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軍區政治部戰士歌舞團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廣州軍區政治部戰士歌舞團 |
中文名稱;廣州軍區政治部戰士歌舞團 成立時間;1955年 所屬軍區;廣州軍區 代表作;《騎馬挎槍走天下》、《進軍號》 |
廣州軍區政治部戰士歌舞團成立於1955年,其前身可以追溯到紅軍時期成立的戰士劇社。[1]
簡介
廣州軍區政治部戰士歌舞團,是軍隊專業音樂舞蹈表演團體,成立於1955年,其前身可以追溯到紅軍時期成立的戰士劇社。
概述
該團舞蹈隊始建於民國36年(1947年),是全國、全軍最先建立的舞蹈專業隊伍之一。在舞蹈家胡果剛、查烈的具體領導下,建團至1987年,為全國許多專業藝術團體培養了眾多的編導、演員和舞蹈團體的領導人,被譽為全軍舞蹈人才的搖籃。多年來該團湧現出一大批優秀的編導和演員,其中主要有:廖俊翔、王實、陳梅、李華、郭平、張國良、張玉平、劉不中、朴元哲、嚴志堅、熊健、劉晶、李嵐、巴立紅等。在長期的藝術實踐中,該團每年始終堅持深入生活以軍事題材創作為主的原則,編創人員長年深入部隊現實生活,該團每年要為部隊演出百餘場。在藝術上一方面注重向民間學習,掌握了不少華南地區的民間舞蹈素材,另一方面又注意汲取其藝術門類的特長,逐步形成了自己的藝術風格。該團的演出不僅深受部隊廣大指戰員的歡迎,也受到了廣大人民群眾的讚賞。
該團曾先後出訪越南、老撾、緬甸、孟加拉以及香港、澳門等國家和地區。
前身
其前身是1947年建立的東北民主聯軍政治部宣傳隊、中國人民解放軍第四野戰軍部隊藝術學院舞蹈團。
演變歷史
簡歷
廣州軍區政治部戰士歌舞團成立於1955年,其前身是1947年建立的東北民主聯軍政治部宣傳隊、中國人民解放軍第四野戰軍部隊藝術學院舞蹈團。
東北民主聯軍政治部宣傳隊成立不久,改編為東北軍區政治部宣傳隊舞蹈隊。胡果剛、查烈任舞蹈隊的正副分隊長,全隊共有20多人,這就是舞界常提起的「十個童男童女」。就在這個時期,他們在上級領導的指示下,在舞蹈家吳曉邦的指導下,胡果剛、查烈領導全分隊開始創作反映部隊戰鬥生活的大型舞蹈《進軍舞》。這個大型舞蹈的產生,對部隊舞蹈事業的發展起到了一定的推動作用,也是戰士歌舞團舞蹈創作的處女作。民國37年在東北期間,繼《進軍舞》之後,由朝鮮族舞蹈家趙德賢創作了小舞劇《翻身樂》,表現東北農民土改翻身踴躍參軍,為保衛家鄉、保衛勝利果實而戰,同時還有由吳曉邦創作的幽默小品《運輸隊》等。
948年解放瀋陽後,部隊整編,東北聯政宣傳隊改稱為第四野戰軍宣傳隊,下設兩個隊,一隊專演戲劇,二隊專演舞蹈。
隨着大軍南下,1949年6月,武漢解放不久,中南軍區兼第四野戰軍部隊藝術學校成立,學校成立不久,改稱為部隊藝術學院,陶鑄任校長,查烈任舞蹈系主任,舞蹈團的領導人是胡果剛。衡寶戰役後,舞蹈團隨前線指揮部前往桂林慰問剿匪部隊。
1950年3月,部藝舞蹈團去海南島演出,慰問解放海南作戰有功部隊。
1951年,當抗美援朝戰爭打響後,部藝舞蹈團以飽滿的政治熱情創作了中型舞劇《母親在召喚》(編劇:阮若珊,總編導:胡果剛,作曲:肖民)。此劇曾帶去東北慰問志願軍,還過了鴨綠江為朝鮮人民和志願軍演出。這次過江演出,隊員們從生活中了解了戰爭,從戰爭中熟悉了人民。
1952年8月1日至11日,中南軍區文藝代表隊參加了在北京舉行的「全軍體育、文藝運動大會」(全軍第一屆文藝會演)。這次參賽的舞蹈節目都是從歌頌人民解放軍革命英雄形象,表現人民解放軍英雄氣質的作品,中南軍區代表隊的《戰士遊戲舞》獲得了一等獎。毛澤東、朱德、周恩來等中央領導人出席了這次大會的閉幕式。
1953年整個中南軍區和第四野戰軍的專業文藝隊伍,從武漢遷址到廣州,這期間分別成立話劇、歌舞、雜技4個團。同年,歌舞團到海南島演出。年底歌舞團與雜技團聯合組成藝術團,參加了由國務院文化部組織的赴旅順、大連慰問駐旅大的蘇軍。
1953年底,中南軍區舉行了第二屆文藝會演,這次會演出現了一批好節目,這批節目中的《陣地上的慰問》《婚禮》、《盾牌舞》、《苗家熱愛解放軍》等舞蹈經加工修改後,也成為歌舞團的上演節目(《陣地上的慰問》)後來改名為《旗》)。
1954年,第四野戰軍「部藝舞蹈團」改稱中南軍區政治部歌舞團。
