職,真宗就任命夏竦為潤州(今江蘇省鎮江市)丹陽縣主簿。
“ |
殿上袞衣明日月,硯中旗影動龍蛇。 縱橫禮樂三千字,獨對丹墀日未斜。 |
” |
— [北宋]夏竦 |
作者簡介
夏竦,字子喬,北宋大臣,古文字學家,初諡「文正」,後改諡「文莊」。夏竦以文學起家,曾為國史編修官,也曾任多地官員,宋真宗時為襄州知州,宋仁宗時為洪州知州,後任陝西經略、安撫、招討使等職。由於夏竦對文學的造詣很深,所以他的很多作品都流傳於後世。
夏竦著有文集百卷、《策論》十三卷、《箋奏》三卷、《古文四聲韻》五卷、《聲韻圖》一卷,其中:《文莊集》三十六卷等收入《四庫全書》(節錄自《永樂大典》)。今多有散佚[1]。
政治成就
宋真宗天禧年間出知黃州、知鄧州,又徙襄州,遇大飢,勸令大姓出粟,得二萬斛,救活貧者四十餘萬人;宋仁宗天聖年間知壽州,又徙安州,再知洪州,勒令巫覡(男巫)一千九百餘家還農,毀其淫祠;仁宗景佑年間知青州,任青州時,支持守城的卒子,修建青州南陽橋,被大多數科學家認定為中國最早出現的虹橋[2]。
軍事成就
宋仁宗康定年間兼陝西四路經略、安撫、招討使,知永興軍(今陝西省西安一帶),主持對西夏戰事。治軍尤嚴,敢誅殺,對疾病死喪者,則撫循甚至。
視頻
廷試 相關視頻
參考文獻
- ↑ 古文字學家夏竦生平簡介,學習啦,2017-11-20
- ↑ 當年上了頭條的虹橋 ,搜狐,2020-04-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