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幽棲三首·三芝羽人佇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幽棲三首·三芝羽人佇》是北宋蘇籀的作品之一。

蘇籀,字仲滋,四川眉山人,蘇轍之孫,蘇遲子,為蘇適後。大約生於宋哲宗元佑六年(1091),約卒於南宋孝宗[1]隆興二年(1164),享年七十四歲以上。

幽棲三首·三芝羽人佇

個人作品

蘇籀嘗追記所聞於祖轍之語,名曰《欒城遺言》,凡一卷,中間辯論文章流別及古今人是非得失,最為詳晰。另有《雙溪集》十五卷,均《四庫總目》並傳於世。

《欒城遺言》也稱《欒城先生遺言》或者《樂城遺言》,今傳本不一。 紀昀等《四庫全書總目提要》卷一百二十一·子部三十一·《四庫全書總目提要[2]·雜家類五中,對蘇籀及其《欒城遺言》有如下介紹:

《欒城遺言》·一卷(浙江鮑士恭家藏本) 宋蘇籀撰。

籀字仲滋,眉州人。轍之孫,遲之子也。南渡後居婺州,官至監丞。籀年十餘歲時,侍轍於潁昌。首尾九載,未嘗去側,因錄其所聞可追記者若干語,以示子孫,故曰《遺言》。中間辨論文章流別,古今人是非得失,最為詳晰,頗能見轍作文宗旨。其精言奧義,亦多足以啟發來學。惟籀私於其祖,每陰寓抑軾尊轍之意,似非轍之本心。又謂呂惠卿、王安石之隙起於《字說》及《三經義》,核之史傳,亦非事實。至謂轍母夢蛟龍伸臂而生轍,引孔子生時二龍附徵在之房為比,又雜載轍崇寧丙戌夢見王介甫事,尤為失之誕妄。特籀親承祖訓,耳濡目染,其可信者亦多,究非影響比也。

社會評價

蘇籀一生歷哲宗、徽宗、欽宗、高宗、孝宗五帝,經北宋、南宋巨大變革,特別是目睹北宋元佑黨爭、金人入侵,飽嘗亡國破家之痛。他一身正好經歷了趙宋王朝從極盛到衰微,從極衰又到中興全過程。他又出自名門,身為文豪胄裔,擅長文章,豐於著述,是蘇氏子孫兩個有文集傳世作者之一。一方面,他少承庭訓,長於詩文,暢其議論,提出發人深省的對策和方略,受知於當代文人學士;另一方面,他因身經離亂、顛連,朝不保夕,為求生存,以圖一仕,連連向達官貴人(特別是秦檜)上書求薦,表現出屈顏與媚骨,被詬於後世大人君子。

蘇籀作為一代文豪之後,具有優秀的文學才華,這是從古至今人們所公認的。可是他所具有的比較高超的政治見解,卻因其歸美秦檜和行為而被人忽略,甚至被人誣惘。我們認為,蘇籀在利祿之欲驅使下,頌美秦檜,希望得到大權在握的秦檜重用,以便進入仕途,這在氣節上固然難與他的兩位堂兄弟、蘇軾後裔蘇符和蘇籍相比。但是我們應將其不同歷史時期的言行區別對待,歷史地、客觀地看待問題,才不致於因人廢言,而埋沒其本有的嘉言讜論。

視頻

幽棲三首·三芝羽人佇 相關視頻

老梁講述《四庫全書》是一部什麼樣的書?
北宋轉瞬即逝的崛起!宋哲宗趙煦絢爛的一生,鄜延路之戰!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