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廣州中醫藥大學深圳醫院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廣州中醫藥大學深圳醫院(福田)(深圳市福田區中醫院、廣州中醫藥大學深圳研究院(福田))前身為福田區中醫院,於 1992 年 10 月 26 日獲批成立,是一所集醫療、科研、教學、預防、保健、康復等功能為一體的綜合性三級甲等中醫院。2015 年 7 月 8 日,福田區人民政府與廣州中醫藥大學在原福田區中醫院的基礎上合作共建廣州中醫藥大學深圳醫院。醫院現為廣州中醫藥大學直屬附屬醫院、廣州中醫藥大學第六臨床醫學院、全國首家五星級中醫院、國家中醫住院醫師規範化培訓基地的協同基地、深圳市 AAA 級社會保險定點醫療機構、國家標準化代謝性疾病管理中心(MMC)及呼吸與危重醫學科(PCCM)授牌單位。

醫院等級劃分標準,是我國依據醫院功能、設施技術力量等對醫院資質評定指標。全國統一,不分醫院背景、所有制性質等。按照《醫院分級管理標準》[1],醫院經過評審,確定為三級,每級再劃分為甲、乙、丙三等,其中三級醫院增設特等,因此醫院共分三級十等[2]

醫技設施

醫院建築面積約 111586 ㎡,建有門診樓、住院樓、科教樓、綜合樓等主體建築。開放床位809 張,口腔牙椅 38 張,擁有國內外先進設備 4549 台,設備總值 4.43 億。

人才隊伍:醫院現有職工 1360 人,其中博士後 7人、博士 33 人、碩士 233 人,高級職稱人員176 人,中級職稱人員 417 人。在醫院的專、兼職專家隊伍中,特聘院士、國醫大師 8 人,國家重點學科帶頭人 6 人,國家「973 項目」首席科學家 3 人,有省、市名中醫 15 人,省傑出青年醫學人才 4 名,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 11 人,博士和碩士生導師 25 名。

學科建設:醫院設有急診科、心血管病科、腦病科、肺病科、脾胃病科、內分泌科、腎病科、腫瘤科、外科、婦科、產科、兒科、新生兒科、康復科、針灸科、推拿科、治未病科、骨傷科、肛腸科、重症醫學科、感染性疾病科、口腔科、皮膚科、眼科、耳鼻喉科、全科醫學科等 27 個臨床科室以及藥學部、醫學檢驗科、放射科、超聲影像科、手術室、病理科、輸血科、營養科、臨床試驗機構辦公室、病案統計科、消毒供應中心等 12 個醫技科室,13家社康中心(站)。有全國基層名老中醫專家傳承工作室1個,有廣東省中醫重點專科(康復科、骨傷科、老年病科、心血管科、內分泌科、針灸科、兒科、中醫護理)8 個、深圳市中醫重點專科1 個、深圳市中醫特色專科 6 個,福田區臨床重點專科1個、福田區專病聯盟4個、福田區集約資源診斷分中心3個。醫院為廣東省疼痛專科培訓基地、廣東省中醫專科護士培訓基地、深圳市中醫護理質控中心。建立了長白山通經調髒推拿手法流派、靳三針療法流派、山西門氏雜病流派、燕京趙氏皮科流派、北京小兒王學術流派等中醫特色療法流派等5個全國名中醫學術流派臨床研究基地。引進深圳市「醫療衛生三名工程」項目 4 個團隊(廣州中醫藥大學許能貴教授針灸康復團隊、中國中醫科學院廣安門醫院仝小林院士中醫代謝病團隊、廣州中醫藥大學周岱翰國醫大師中醫腫瘤團隊、長春中醫藥大學王之虹教授長白山通經調髒手法團隊)。

視頻

廣州中醫藥大學深圳醫院 相關視頻

新中國70年醫療機構發展史
新中國70年醫療衛生機構、人員及居民期望壽命的發展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