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席王街道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席王街道,隸屬於陝西省西安市灞橋區,地處灞橋區中部、東接藍田縣華胥鎮,南依白鹿原接紡織城街道,西臨滻河十里舖街道相鄰,北靠灞河與灞橋街道相連,總面積50.5平方千米。截至2020年6月,席王街道下轄21個社區、17個行政村。2011年,席王街道總人口73122人,農業總產值達到14.4億元,工業總產值達到67億元,社會商品銷售總額達8.4億元,財政總收入8536萬元。[1]

中文名: 席王街道

行政區類別: 街道

所屬地區: 陝西省西安市灞橋區

地理位置: 灞橋區中部

面 積: 50.5 km²

下轄地區: 21個社區、17個行政村

政府駐地: 席王路999號

電話區號: 029

郵政區碼: 710038

車牌代碼: 陝A

人 口: 73122人(2011年)

歷史沿革

地名由來

相傳唐代王姓族人在此編席為生,故名席王。

建置沿革

1949年,為席王鄉,屬長安縣。

1955年,劃歸灞橋區,為十鄉、十一鄉。

1956年,為紅旗公社席王管理區。

1960年4月,併入紡織城公社。

1961年4月,成立席王公社。

1966年,改名曙光公社。

1971年,復名席王公社。

1984年,改設鄉。

1994年6月,改設街道。

2002年1月,撤銷毛西鄉併入席王街道。

行政區劃

區劃沿革

2002年,席王街道轄唐都社區、車站社區、電廠社區、汽配社區、空軍工程學院、西安市機瓦廠6個社區,唐家寨、蘇家營、水溝、堡子、永豐、梁家街、安家、香王、新寺、曹堡、上莊、下莊、董家、南程、席王、卞家、閆家灘、草灘、柴馬、柳巷、官廳、汪新、南牛寺、郭渠、北牛寺、安邸、陳家坡、東蔣、東李、東張坡、高家溝、何家街、寇家、劉村、龍灣、馬渡王、馬家灣、馬什字、毛東、毛西、毛窯院、莫靈廟、任家坡、三楊坡、石家道、塘坪、王家坡、魏家巷、西蔣、西李、西張坡、肖家寨、楊圪塔、趙巷54個行政村。截至2011年末,席王街道轄汽配、唐都、車站、電廠、新市、香王6個社區,馬家灣、石家道、何家街、魏巷、趙巷、劉村、莫靈廟、永豐、堡子、官廳、梁家街、閆家灘、草灘、唐家寨、水溝、蘇家營、高溝、肖寨、南牛寺、北牛寺、安邸、郭渠、汪新寨、柳巷、卞家、下莊、董家、席王、南程、柴馬、上莊、曹堡、安村、西李、寇村、東李、東蔣、西蔣、馬渡王、馬什字、塘坪、東張、陳坡、王坡、楊圪塔、毛窯院、三楊坡、任坡、龍灣、西張、毛兩、毛東52個行政村;下設74個居民小組、131個村民小組。

區劃現狀

截至2020年6月,席王街道下轄21個社區、17個行政村 。辦事處駐席王路999號。

地理環境

席王街道地處西安市灞橋區中部、東接藍田縣華胥鎮,南依白鹿原接紡織城街道,西臨滻河與十里舖街道相鄰,北靠灞河與灞橋街道相連。轄區東西最大距離18.5千米,南北最大距離5千米,總面積50.5平方千米。其中陸地35.7平方千米,占70.7%;水域14.8平方千米,占29.3%。距區人民政府2.5千米。

自然資源

席王街道自然資源豐富。從東蔣村至安邸村20多千米的河床,有豐富砂石資源。境內已探明產、霸河地熱層58平方千米。據化驗,該地熱礦泉水中,含有豐富的鈣、鍶、碘、鉀、鋅等多種元素;境內有鑄造用的型砂,淨化用的粘土礦(白頭),鑽井用的紅泥岩(板板土),礦長20000米,厚2米,儲量200000立方。

人口

截至2011年末,席王街道轄區總人口73122人,其中城鎮常住人口27362人,城鎮化率37.4%,另有流動人口3931人。總人口中,男性36654人,占50.1%;女性36468人,占49.9%;14歲以下7458人,占10.2%;15—64歲54841人,占75%;65歲以上10823人,占14.8%。總人口以漢族為主,達72993人,占99.83%;有回、滿等少數民族,共129人,占0.17%。2011年,席王街道人口出生率7.73‰,人口死亡率2.8‰,人口自然增長率4.93‰。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千米1447人。

經濟

綜述

席王街道轄區有中央、省、市駐地單位近20家,其它企業單位83家,沿街小商業門點183家。2011年,席王街道財政總收入8536萬元。

第一產業

2011年,席王街道耕地面積9948畝,人均0.1畝。農業總產值達到14.4億元,比上年增長5%,農業增加值占地區生產總值的3%。農民人均純收入9709元。

種植業

席王街道糧食作物以小麥、玉米為主。2011年,席王街道糧食生產5517噸。主要經濟作物有蔬菜、油料作物、棉花。2011年,席王街道油料作物種植面積1840畝,產量230噸;棉花種植面積977畝,產量54噸;蔬菜12304畝,總產量6.6萬噸,主要品種有西紅柿、黃瓜、白菜、白蘿蔔、冬瓜、菜花、芹菜、大青菜、韭菜、菠菜、大蒜。

