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廣州市越秀區東山培正小學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廣州市越秀區東山培正小學是創建於清光緒十五年(1889年)的一所百年名校,坐落在中國廣東省廣州市培正路五號之六,位於廣州市新河浦文物保護區內,鄰近美麗的東山湖泮。在近一個半世紀篳路藍縷的創業歷程中,培正積澱極具個性的學校文化,學校對校友的人文關懷匯合成強大的正能量,凝聚為校園獨特的代代薪火相傳的紅藍精神。愛國愛校的傳統激勵着莘莘學子博愛善學。三十年代初在廣州及港澳等地開辦分校。

學校簡史

培正創立於1889年,始稱「培正書院」,後稱「培正書塾」,是蒙學性質。1908年,遷至東山,址在今之培正中學。民國之後,本校改稱「培正學校」。1916年增辦中學,與小學均在同一校園內。是時,小學又分初小(一至四年級)、高小(五至六年級)。1918年,培正領導人參與興辦培坤女校,1921年併入培正,稱為培正女校。1923年,培正與鄰校培道達成協議,培正女校停辦中學,專辦小學,原有中學生移送培道;位於培正西鄰的「培道蒙學」校址及學生併入培正,改稱「培正國民學校」,成為培正的初小部。1928年,培正奉教育廳令更正校名為:「私立廣州培正中學校」,小學、國民學校、女校各改稱「附屬高級小學」(址在中學東南隅)、「附屬初級小學」(在本校今址)、「附屬女子小學」(址在今東山區少年宮),原有學生亦隨年級而歸入相應學校。抗戰時期,培正中學及小學遷至鶴山、澳門。戰後復員廣州。

因女校毀於日機濫炸,且潮流已趨向於男女同校,故原三所附屬小學合併稱為「東山培正小學」,受中學領導,一直至1953年改為獨立的「公立第四中心小學」。此後又曾改稱為「保安街小學」、「育紅小學」、「東湖街小學」,l984年復名為培正小學。早在五、六十年代,當時的「保安街小學」,已經是廣州市「小寶塔式」的重點學校之一,教研活動特別活躍,六十年代至七十年代在動亂時期,在教學研究上轉趨沉寂,七十年代後期,祖國開始了教育的春天,當時的東湖街小學又重新被列為東山區的六間重點小學之一。1980年開始,區內重點小學收縮,全區只辦兩間,東湖街小學是其中之一。1981年開始,培正小學的聲譽復振,我校列入了廣州市十所整體改革聯絡點學校之列,首批在廣州市開展小學教學低段整體改革試驗,向素質教育全面推進。

學校榮譽

歷任校長秉承至善至正的校訓,勵精圖治,學校在教育教學改革和教育科研的探索與實踐中發展。早在80年代末,我校就濟身於廣州市整體改革聯絡點學校的行列,1994年被評為首批省一級學校,1997年被確定為全國千所現代教育技術實驗學校之一;2000年被確定為全國八所無線電測向活動重點單位之一,還先後獲得「廣州市少先隊紅旗大隊」「市文明單位」、「市教書育人先進單位」、「廣州市綠色學校」「廣州市花園式單位」榮譽稱號。

經過全體師生的努力,學校呈現出喜人的發展勢頭。學校連續兩年獲得區的辦學水平評估一等獎,獲廣州市教育科研先進單位,廣州市普教系統現代教育技術[1]先進單位,廣州市學校民主管理工作星級單位等榮譽稱號。學校分別被定為中國青少年素質教育[2]研究實踐基地,評為全國規範化升旗儀式學校,廣東省綠色學校,廣東省綜合實踐活動樣板學校,廣東省檔案綜合管理特級單位,廣州市繼續教育校本培訓示範學校。

視頻

廣州市越秀區東山培正小學 相關視頻

水灣灣荔枝灣 廣州市越秀區東山培正小學合唱團(中國)
廣州市越秀區東山培正小學 五年級陽光中隊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