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平面機構綜合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平面機構綜合》,反映20世紀60年代以前平面機構綜合理論方面主要成果的專門著作。伊·伊·阿爾托包列夫斯基、列維茨基和契爾庫金諾夫合著。蘇聯國立物理數學書籍出版社1959年出版。中譯本分上、下2冊,上冊1965年出版,下冊1981年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孫可宗、陳兆雄、張世民譯。本書收編於《世界百科名著大辭典》。

內容簡介

本書除緒論外包括3篇,分16章,約90餘萬字。緒論扼要介紹了機構綜合的著作和方法。第1篇介紹了便於閱讀本書所必須的預備知識,分為平面機構的結構和運動幾何學引論2章。第2篇闡述了機構精確綜合方法的理論,共分6章,其中有5章討論了高副機構的精確綜合理論,包括含瞬心線和含滾滑副的機構,並且各有專章研討凸輪機構和馬爾他十字輪機構的綜合。其餘1章討論了低副機構,專述了精確再現圓錐曲線和直線的綜合理論。第3篇闡述了低副機構近似綜合法的理論。它又分為代數法和根據運動幾何學的方法2部分。本書特點是不僅用圖解法和解析法,也用圖解—解析法,即以圖為先導,以顯示問題的明晰性,接着又根據這種作圖導出計算用的關係式,以便於圖解結果的精確化。本書的取材面較廣,敘述的機構綜合的方法較全,理論闡述的系統性也較強,是機械製造和機械設計類專業的學生和研究生有關課程的參考教材。

作者簡介

伊·伊.阿爾托包列夫斯基(Иван Иванович Артоболевскй,1905—1977),蘇聯科學院院士。生於莫斯科,畢業於季米里亞澤夫農學院,1936年獲技術科學博士。曾任莫斯科大學、莫斯科航空學院教授,全蘇「知識」協會會長,世界科學工作者聯合會副主席,國際機械和機器理論聯合會主席,國際科學史學會名譽會員。1937年發表蘇聯第1本有關機械空間專著《空間機械理論》,主要著作還有《機械與機器理論》、《切比雪夫機械》等。

相關信息

書籍,是思維的結晶,知識的寶庫,智慧的源泉,人類最主要的精神食糧。名著,則是書籍中的精華。它標誌着人類認識發展的水平,影響乃至支配人們的思想和行動,影響乃至支配社會的各種實踐活動[1]。《世界百科名著大辭典》,在浩如煙海的書籍中,篩選出價值高、作用大、影響廣的一萬部名著,把它們匯集一起,根據科學文化知識體系的區別和聯繫加以分門別類,並逐部作出精要的詮釋。可以說,這是對科學文化的一次總結,是一項很有價值的科學文化建設工程。這部辭典是一部很有用的工具書[2]

視頻

平面機構綜合 相關視頻

機械基礎平面機構
平面機構運動簡圖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