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平昌縣得勝鎮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平昌縣得勝鎮位於四川省平昌縣北部,東接通江縣廣納鄉、三溪,南鄰五木、雙鹿鄉,西連駟馬鎮及高升鄉,北抵巴州區的花溪、通江縣的太平、民勝等。距平昌縣城約42公里,全鎮最高海拔為北山寺主峰。鎮內有川東北地區最大的牛市交易。

2020年5月25日,四川省人民政府關於同意巴中市調整通江縣、平昌縣部分鄉鎮行政區劃的批覆(川府民政〔2020〕4號):撤銷五木鎮,將原五木鎮和原雙鹿鄉公平村、玉鹿村所屬行政區域劃歸得勝鎮管轄,得勝鎮人民政府駐得勝社區南山街53號。 [1]

中文名: 得勝鎮

外文名: DeSheng Town

別 名: 得勝

行政區類別: 鎮

所屬地區: 四川省巴中市平昌縣

地理位置: 川東北

面 積: 46.35 km²

下轄地區: 五木鄉

政府駐地: 得勝鎮南山街53號

電話區號: 0827

郵政區碼: 636472

人口數量: 21820人(2017)

著名景點: 南天門、北山寺

車牌代碼: 川Y

鎮情概況

得勝鎮位於四川省平昌縣北部,東接通江縣的廣納、三溪,南鄰五木、雙鹿鄉,西連駟馬鎮,北抵巴州區的花溪、通江縣的太平、民勝。距縣城42公里,幅員面積46.35平方千米,轄14個行政村,1個社區居委會,95個村民小組,總人口21820人(2017),總耕地面積24590畝。勤勞樸實的得勝人在黨的正確領導下,不等不靠,不勝不休,寧願苦幹不願苦熬,用智慧和汗水譜寫了一幅幅奮發有為的壯麗畫卷。

紅色文化

得勝鎮古名南北場(場頭、場尾有南山、北山而得名),是歷代兵家必爭之地。民國2年建成得勝,1933年紅軍在此設蘇維埃政府,10月,紅四方面軍總指揮徐向前曾在該鎮北山寺召開軍以上幹部會議,研究制訂「宣達戰役」的作戰方針,1932年至1935年春,紅軍在此地對敵作戰30多次。現北山寺,既是紅色文化紀念地,又是佛教文化聖地,更是旅遊觀光的好去處。

經濟發展

商貿活躍產業興。得勝是通、巴、平三縣交界處,歷來商賈雲集,貿易活躍。得勝牛市享譽全川,是川東北最大的商品牛交易市場,年交易額達1700餘萬元,創稅120餘萬。以牛市為依託的畜牧產業已成為全鎮人民增收的支柱產業。得勝茶廠擁有現代化的生產設備和雄厚的技術力量,「北山翠茗」獲第二屆中國農業博覽會金獎,2004年農業部評定為無公害食品,產品遠銷國內外。得勝建築工程公司實力雄厚,位居全縣同行業前列,年輸出勞動力1000餘人次,全鎮個體戶發展到200餘戶,為繁榮市場,搞活流通,創稅增收奠定了堅定基礎。

基礎建設

油路、水泥路直通政府所在地,全鎮通車裡程316.3公里,其中跨縣公路22.3公里,村道公路194公里,車站已全面竣工。場鎮飲水已全面解決,小Ⅱ型水庫2座,山坪塘159口,微水池星羅棋布,村村通電話,光纖通達率為60%,客貨運車輛達100餘台,農村大小農業機械近萬台。

社會事業

全鎮內設有初中1所,中心小學1所,村校12所,在校學生達6000餘人。中心衛生院開設科室20多個,設置病床60餘張,新型合作醫療開展有聲有色;群眾文化豐富多彩,人口與計劃生育工作步入軌道,群眾思想觀念不斷更新,精神面貌生機勃發。

所獲榮譽

2020年12月28日,被授予「第五屆四川省文明村鎮」稱號。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