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度浮橋至南台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度浮橋至南台》
宋代愛國詩人陸游的七言律詩

《度浮橋至南台》是宋代愛國詩人陸游的七言律詩。詩人病後登臨南台,在躍躍欲出、急于欣賞外面風景的心情的驅使下,他緩步前行,臨江眺望。在詩中表現了浮橋的偉麗、南台的雄渾,借江山來抒發心中的萬千豪情。全詩意境闊大豪邁,於曉暢流動中顯示了豪壯瑰偉的風格。

此詩作於高宗紹興二十九年(1159)秋天。當時陸游35歲,由寧德縣主薄調任福州決曹。出仕半年,便得升遷,雖客中多病,卻躊躇滿志。

基本信息

作品名稱;度浮橋至南台[1]

創作年代;南宋

文學體裁;七言律詩

作者;陸游

作品原文

度浮橋至南台 客中多病廢登臨,聞說南台試一尋。

九軌徐行怒濤上,千艘橫系大江心。

寺樓鐘鼓催昏曉,墟落雲煙自古今。

白髮未除豪氣在,醉吹橫笛坐榕陰。

白話譯文

客居在外病魔纏身,久久不將山水登臨,聽說勝境南台山,試着前去尋它一尋。

無數的車馬緩緩行駛在浪高流急的江面上,千百條船兒連結在一起,橫跨於大江的中心。

光孝寺樓里,鐘鼓聲聲,從早到晚催着時光逝去,四面村落中,雲煙裊裊,打古時一直飄到了如今。

時光催人老呵,白髮已生,卻不能消除我心中的豪氣,帶着酒後的淺醉,在一片榕樹的綠陰里吹起橫笛。

字詞注釋

①浮橋:用船或筏作為橋墩、上鋪木板的橋。此處浮橋橫跨南台江,後建成萬壽橋。

②南台:南台山,一作釣台山,在福州市南二十餘里。

③登臨:登山臨水。

④九軌:指浮橋上多輛車子。九,表示多數,形容浮橋之寬。軌,車子兩輪之間的距離,此處指代車。

⑤千艘:指浮橋作為橋墩的船隻。千表示多數,形容浮橋之長。

⑥系:系上、縛往。

⑦寺:指光孝寺,宋徽宗崇寧二年(1103)王袓道建。

⑧墟落:村落。

⑨豪氣:桀驁蠻橫的習氣。《三國志·陳登傳》:"陳元龍湖海之士,豪氣不除。"

⑩在:存。

⑪榕:常綠喬木,氣根細瘦,樹冠大。

作品鑑賞

《度浮橋至南台》是陸游早期律詩中的佳作。

詩從去南台寫起。開頭卻從題外落筆:"客中多病廢登臨",詩本來是寫登台覽勝,卻故意宕開去,先從久不登臨說起,"聞說南台試一尋",才歸到正題,就顯得曲折有致了。

詩人早就懷有馳騁疆場、橫掃胡塵的雄心壯志,可是南宋小朝廷偏安一隅,不思奮發。詩人的偉大抱負,終成泡影,鬱郁不得志。到了福州,詩酒殆廢,困於文書,身體多病。因多病而久不登山臨水了。是聽說南台壯闊之景才特意去"一尋",而不是興之所至,到處遊覽。

三、四兩句寫浮橋。"九軌徐行怒濤上,千艘橫系大江心。"這是一異常壯觀的景象。到這裡才能理解詩人為什麼抱着久病之身,為南台而"試一尋"了。"長橋跨江,奔濤觸石",可見詩人聽說的不是茂林修竹的幽秀,而是一種氣勢磅礴的壯觀,因而才引起詩人的興致,渴望一睹為快。箇中也透露出詩人的嚮往、意趣和追求。

"九軌徐行",仿佛隨着視線,那寬實的橋面緩緩通向對岸,然而橋的下面卻是"奔濤觸石"的"怒濤"。"徐行"與"怒濤"形成強烈的對比。在怒濤奔騰的江面上,緩步徐行,從容悠閒。這是詩人眼中的浮橋的客觀寫照,同時也是詩人主觀思想的外現,這是寫實,也是抒情,抒發了詩人的壯闊心懷,是一種蔑視一切艱難險阻的意緒的流露。而這也正是在多病廢卻登臨之後,特意為南台而"一尋"這一行動所包含的深層的意蘊,是詩人渴望奮發有為的寫照。對句"千艘橫系大江心",則體現了一種征服自然的氣魄。"橫"字用得極有氣勢。無數的船隻,橫鎖江面,境界已是十分壯闊;何況橫鎖住的是一條大江,一條怒濤奔騰的大江,氣魄更為壯大。在客觀的景象描繪之中,鎔鑄着詩人創功立業的熱望。