林業

水果主要品種有葡萄、獼猴桃、櫻桃等,其中葡萄3413畝,產量3085噸。

生產條件

2011年,席王街道有農業機械148台(輛)。

第二產業

2011年,席王街道工業總產值達到67億元,比上年增長23%,工業增加值占地區生產總值的40%。2011年,席王街道鄉鎮企業共606家(500萬元以上為11個),職工5000人。實現工業增加值15.1億元,比上年增長11.2%。

第三產業

截至2011年末,席王街道商業網點近300個,職工1萬餘人。已成為省級物流、服裝加工城等專業交易市場和商品集散地。2011年,席王街道社會商品銷售總額達8.4億元,比上年增長22%;城鄉集市貿易成交額3.6億元,比上年增長12%。

交通運輸

席王街道境內隴海鐵路和西康鐵路穿境而過。西臨高速公路、西蘭高速公路、312國道,西安東三環、繞城高速公路、水塘路橫亘南北,貫通東西。共有市級一類道路4條(紡北路、滻河東路、華清路、紡渭路),二類道路3條(電廠東路、電廠西路、新醫路),三類道路8條(席王路、紡唐路、新市路、園丁小區路、霸陵路、上煤專線、滋水路、電廠老西路)。

社會事業

教育事業

截至2011年末,席王街道幼兒園16所,在園幼兒340人,教師30人;小學8所,在校生2600人,專任教師398人,小學適齡兒童入學率100%;中學2所,在校生4012人,專任教師409人;初中適齡人口入學率、小升初升學率、九年義務教育覆蓋率均達100%。農民文化技術學校1所,村辦農民文化技術學校29所。轄區內高等院校1所,即武警指揮學院。2011年,席王街道教育經費達1598萬元,國家財政性教育經費1486萬元,財政預算內教育經費1486萬元,預算內教育事業費195萬元,分別比上年增長4.6%、1.3%、1.3%、3.6%。預算內教育經費(包括城市教育費附加)占財政總支出的比例為93%,比上年提高了1.3個百分點。

文化事業

截至2011年末,席王街道文化站1個,建築面積30多平方米;公共圖書室9個,建築面積1000多平方米,藏書10000餘冊。

衛生事業

截至2011年末,席王街道各級各類醫療衛生機構56個,其中三級甲等醫院1個(唐都醫院),區屬醫院2個,村醫療衛生室47個,病床59張,其中公立衛生機構床位43張,每千人擁有醫療床位1.4張,固定資產總值0.2億元。專業衛生人員352人,其中執業醫師86人,執業助理醫師35人,註冊護士231人,平均每千人擁有衛生技術人員4.8人、執業(助理)醫師1.65人、註冊護士3.1人,2011年,席王街道醫療機構(門診部以上)完成診療3.3萬人次,住院手術59台次,出院病人4.4萬人次。2011年,席王街道法定報告傳染病發病率為1.79/10萬,農村安全飲用水普及率90%,農村衛生廁所普及率86%,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人數73122人,參合率100%;孕產婦死亡率0.34/10萬,5歲以下兒童死亡率、嬰兒死亡率、新生兒死亡率分別為1.12‰、1.68‰、1.3‰。

社會保障

2011年,席王街道城鎮最低生活保障戶數1064戶,人數2210人,支出576萬元,比上年增長2.4%,月人均217元,比上年增長2.4%;城市醫療救助53人,支出6.2萬元。2011年,席王街道農村最低生活保障戶數558戶,人數1740人,支出205萬元,比上年增長3.6%,月人均98.2元,比上年增長2%;農村五保集中供養6人,支出2.3萬元;農村五保分散供養36人,支出11萬元;農村醫療救助1239人,共計12.6萬元;農村臨時救濟600人次,支出20萬元,比上年增長3.1%。國家撫恤、補助各類優撫對象113人,包括「三屬」人員18人,老復員軍人42人,軍隊離退休人員53人,撫恤事業費支出29.6萬元。新增就業人員2736人,有563名下崗失業人員實現了再就業,就業困難人員再就業943人,年末城鎮頂級失業人數435人,城鎮登記失業率為0.6%。

歷史文化

綜述

席王街道文化積澱深厚,有著名關中八景——灞柳風雪和隋唐灞橋遺址、漢文帝霸陵等,作家陳忠實的《白鹿原》就是從此聞名全國。灞橋橋頭的柳巷早在唐代即以栽植柳樹聞名,長安人送客至此常折柳贈別。

霸陵

霸陵是漢孝文帝劉恆和竇太后(西漢孝文竇皇后)合葬陵寢,有時寫作灞陵。灞,即灞河。因霸陵靠近灞河,因此得名。位於西安東郊白鹿原東北角,即今霸橋區席王街辦毛窯院村,當地人稱為「鳳凰嘴」。霸陵因「因山為陵,不復起墳」,即依山鑿挖墓室,無封土可尋。並且史料文獻對霸陵的記載也很少,所以,只能根據僅有的記載來推測霸陵的具體位置和內部結構。霸陵陵園史稱「盛德園」,內建寢殿、便殿等。據記載,霸陵在白鹿原原頭的斷崖上鑿洞為玄宮,內部以石砌築,並有排水系統,墓門、墓道、墓室以石片壘砌,工程十分浩大。但估計,後來排水系統被沙石堵塞,以致墓門後來被水沖開,墓室結構遭到破壞。霸陵最遲在西晉即遭盜掘,並在當時發現了大量的陪葬品。2001年6月25日,西漢帝陵(霸陵)被國務院列為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視頻

席王街道中心學校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