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臻鳳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莊臻鳳 | |
---|---|
莊臻鳳 | |
英文名 | ZhenFeng Zhuang |
出生 |
約1624年 揚州 |
逝世 | 1667年 |
國籍 | 中國 |
別名 | 字蝶庵 |
籍貫 | 揚州 |
職業 | 明末清初琴家 |
知名作品 |
《瀟湘水雲》 《泛滄浪》 《飛鳴吟》 《秋鴻》等。 |
莊臻鳳
(約1624年—1667年後),字蝶庵,三山(今揚州)人,明末清初琴家。
莊臻鳳善琴,兼長醫術。他的琴學,師從於徐上瀛,在琴學上有相當高的造詣,是虞山派代表人物。他和韓石耕交情甚密,常對人稱讚韓石耕,認為比自己高明。
莊臻鳳喜愛杭州西湖的景色,常客居於西湖畔,「屏居蕭寺,臥起禪榻」,進行琴曲創作。他前後作琴曲十四首,包括:《太平奏》、《禹鑿龍門》、《梨雲春思》、《瓊島問長生》、《早朝吟》、《空山磬》、《修竹留風》、《臨河修禊》、《八公還童》、《雲中笙鶴》、《鈞天逸響》、《栩栩曲》、《梧葉舞秋風》、《春山聽杜鵑》。
在莊臻鳳所作琴曲中,《梧葉舞秋風》取意天地秋聲,「靜落階前葉,清傳月下砧」,其氣蕭然,其風古淡,音韻純正,清妙淳樸,秋涼颯颯,於指下流出,最為後世所稱道。
莊臻鳳著有《琴學心聲》,將他所作琴曲收錄中,是當時的重要的琴著。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無詞的《梧葉舞秋風》和收在《松風閣琴譜》中的《春山聽杜鵑》。
人物簡介
莊臻鳳幼年隨父居南京,因體弱多病,從虞山請來白雲先生醫病兼教彈琴。以後,又師從徐上瀛,攻琴近三十年。 莊臻鳳非常喜愛西湖的山水景色,經常到那裡客居。「暇則屏居蕭寺,臥起禪榻。弄弦作響,木葉紛墜,冷風西來,薄寒中衣,蝶庵俯而思,仰而嘯」,進行琴曲創作的構思。所作十四曲收在《琴學心聲》中,大部分是有歌詞的。比較流行的是無詞的《梧葉舞秋風》和收在《松風閣琴譜》中的《春山聽杜鵑》(《琴學心聲?自序》、《思古堂集?王先舒序》)。
藝術成就
莊臻鳳在琴曲創作上,反對雷同,強調創新。認為每譜一曲,必須「費盡構思」,這樣才能使作品的「音律句讀,弗類他聲」,如果一首樂曲沒有作者自己的「發明」,那就沒有資格作曲。莊臻鳳非常喜愛西湖的山水景色,經常到那裡客居,「暇則屏居蕭寺,臥起禪榻。弄弦作響,木葉紛墜,冷風西來,薄寒中衣,蝶庵俯而思,仰而嘯」,進行琴曲創作的構思。
莊臻鳳一生創作琴曲十四首,其中,《梧葉舞秋風》為後世流傳最廣者,所作琴曲皆收錄在其所著《琴學心聲》中。此曲後來亦收錄於《澄鑒堂琴譜》、《蓼懷堂琴譜》、《琴譜千古》、《春草堂琴譜》、《蘭田館琴譜》、《琴香堂琴譜》、《自遠堂琴譜》、《里露軒琴譜》、《琴譜諧聲》、《二香琴譜》、《行有恆堂錄存琴譜》、《張鞠田琴譜》、《稚雲琴譜》、《琴學入門》、《梅庵琴譜》、《琴瑟合譜》、《以六正五之齋琴譜》、《天聞閣琴譜》、《琴學初津》、《鳴盛閣琴譜》、《琴心直指》、《醒心琴譜》等二十餘部琴書譜集中。天虹師所彈奏的《梧葉舞秋風》,是根據《琴學心聲》打譜而成,曲譜收錄在天虹師所著之《醒心琴譜》中。樂曲通過寫秋風蕭索、梧葉凋零之景,抒發對世態炎涼的感懷。全曲旋律細緻曲折,疏密呼應,蓋寫秋意蕭颯,靜聽桐葉搖落之意。樂曲雖短,但餘味無窮。
莊臻鳳在他出刊的《琴學心聲諧譜》(1644)裡面說明這是他自製的新曲。在清代,有十二種刊本琴譜收錄了此曲,這說明它是一首成功的作品。莊臻鳳自己和後來琴家多未作序跋,此曲的曲意應從標題。清乾隆間蘇璟春《草堂琴譜》(1744)跋雲「曲意蕭瑟,取韻宜幽」。 《醒心琴譜》中《梧葉舞秋風》之題解曰:「清莊臻鳳蝶庵所作。其曲取意天地秋聲。靜落階前葉。清傳月下砧。其氣蕭然。其風古淡。音韻純正。清妙淳樸。秋涼颯颯。於指下流出。妙曲也。」
莊臻鳳 | |