五六句拓開境界,以景抒情,從內心情感的抒發中體現客觀的物。"寺樓鐘的物鼓催昏曉,墟落雲煙自古今",是寫至南台所見所聞。詩人登台而聽到寺樓的鐘鼓聲,看到升騰在村落間的雲煙,頓生感想,思緒悠悠。因鐘鼓聲而想到,它在早晚催促人們須及時有所作為。繼而放眼遠望,閩江兩岸村落之間,雲霞掩映,煙霧升騰,頓悟古往今來,人世變遷,悠悠不盡;而自然界的變化,自循軌跡,並不因人的意志而變更。兩句一急一緩,感嘆不已而餘味無窮。

尾聯仍以直寫自己作結束。和開頭互相照應,又是中間兩聯所表露的意緒的自然歸結。因景象的壯闊雄渾,激發了豪情;因光陰的迫促,更覺須及時努力。"白髮未除豪氣在",《三國志·陳登傳》:"陳元龍湖海之士,豪氣不除。"詩人認為自己雖然因多病而早生華髮,但豪情壯志依然存在,仍將奮發拚搏。而言外之意,卻也正是事業並無成就,抱負尚未實現,不禁略覺傷感,於是,"醉吹橫笛坐榕陰"。詩人醉中拈笛,在榕蔭下,抒發情懷。這裡頗有抑鬱之感,但並不消沉,而是一種更強烈的渴望。放曠之中,仍抱有堅定的信念。也正是這種信念,激勵着詩人在以後的歲月中,時刻不忘恢復大業,慷慨激昂地奮擊抗爭,謳歌吶喊。

這首詩是陸游步入仕途不久,渴望有作為、施展抱負的心情的寫照。 這與陸游後期詩作中常常表露的壯志未酬,報國無門的嘆息和憤慨,有着顯著的差別。這裡更多的是一種奮進之氣。雖是記游之作,也仍然鎔鑄着詩人激烈的壯懷,讀來慷慨激昂。

名家點評

(清)愛新覺羅·弘曆《唐宋詩醇》:頷聯寫浮橋,語頗偉麗;五六雄渾中興象自遠,有蘊蓋一切之氣。

作者簡介

陸游(1125年—1210年),字務觀,號放翁,漢族,越州山陰(今紹興)人,南宋文學家、史學家、愛國詩人。 [2]

陸游生逢北宋滅亡之際,少年時即深受家庭愛國思想的薰陶。宋高宗時,參加禮部考試,因受秦檜排斥而仕途不暢。宋孝宗即位後,賜進士出身,歷任福州寧德縣主簿、敕令所刪定官、隆興府通判等職,因堅持抗金,屢遭主和派排斥。乾道七年(1171年),應四川宣撫使王炎之邀,投身軍旅,任職於南鄭幕府。次年,幕府解散,陸游奉詔入蜀,與范成大相知。宋光宗繼位後,升為禮部郎中兼實錄院檢討官,不久即因「嘲詠風月」罷官歸居故里。嘉泰二年(1202年),宋寧宗詔陸游入京,主持編修孝宗、光宗《兩朝實錄》和《三朝史》,官至寶章閣待制。書成後,陸游長期蟄居山陰,嘉定二年(1210年)與世長辭,留絕筆《示兒》。

陸游一生筆耕不輟,詩詞文俱有很高成就,其詩語言平易曉暢、章法整飭謹嚴,兼具李白的雄奇奔放與杜甫的沉鬱悲涼,尤以飽含愛國熱情對後世影響深遠。陸游亦有史才,他的《南唐書》,「簡核有法」,史評色彩鮮明,具有很高的史料價值。

陸游具有多方面文學才能,尤以詩的成就為最,自言「六十年間萬首詩」 ,存世有九千三百餘首,大致可以分為三個時期:46歲入蜀以前,偏於文字形式;入蜀到64歲罷官東歸,是其詩歌創作的成熟期,也是詩風大變的時期,由早年專以「藻繪」為工變為追求宏肆奔放的風格,充滿戰鬥氣息及愛國激情;晚年蟄居故鄉山陰後,詩風趨向質樸而沉實,表現出一種清曠淡遠的田園風味,並不時流露着蒼涼的人生感慨。

視頻

陸游的仕途

陸游的詩詞及風格

參考資料

  1. 《度浮橋至南台》 海博學習網 ,發布時間;2015-09-16 20:50
  2. 陸游簡介 瑞文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