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定窯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平定窯 |
中文名稱;平定窯 產品特徵;胎色灰白 發現;1977年 記載;《大明一統志》 |
平定窯,又稱西窯,是山西古代的窯場,在今山西省陽泉市平定縣柏井村。
平定地處山西和河北的交接,被譽為 山西的東大門,故平定窯的陶瓷技藝可受多方文化的滋潤和影響。
在中國陶瓷史上,平定窯以其以特殊的材質、複雜的燒制工藝、古樸自然的藝術風格而著稱,因此 具有重要的地位 。[1]
基本信息
古代瓷窯。
在今山西省平定縣柏井村,故名。最早見於《大明一統志》,《廣輿記》及清代文獻也多因之,舊有西窯之稱。
但具體情況都語焉不詳。
1977年發現具體窯址。判明其始燒於唐,歷經五代到宋,終於金,以燒白瓷為主,還燒黑釉器物,有印花、剔花盤以及北方習見的五角、六角紋盤碗等器。窯址與河北臨城邢窯、曲陽定窯相距較近,瓷器造型裝飾與兩窯有共同處。
其產品特徵與鑑定要領是:
(1)胎色灰白,白瓷釉色潔白,黑瓷漆黑。
(圖為:宋 平定窯蓋罐)
(2)白瓷產品受邢窯和定窯影響,造型裝飾與兩窯有共同處。唐五代器形主要有玉璧底碗、唇口碗、花口盤等。宋代的印花蓮瓣紋碗,蓮瓣的輪廓劃以雙複線,具有定窯作風。
(3)黑瓷器物有印花碗、剔劃花盤以及北方習見的露胎五角、六角紋盤碗等器。
(4)碗、盤底足一般平切,足內無釉 。
相關視頻
參考資料
- ↑ 幾件出土的金代平定窯瓷器 , 快資訊 2020年10月1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