---|---|
梧葉舞秋風圖冊 |
莊臻鳳彈琴近三十年,作有十四首琴曲,各具特色,均收在《琴學心聲》中,大部分是有歌詞的。如《太平奏》是「緩洪高潔」;《雲中笙鶴》是「綽注蒼老」;《鈞天逸響》是「斷續新奇」;《梨雲春思》是「淡以神全」;《禹鑿龍門》是「節奏從容」;《臨河修褉》是「柔處蓄剛」等。所作十四琴曲中,流傳更為廣泛、最具代表性的是無詞的《梧葉舞秋風》和收在《松風閣琴譜》中的《春山聽杜鵑》。《梧業舞秋風》是莊臻鳳的代表作,他通過秋意蕭索,梧葉飛舞的形象,抒發了作者內心潛藏着的感情。藝術上是比較成功的。此曲流傳甚廣,在現存的八九十種琴譜中,幾乎都可以看到。樂曲的結構形式,與明清時的許多民間器樂曲一樣,採用一個較長大的主題旋律,進行多次變奏,變奏手法,極為豐富。
創作理論
莊臻鳳認為,《高山》、《流水》等曲,音出自然,妙自入神,如果配上歌詞,則音滯帶,會損害原曲,另外一些曲子,如《赤壁》、《滕王》,原是琴歌,創作時便是取文諧音,所以演奏曲調時又不能「舍文而就音」。莊臻鳳的這些看法比較通達,比較有利於表現樂曲的內容,也符合於琴曲創作的實際情況。
莊臻鳳在《琴學心聲•凡例》中寫道:「予臆制新曲,或偶得名人佳句,或因鳥語風聲,感懷入身,得手應心。」「音律句讀,弗類他聲,若不發明,難於入彀」。可見莊臻鳳很強調作品的生活內蘊和獨特風格。另有一篇琴論《琴聲十六法》,列輕、松、脆、滑、高、潔、清、虛、幽、奇、古、淡、中、和、疾、徐分別論之,雖較多地借鑑了徐上瀛的《溪山琴況》,但也有他自己獨到的視角,體現了莊臻鳳在理論上的較高修養。
流派之謎
莊臻鳳 | |
---|---|
莊臻鳳琴著 |
莊臻鳳是以「白下」來標示南京琴派的。他說:「但派有南北之分,今以琴川、白下、古浙、中州為主,並附采各省秘譜,刪訂折衷,庶無偏執。」這是介紹他編撰《琴學心聲》譜集的情況,突出了他的這本琴譜是從多家多派中審慎參訂,綜合各家之長而來的。這說明,在莊臻鳳之先,即已有南京的琴派或琴人群體存在了,那就是「白下」。這個「白下」所指,自然是除莊臻鳳以外、且在莊臻鳳以前的南京琴人,當然也就包含着江派了。
那麼,莊臻鳳所參訂的「白下」琴譜,是否就是「江派」琴譜?現在已無從知曉。從《琴學心聲•凡例》得知,本書所收琴曲原計劃分《存古》和《諧譜》兩個部分,前者專收經莊臻鳳整理參訂的古譜,後者收他新創作的曲譜。可現存的《琴學心聲》只有《諧譜》,沒有《存古》,即只有他的自創曲目,而沒有經他整理的古譜。這樣,就無法從莊臻鳳的譜去分析其來源,辨析其傳承關係;他所說的「白下」是否就是前面所說的「江派」,也就無從認定。若能夠發現他的《琴學心聲》的完整版本,當會為這個問題的解決提供重要線索。不過,即使能夠確定莊臻鳳所參考的「白下」就是江派,也還不能進一步依此確定它就是後來所說的金陵派,因為我們還沒有找到連接「白下」和金陵派之間的紐帶。而如果證明了莊臻鳳所指的「白下」不是江派,那就意味着,在明後期的南京,在「江派」之外,至少還有一個琴派或琴人群體,則江派就很可能與金陵派無關。莊臻鳳之後的一段相當長的時期內,南京沒有代表性的琴家被記錄下來,雖然他有兩位名弟子程雄和蔣興儔,但他們的主要活動都不在南京,程雄在各地雲遊,蔣興儔的聲譽也主要來自日本的業績。從上可知,莊臻鳳確實是清初著名琴家,也有自己的弟子,其主要活動地點也是在南京。但是,僅憑這一點,還不能肯定他就是金陵派的琴人。
人物評價
莊臻鳳自幼習琴,博採眾派之長,對古代的琴學有很大貢獻,被譽為「今世之伯樂」。
莊臻鳳著的《琴學心聲•凡例》,繼承發展了儒、道兩家的思想,提出了古琴表演藝術的總的美學原則和審美標準,對清代琴壇的影響很大。
莊臻鳳從形制到曲目,從特殊的記憶方式到豐富的演奏技工,都體現出中國音樂藝術的至高境界,代表着中國文人怡情養性、寄情抒情的生活方式。表演出完善自我,人格修養的理想追求,蘊含着關愛自然、天人合一及君子之道的人文精神。[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