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年前的熱鬧(張道德)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年前的熱鬧
圖片來自免費素材圖片網

《年前的熱鬧》中國當代作家張道德寫的散文。

作品欣賞

​​​​​​​​​年前的熱鬧

立春剛過,太陽一下子變得溫柔起來,仿佛寒冬一夜之間消失得無影無蹤,大街小巷已經到處瀰漫着春節的氣氛。這當中的主角毫無疑問是商業市場的加速活躍和人口流動的迅速膨脹,賣的買的、拉的運的、喊的吆的,構成了一幅幅新時期的「清明上河圖」場景。只不過那時買賣的場面再熱鬧,也僅是人聲鼎沸,而今天的城市大街小巷,除了人聲,還有車輛鳴笛聲、商家叫賣喇叭聲、戶外屏幕廣告聲等等,可以說是處處有聲、聲聲入耳,聽與不聽由不得你。

財大氣粗的商場、沿街而立的商販,以及廣場的每個拐拐角角,都是商業的海洋。買的和賣的無非就是吃、穿、用三樣,只不過這是國人最大的、最具吸引力的節日,是舊的一年的終結和新的一年的開始,其意義不比尋常,所以吃的要好、穿得要俏、玩的要熱鬧,於是千家萬戶、千里之外都奔着一個個家的盛大團聚場面而去準備。走在大街小巷,無顏六色的廣告搶人眼球,你的視野總會被塞的鼓鼓囊囊;震耳欲聾的音樂隨處可聞,你的耳膜總會被震得無處躲藏;還有各類臨時搭建的「大甩賣」現場,更是人頭攢動,一個個翹着頭,張大嘴巴,狠命砍價,以為便宜就在眼前。這些熱鬧的場面總會吸引一部分人駐足圍觀的,即便你不買,似乎也在捧個人場。尤其面對這個電子的時代,聲像動漫等各類科技產品真是目不暇接,網上購物終不能無所不包,過年的用品還是面對面買得更放心。所以,在傳統佳節來臨之前,很多人在鉚足了勁賺錢,也有很多人在鉚足了勁花錢。這個場面可以歸結為一句話:年味越來越濃!

我也找個時機穿行在節日的商海人流里,但只是看看而已。看什麼呢?其實只是一種習慣,一種年前上街趕熱鬧的習慣,因為這個習慣已經與生俱來幾十年了。童年時,也在這個時間上街。跟在父親的後面從街的北頭一路擠到街的南頭,在摩肩接踵的人海中穿梭,那時的話叫「擠油渣」,意思是人挨人、人擠人,都擠出油來了。其實,油是擠不出來的,但汗確實是擠出來了。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擠掉了帽子、擠落了鞋子很正常,只是並未有什麼「踩踏」事件發生,大概是大街小巷的分流相對容易些吧。只不過,常有走丟的小孩會在路旁哇哇大哭,但請放心,我們那一代的娃兒並非多麼金貴,即便走丟了,也會很快被鄉里鄉親互相幫着找到,並不擔心會有什麼人販子。

大人們上街多是一些年貨的採購,而當年的我上街只關心兩樣東西,一是爆竹,二是年畫。

男孩子多喜歡各色各樣的爆竹,小的爆竹是越長越好的鞭炮,大的爆竹是越高越響的開門炮。放爆竹其實是很危險的事,安全事故常有,我曾親眼見到一個鄰居大叔在放大炮時不慎手掌被炸開裂。原因是那個爆竹芯子比較慢,點着以後半天未炸,他以為可能是廢炮了,於是用手撿了起來準備再次點放,未想到就在拿起的一霎那,爆竹卻爆炸了,大叔的手頓時血流如注,當即被送到醫院,可謂歡樂瞬間變成悲劇。儘管如此,過年放爆竹的習俗一直未曾減弱,如今的街面爆竹市場依然興旺,只不過,花樣變了。小鞭炮可以做成一個圓餅式的裹在一起,長得可以達到一萬發以上;大的開門炮往往做在煙花里,可以直衝雲霄達數十米,由於安全的需要,那種單個炸雷式的鞭炮在城市裡已不再普及。如今,由於人口都擁到城市裡居住了,這幾年每逢大年初一,由煙花爆竹產生的空氣污染已是逐年加重,未來是否有更環保的爆竹,或者說更文明的慶祝新年的方式,暫時還不得而知。至於我自己,起碼對這些傢伙的熱情亦在逐年減褪了。

我那時還特別感興趣的是買年畫。大年三十晚,客廳的牆上換上一套嶄新的年畫,那種煥然一新的感覺也是件令人十分高興的事。那時的年畫,我最喜歡的是電影故事類。此類年畫,一般有兩張,分成十六個畫面格子,並配有文字說明,一幅年畫就是一部電影的故事梗概介紹。不管那部電影你看沒看過,但有一幅隨時可以看的畫子在家裡的牆上貼着,無疑是對那些故事、那些電影角色的反覆回味和咀嚼,從中享受着我們那年、那些獨有的精神愉悅。如今的街面,年畫已很少見到了,隨處可見的卻是做工精美的春聯。我知道,現在的人們多已不再提毛筆寫字了,偶爾看到捉此筆者,多是搞書法的專業者了,也就說,毛筆字漸漸只在書法里被少數人「供奉」了,究不知此現象是喜耶悲耶?世人皆言毛筆字是中華文化的精髓,對此傳承,我卻有些莫名的擔心。

有錢沒錢,回家過年。春節前,城市的熱鬧繁華也可能意味着鄉村的凋零衰敗,但不論在哪兒,那些回家的步伐不會因此而改變,對於過大年的文化傳承,我還是很自信的。 [1]

作者簡介

張道德,男,上世紀七十年代初人。現為中國散文學會會員、安徽省作家協會會員。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