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廣西路7號祥福洋行住宅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廣西路7號祥福洋行住宅
圖片來自thereaderwiki

廣西路7號祥福洋行住宅是位於中國山東省青島市市南區廣西路7號的一座住宅,建於1910年代初,為德租時期地產公司祥福洋行所建。

建築特色

該建築外形方正,平面呈矩形,二層覆蒙莎屋頂,花崗岩砌牆基[1],正立面中央為弧形凸出,建有4根貫通2層的壁柱與三組窄長窗,頂部以兩折攢尖頂收尾。該建築與祥福洋行1900年代所建建築相比放棄了拱券等裝飾,顯得更加簡潔且中規中矩。

歷史

根據膠澳總督府1898年公布的城市規劃與建築規定,海因里希親王街(Prinz-Heinrich-Straße,今廣西路)被規劃為歐洲人商貿街區,街道兩側只允許建造臨街立面與街道平行的三層封閉式商業樓。順應該規劃,德國人阿爾弗雷德·希姆森(Alfred Siemssen)創辦的祥福洋行地產公司曾於1900年代前半葉在海因里希親王街建設了E街區1號樓2號樓。而此後的十年中,海因里希親王街的商業發展不盡人意,不及弗里德里希街(Friedrichstraße,今中山路南段)與大鮑島華人區,其周邊部分地塊長期閒置。總督府遂於約1912年批准在海因里希親王街威廉街(Wilhelmstraße,今青島路)路口以東路段的閒置地塊上建設獨棟花園住宅。因此,祥福洋行於1910年代初在該街東段的19街區建設了兩座花園住宅,分別為1號樓(今廣西路7號)與2號樓(今湖南路14號址)。同期建設的住宅建築還有西側的馬克·齊默爾曼住宅。常年在青島經營藥店的德僑奧托·林克(Otto Linke)曾在1號樓的西側居住。1914年日軍占領青島後,祥福洋行地產被全部沒收。位於北側湖南路的2號樓已拆除,現門牌號為廣西路7號的1號樓保存至今,現仍為民宅。

參考文獻

  1. 王雷. 廣西路:曾是青島最寬的大街. 青島日報. 2014-07-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