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花都區花山鎮華僑初級中學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花都區花山鎮華僑初級中學、花都華僑中學全稱廣州市花都區花山鎮華僑初級中學(原名思明東校)座落在花山坪山東村,始建於1926年3月,原來是一所青磚綠瓦的四合院(2005年被定為廣州市保護文物單位)。她是旅美僑胞劉氏族人回鄉目睹家鄉教育落後的狀況,毅然發動海外族人捐資興建的,是花都區第一所由海外僑胞集資創辦的初級中學。2006年被評為廣州市一級學校;2008年被評為廣州市綠色學校[1]

花都區花山鎮華僑初級中學(原名思明東校)座落在花山坪山東村,始建於1926年3月,原來是一所青磚綠瓦的四合院(2005年被定為廣州市保護文物單位)。她是旅美僑胞劉氏族人回鄉目睹家鄉教育落後的狀況,毅然發動海外族人捐資興建的,是花都區第一所由海外僑胞集資創辦的初級中學。2006年被評為廣州市一級學校;2008年被評為廣州市綠色學校。

獨特校園

2004年乘創建教育強鎮的東風,鎮政府、海外華僑等共投資了1800多萬元對華僑中學進行改造擴建。目前,學校占地面積37786平方米,建築面積9864平方米。擁有三幢教學樓,各種實驗室、圖書館等現代化教學場室;學校環境優雅、綠樹成蔭,古色古香的四合院和設施設備先進的綜合大樓交相輝映,彰顯僑中傳統與現代融合相通的獨特個性魅力。

目前,學校師資隊伍優良,教職工共93人,其中本科學歷70人,占專任教師總數的82.4%,中高級職稱59人,占專任教師總數的69.5%。設有25個教學班,在校學生1100多人,生源主要來自附近的平山、小布等9個村。

以生為本,以德治校

學校開展了以「綜合運用時政,提升德育實效」的課題研究。通過指導學生訂報讀報剪報、在校園廣播播放勵志愛國的影視歌曲、課堂上開展新聞評論活動、變「一言堂」班會為「主題德育」班會、與家庭社區互動變「言語灌輸德育」為「行動實踐德育」等豐富多彩的形式開展德育活動。我校的德育工作能緊扣時代脈搏,綜合運用時政,較好地體現了理論與實際,「主體」與「主導」、知與行的結合,有效的促進了學生思想品德素質的發展和良好習慣的形成,使德育突顯以生為本,讓學生成為主動的、活潑的、發展的學習主體,提升了德育工作的時代性、針對性,讓德育煥發出鮮活的生命力,有效的促進學生思想品德素質的發展。

科研興教,以質強校

近幾年,學校本着「既求人人升學,更求個個成才」的辦學理念和「以人為本,凝心聚力,科學管理,打造品牌」的辦學方略,狠抓教育教學質量。首先:完善教學管理體系,實行層級管理,形成科學的管理網絡。其次,切實抓好常規工作,使教學制度化、規範化。再次,積極開展新課程教學改革,加強校本培訓,更新教學觀念,探索教學方法,提高課堂實效。此外,立足本校實際,積極開展教育科研,參加課題研究的教師達到95%以上;多年來,我校共承擔10項區級課題,其中7項已順利結題;目前,有3項區級課題正在研究中。我校形成了「在教學過程中研究、在研究狀態中教學」的濃厚教科研氛圍。科研正努力向以研導教、導學,以研促教、促學,教、研、學三位一體的目標邁進。

經過多年的努力,我校的教育教學質量成績顯著:2003年——2008年,連續5年榮獲花都區教育系統先進單位;2003、2004、2006、2007學年度均榮獲花都區教育教學質量一等獎;近幾年,我校參加廣州市高中階段招生考試,成績連續多年保持穩定的上升趨勢,2007年——2009年,在全區30間中學分別排名第四、第五、第三。2007年11月,我校學生參加區第七屆運動會,總分榮獲全區第三名;2007年12月花都區體育大課間評比獲第一名;2008年12月獲區第三屆學校藝術節三等獎……優異的成績得到了上級領導的一致好評和社會肯定[2]

體育特色,崇健尚美

多年來,我校不斷探索特色辦學之路,逐步形成了「崇健尚美」的體育特色。學校開設摔跤、拳擊、太極拳、籃球、乒乓球、田徑等特色興趣訓練項目,並湧現出一批優秀尖子人才。如:江穎、歐陽紹彬同學獲廣東省傳統武術項目錦標賽一、二摔跤拳擊太極拳籃球乒乓球田徑等獎,劉永智、黃麗霞同學獲廣州市摔跤錦標賽金、銀牌,每年參加花都區「巨龍」杯乒乓球、三人籃球賽區均獲得好成績,是「廣州市摔跤傳統項目學校」。每年參加廣州市高中階段招生考試,體育科均在花都區名列前茅,多次榮獲花都區學校體育工作先進單位。

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幾易其名,幾度滄桑的華僑中學正面臨着新的發展機會。僑中人將緊抓機遇、同心同德、開拓進取,共同開創華僑中學更輝煌燦爛的明天……

視頻

花都區花山鎮華僑初級中學 相關視頻

棉中、華僑初級中學電腦派位
華僑中學《我和我的祖國》快閃MV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