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安神宮大鳥居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平安神宮大鳥居是日本建築物,其型為大牌坊,24米的高度和18米的寬度,位於金谷路300米左右南部Otenmon門的平安神宮在左京區,京都市,京都府。由於很難用石頭和木材建造一個適合平安神宮的大型鳥居門,神社建成後的30多年裡沒有鳥居門。
歷史
1928年(1928年)昭和天皇於大鳥居開始了建設計劃。任命了京都帝國大學教授武田剛一( Goichi Takeda)為建築顧問,京都府工程師的吉野信佳士(Yoshinoshin Sakatani)為設計和建築主管。奠基儀式於6月1日開始,於10月6日結束。完工奉獻節於1929年4月10日舉行(昭和4日)。1960年(昭和35年),在大鳥居進行了屋頂維修和粉刷工作。它於2002年8月21日註冊為國家註冊的有形文化財產。
建造鳥居室是一個問題,但是在平安神宮建造鳥居室的故事始於1928年昭和天皇(昭和3年)舉行隆重的慶祝活動之前,並且由於建築技術的進步,這是決定建立與鋼架鋼筋混凝土鳥居。[1]決定了大鳥居的建設,開始了募捐募捐等準備工作,並成立了平安神社臨時工。平安神宮與其他神社建築不同,它以平安時代Ouchi背後的建築物為藍本。由於很難決定牌坊的風格。因此,該部門對全國100多個神社的鳥居進行了調查,並進行了反覆研究。因此,我們採取了明神式牌坊,給出了一個雄偉而整潔的印象。[2]
有必要反覆考慮建築工地並建造一個適合神宮結構的大型鳥居,從與平安神宮的建築之間的平衡來看,人們認為二條通北太接近神宮了,沿著琵琶水清水湖流淌的風景秀麗的Keiryu橋是合適的,當時它在京都電車站附近,下車後對於那些使用電車在平安神宮崇拜的人來說是合適的。建設在當前位置決定的,因為它可以預期能盡快看到牌坊的效果。[3]
主要尺寸
鳥居的風格尺度是妙神類型。鋼筋混凝土結構部分為鋼框架鋼網砂漿塗料。主要尺寸如下: 支柱之間:鳥居支柱距18.180m 立柱直徑:立柱底3.636m,柱頭3.182m asa木長度:asa木34.057m 從鳥居柱緣石的上表面到upper木的上表面的總高度:24.422m 屋頂面積:asa木屋頂面積72.0平方公尺
維修工作
作為紀念小寒皇帝誕辰1200週年的項目而實施。部分修復主要用於重新噴塗外部油漆。收到了用於保護和維護重要文化財產(如國寶)的補貼。項目總費用8,568萬日幣。營業期16個月。建設工期約為5個月。施工於2004年5月24日開始。Obayashi Gumi Co.,Ltd.的合同工作 2004年10月14日,完成所有過程。通過提交績效報告和維修工作報告,所有項目均於2005年3月31日完成。
鄰近設施
平安神宮周圍的區域被稱為岡崎公園,這是一個文化區。京都府立圖書館,京都國立現代美術館和京都會館在大鳥居的西邊,京都市立美術館和京都市動物園在東邊。
相關書籍
- 平安神宮在1997年出版的《平安神宮100年曆史文本版》
- 《註冊有形文化財產(建築物)平安神宮大鳥居保存和維修工作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