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平凡勞動者的頌歌(龔保彥)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平凡勞動者的頌歌
圖片來自免費素材網

《平凡勞動者的頌歌》中國當代作家龔保彥的散文。

作品欣賞

平凡勞動者的頌歌

民辦教師,是中國教育界存在的一大特色,也是中國農村國民教育的基石。這個龐大的群體從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至今,幾十年來為中國基礎教育事業、人才培養立下汗馬功勞。但他們都身處偏遠落後的鄉村,承受着工作條件差、工資待遇低、工作量大等一系列困難。湖北作家劉醒龍去年獲得第八屆茅盾文學獎的長篇小說《天行者》,就是一部形象深刻反映這一群體的優秀作品。

該作以平實的語言、樸素的感情、白描的手法,描寫了上世紀七八十年代,地處湖北某大山深處一個名叫界嶺小學的三位民辦教師——余校長、孫四海、鄧有米工作、教學、生活的酸甜苦辣,演繹出一曲平凡者的頌歌,讓廣大讀者近距離了解了這一個個身處基層,淡泊名利,為了國家民族未來默默奉獻的人的崇高精神境界。

余校長,這位界嶺小學領頭人,妻子明愛芬患有重病,常年癱瘓在床,生活不能自理,儘管如此,他還要一邊管理學校事務,一邊給學生代課,一邊照顧因家遠每天不能回家住校孩子們飲食起居,上邊偶有民辦教師轉為公辦教師指標,論年齡、職務、資歷,都非他莫屬,可他從來不爭不搶,反而把機會讓給別人。孫四海,這位小時因家貧流浪到界嶺來的年輕人,被已逝老村長收養大後,就以界嶺為家,紮根山區,與余校長相互配合,同甘共苦,經常為教務、教學熬更守夜,把自己大好年華奉獻給學校。學校因經濟困難沒錢維修校舍,他就在山上開出幾畝荒地,一有空閒就去地里揮汗耕耘,辛辛苦苦種植藥材茯苓,指望它們收穫後換來錢給學校解決一點困難。也因為貧窮,他到了結婚成家年齡娶不下媳婦,就暗地裡與同村一位丈夫癱瘓在床的有夫之婦王小蘭好上,與她保持着一種不倫戀,並生下女兒李子,最終這種關係被王小蘭丈夫得知,王小蘭丈夫不堪羞辱自殺的同時,也將王小蘭毒死。自此孤獨無依的孫四海整天連個說說心裡話的人都沒有。鄧有米,和余校長一樣,是土生土長界嶺人,雖已娶妻生子,家庭和睦,但也把全副身心撲在教學上。他在界嶺小學二十多年時間裡,從沒畏懼過什麼困難,也沒在任何挫折面前打過退堂鼓,始終以昂揚的朝氣和進取的銳氣代好每一堂課,教好每一個學生。

干民辦教師這一行,亦農亦教,要名沒名,要利沒利,甚至連每月僅有的三二十元工錢,村委會也不能按時足額發放,往往一拖再拖,一年半載後才能領到。那份清貧,那份困窘,那份無奈,是一般人難以承受的。而余校長、孫四海、鄧有米他們為什麼還要默默執意堅守?為什麼還要日復一日,月復一月,年復一年在那荒涼僻遠的地方揮灑熱汗,消耗大好人生年華?說穿了,這份堅守來自他們一種對貧困山區教育事業的責任,也來自他們一種發自內心的對貧困山區教育事業的熱愛,更來自他們一種對貧困山區人才培養的渴念。所以說,在當代中國,若論哪些人真正稱得上民間英雄,我認為千千萬萬長年累月紮根奮鬥在農村基層的民辦教師當之無愧。因為是他們用辛勤的汗水托起鄉村教育的大廈,是他們用微不足道的身軀頂起共和國教育事業的彩虹,是他們用粗糙有力的雙手點燃無數鄉村孩子的夢想……

小說中還有其他很多人物,諸如張英才、藍飛、藍曉梅、李芳、萬站長、余實、葉碧秋、王小蘭、夏雪、駱雨等。他們有的也當過民辦教師,有的是農民,有的是家庭主婦,有的是領導,有的是學生,有的是支教生。作者雖然對他們着墨不多,但也都刻畫得個性鮮明,生動活潑。他們的精神氣質,他們的喜怒哀樂,無不沾帶着界嶺那個特殊地域泥土氣息,活脫脫展現在讀者眼前,令人不能不佩服作者那神來之筆刻畫人物的功力。

作品從頭至尾貫穿着孫四海為升國旗和抒發個人感情吹奏竹笛的聲音。這笛聲不僅具有象徵意義,還為作品增加樂感,使作品富有韻味及民族化、鄉土化氣息,亦仿佛在告訴我們:中國的鄉村教育,就像這綿延不絕的笛聲一樣,不論其清新還是明快,不論其持重還是苦澀,亦不論其昂揚還是向上,都始終不渝地在鄉村這片貧瘠廣博的土地上播撒着文明的種子,塑造着一個個幼小的心靈,培育着民族的希望,功莫大焉!

七十年代末,我在故鄉漢中南鄭鄉下讀小學時,代課老師也全是民辦教師。當時由於年幼,對他們了解不多,印象也不深,只恍惚記得他們那時每日都匆匆奔走在學校和家庭間,既要為學生教課,又要幹家里農活,僅此而已。而當讀罷劉醒龍的《天行者》,覺得其突然仿佛為自己打開一扇重新認識民辦教師的窗口,使自己能夠從不同角度不同渠道,全方位多視點對民辦教師工作、生活、家庭、內心世界、以及情感世界,進行全面深入的省察。他們那不計寒暑、不分春夏秋冬為鄉村教育事業所付出的辛勞,所奉獻的愛心,所做出的巨大犧牲……讓人油然而生一腔敬意。

本書共分三部分:第一部分為「鳳凰琴」,第二部分為「雪笛」,第三部分為「天行者」。其中第一部分「鳳凰琴」是作者上世紀九十年代初創作的一部中篇小說,在團中央主辦的《青年文學》雜誌發表後,在讀者中產生較大反響,《小說選刊》、《新華文摘》、《中篇小說選刊》等權威選刊都轉載過,還被影視工作者拍成同名電影在全國放映,影響深遠。而後兩部分「雪笛」和「天行者」,是作者為把此部中篇拉長成一個長篇的擴寫,也就是說是補充上去的。可喜的是,作者這種擴寫不但沒有「狗尾續貂」之嫌,反而非常成功,不僅增加了作品人物,充實了作品內涵,擴大了作品場景,深化了作品主題,還使整部作品更飽滿更深邃更厚重,更有藝術感染力,成為中國當代文壇一部反映農村基礎教育真實狀況的長篇力作。 [1]

作者簡介

龔保彥,男,作家,陝西省漢中市南鄭區人。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