1955年歌舞團赴越南演出。同年,中央軍委總政治部把歌舞團正式命名為:中國人民解放軍戰士歌舞團。
1956年,年初與年中,戰士歌舞團先後以中國藝術團和中國民間藝術團的名義,赴澳門和香港演出。
1959年6月1日至7月24日,戰士歌舞團參加了由總政文化部主辦在北京舉行的「全軍第二屆文藝會演」,歌舞團演出的大型舞劇《五朵紅雲》獲優秀節目獎。同年由八一電影製片廠攝製成彩色影片(編導:查烈、張永枚、周醒、彭爾立、於學成等。作曲:彥克、鄭秋楓、汪聲裕)。該劇是根據海南五指山區的民間傳說《紅旗的故事》和1943年海南島黎族人民武裝起義反抗國民黨統治的鬥爭史實而創作。因《五朵紅雲》演出成功,全團獲全軍嘉獎令。
建團至1987年,歌舞團歷任團長為:胡果剛、彥克、張一鳴、劉維忠、查烈、賀玉林、許敏男、劉建鋒、瞿琮、方天利等。
建團至1987年,歌舞團創作和演出了一批優秀的節目,其中不少作品在全軍、全國性文藝會演、調演、比賽中獲獎。
前期主要作品
有:舞劇《母親在召喚》、《五朵紅雲》;舞蹈《進軍舞》、《戰士遊戲舞》、《軍郵員來了》、《艱苦歲月》、《夜練》、《金鳳花開》、《心靈》、《江姐上山》、《雪地上的紅星》、《飛鈸》、《戰地華爾茲》、《石破天驚》、《同齡人》、《戰旗的風采》、《喜看龍舟》、《啊!大別山》等。其中舞劇《五朵紅雲》、舞蹈《夜練》、雙人舞《艱苦歲月》榮獲中華民族20世紀舞蹈經典提名獎。1964年參加了北京演出的音樂舞蹈史詩《東方紅》,1965年參加廣東演出團演出的《東方紅》,1981年參加北京演出的《中國革命之歌》演出,以及大型系列歌舞《人民軍隊愛祖國》的演出。
主要任務
歌舞團的主要任務是為部隊服務。據統計,自1953年至今共演出9000餘場,觀眾達2000多萬人次。歌舞團還先後訪問過東南亞5國、日本、美國、東歐和西亞各國及港澳地區,所到之處,受到廣大觀眾的熱烈歡迎和廣泛讚譽。
許多詞、曲作家、音樂指揮先後在該團從事藝術活動,如莊映、彥克、肖民、鄭秋楓、畢庶勤、曹俊山、張永枚、章明、西彤、瞿琮、胡果風、查烈、邵九琳、趙國政、廖俊翔、張國良、鄭湘娟、鄧韻、劉旭峰、歐陽勁松、熊家源、陳瑞華、曾健、付定遠等。
藝術家
目前在團工作的著名藝術家有:王邵玫、陳道斌、張志、王迪、孫秋月、劉舒、門大成、齊奇、劉罡、賈雙輝等。
目前在團工作的有:一級作曲方天行、徐肇基、杜鳴,一級編導李華、郭平,一級舞美設計李春人,一級歌唱演員秦蕾、鄒永翠、譚明、蔡其平,一級舞蹈演員張玉萍、劉晶,一級演奏員蘇凱立等。
獲獎作品
歌舞團創作和演出了一批在全國、全軍有影響的優秀節目,主要有歌曲《騎馬挎槍走天下》、《進軍號》、《我愛我的祖國》、《當兵為什麼光榮》、《人民軍隊忠於黨》、《井岡山上采楊梅》、《頌歌獻給毛主席》、《頌歌一曲唱韶山》、《月亮走,我也走》、《吐魯番的葡萄熟了》、《情系人民》,以及聲樂套曲《祖國四季》和聲樂敘事曲《會唱歌的竹林》等;舞劇《母親在召喚》、《五朵紅雲》、《金鳳花開》、《虎門魂》等;舞蹈《進軍舞》、《戰士遊戲舞》、《軍郵員來了》、《艱苦歲月》、《夜練》、《飛鈸》、《江姐上山》、《女兵》、《雪地上的紅星》、《石破天驚》、《喜看龍舟》、《戰旗的風采》、《飛天》等。這些作品曾獲文化部、原廣電部、國家民委、解放軍總政治部、中國音協、中國舞協、中國影協及其他省以上的獎項2000餘項(次)。
訪問國家
歌舞團還先後訪問過東南亞5國、日本、美國、東歐和西亞各國及港澳地區,所到之處,受到廣大觀眾的熱烈歡迎和廣泛讚譽。
相關介紹
蔡婧,女,1986年出生,畢業於武漢音樂學院,現任職於廣州軍區戰士歌舞團。
2005年首屆搜狐「超級女聲」比賽湖北賽區冠軍;
2006年 湖北省大學生校園歌手比賽一等獎;
第四屆全國大學生校園歌手比賽銅獎;
榮獲「八藝節」湖北省群文節目選拔賽暨第十一屆"楚天群星獎"比賽銅獎;
2007年 「順爽·聯盟歌會」武漢賽區八強晉級全國總決賽;
「暢想奧運」全國才藝大賽湖北賽區通俗組一等獎;
武漢音樂學院音樂教育專業「五項全能」比賽二等獎;
2007年,由文化部中華兒童文化藝術促進會、北京電視台青少年節目中心、中華信息網聯合舉辦的蒲公英第七屆全國青少年優秀藝術新人選拔活動獲「園丁獎」。
相關視頻
參考資料
- ↑ 圖文:廣州軍區戰士歌舞團在澳門演出慶國慶(2)_新聞中心 , 新浪網,2004年10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