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廣東車八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來自 搜狐網 的圖片

廣東車八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於2021年被學會批准為中國生態學學會生態科普教育基地。它位於廣東省北部始興縣境內,總面積7545公頃,是南亞熱帶向中亞熱帶過渡地帶季風氣候[1]區,區內氣候和充沛的雨量使保護區四季常青,全年都很適宜開展自然教育活動。

保護區以「守護綠水青山,弘揚生態文明」為使命擔當,紮實推進創新資源、有效保護和生態環境教育等各項工作,逐步形成以「一館二道三園四堂」為載體的特色化自然教育科普體系。

1、一館:車八嶺自然博物館

車八嶺自然博物館建成於1996年,於2019年進行全面升級改造,占地面積2279.2m2,建築面積3474.62m2,主樓四層,分為圖文資料、植物、大型真菌、兩棲爬行動物展廳、昆蟲展廳、獸類展廳和鳥類展廳,館藏各類標本3萬多號,全面展示車八嶺保護區的本底資源成果。

2、二道:

鴛鴦溪負離子小道:生態教育徑全長2.5公里,建有四橋、四吧、十平台,沿途風光秀麗,科普趣味生動,全程無線網絡覆蓋,徑道兩旁近200種植物完成二維碼「身份證」掛牌,可通過掃碼了解該種植物的相關信息。

生態文明教育綠道:全長約20公里,沿途布設有52塊生態教育科普宣傳標語牌、森林防火警示牌和宣傳櫥窗,內容豐富、知識全面。

3、三園:

(1)虎嘯岡珍稀植物園

約1.5公里長的園道周邊生長着各種珍稀野生植物,與自然博物館內的標本相互補充,相得益彰。

(2)伯樂珍稀苗圃園

培育了伯樂樹、香樟[2]、閩楠等60餘種珍稀植物,並建立珍稀植物回歸基地供科普參觀。

(3)鹿鳴灘天然樹木園

位於省道線河畔的天然水潭,是水鹿、赤麂飲水小憩之地,建有停車場、步級林道,是科研監測和科普教育的理想之地。

4、四堂

近年策劃開展了系列自然教育講堂活動,主要有自然教育進校園、縣城辦事處科普講堂、車八嶺自然講堂、自然教育論壇等,該系列活動統稱為四堂。

廣東車八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常年對公眾開放,自然博物館每年開放時間為300天。近年來,保護區充分利用區內特色動物、植物、昆蟲、地理、水文特徵、氣候、瑤族特色等為主題,開展了多期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科普教育活動,並在廣東省自然保護地預約平台、保護區公眾號等媒體平台進行宣傳推廣,吸引廣泛熱愛自然的群眾參與自然教育科普活動,擴大了活動覆蓋面和參與面,增強了自然教育活動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車八嶺保護區每年開展多次自然教育相關活動,包括同中小學合作的科普研學、社會機構組織的研學,並將始興縣的中小學納入科普教育活動組織的合作對象,定期組織科普工作人員和志願者進入校園、社區進行科普宣講;編輯印製了《車八嶺畫冊》、《中小學生自然課程手冊》等科普宣傳資料;邀請中國科學院、中山大學等專家開展各類專題科普講座等。2021年已承接各類活動18次。

車八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每年在全國高校、研究院和社會機構進行導師選聘及培訓,參與組織保護區的科普活動等;每年組織2次志願者培訓,每次人數為50人。目前車八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已有導師團隊共21人,其中有6名導師為專職自然教育導師,並已組建志願者服務隊,現有40名成員,志願者按照保護區的特色分為不同崗位,形成車八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自然教育品牌效應。2021年已完成一次自然導師培訓和一次科普志願者培訓,逐步形成穩定、專業、學科門類齊全的自然教育人才隊伍。

參考文獻

  1. 什麼是季風氣候 ,搜狐,2018-11-09
  2. 養護香樟請把握好這幾點 ,搜狐,2019-1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