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十里舖街道隸屬於陝西省寶雞市金台區,地處金台區中部,東與臥龍寺街道相接,南臨渭河與渭濱區石鼓鎮相望,西與東風路街道接壤,北與陳倉鎮毗鄰。轄區東西最大距離5千米,南北最大距離1.2千米,總面積為5平方千米。十里舖街道境內有明探花劉俊墓址(韓家崖後)、太白廟和秦祀雞台遺址。有被林語堂稱為「中國抗戰期間最偉大的奇蹟之一」的寶雞申新紗廠舊址。截至2020年6月,下轄8個社區。2011年,十里舖街道總人口55191人,社會商品銷售總額為5616萬元。[1]

中文名: 十里舖街道

行政區類別: 街道

所屬地區: 陝西省寶雞市金台區

地理位置: 金台區中部

面 積: 5 km²

下轄地區: 8個社區

政府駐地: 宏文路11號

電話區號: 0917

郵政區碼: 721004

車牌代碼: 陝C

人 口: 55191人(2011年)

目錄

歷史沿革

原名祀雞台,後因明代設急遞鋪距寶雞古城10里更名十里舖。

中華人民共和同成立前屬陳寶鄉。

1949年7月,歸鬥雞區管轄。

1956年5月,設鬥雞區糧食街街道。

1960年,與老菜市街道合併改名為鬥雞公社新秦分社。

1968年10月,改設鬥雞區十里舖居民服務點。

1971年3月,改設十里舖公社。

1980年11月,更名為十里舖街道。

2000年末,轄11個社區、27個家屬委員會。

行政區劃

1996年,轄苗圃東、苗圃西、豐業村、大新路、糧食街、市場街、票房後、南新村、東嶺村、李家崖、民康11個社區和22個家委會。2002年,轄宏文路西、李家崖、供電局、斗中路、陝棉十二廠、鬥雞、宏文路東、東嶺、大慶路西、電機段、大慶路東11個社區。截至2011年末,十里舖街道轄宏文路東、大慶路、鬥雞、宏文南路、宏文路西5個社區;下設88個居民小組。截至2020年6月,下轄8個社區。辦事處駐宏文路11號。

地理環境

十里舖街道地處金台區中部,東與臥龍寺街道相接,南臨渭河與渭濱區石鼓鎮相望,西與東風路街道接壤,北與陳倉鎮毗鄰。轄區東西最大距離5千米,南北最大距離1.2千米,總面積為5平方千米,距金台區政府5千米。

人口

截至2011年末,十里舖街道轄區總人口55191人,其中城鎮常住人口55191人,城鎮化率100%。另有流動人口578人。總人口中,男性27654人,占50.1%;女性27537人,占49.9%。總人口以漢族為主,達54805人,占99.3%。2011年,十里舖街道人口出生率4.5‰,人口死亡率1.9‰,人口自然增長率2.6‰。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千米11038人。

經濟

綜述

十里舖街道境內駐有工業企業39個。其中陝棉十二廠為寶雞市區建廠最久的大中型工廠。寶雞叉車製造公司生產的CQD前移式電瓶叉車,曾獲國家建委優秀新產品「金龍獎」。寶雞機床廠生產的400毫米馬鞍車床和(3)規格車床,遠銷美國、聯邦德國等21個國家和地區,1989年上半年創匯500多萬美元,人均創匯5000多美元,居全國同行業之首。十里舖街道有鬥雞紙箱廠、鬥雞綜合廠、鬥雞工藝制盒廠、鬥雞建材廠、鬥雞縫紉廠、鬥雞冰棍廠、十里舖社會福利織布廠(與十二廠合辦)和十里舖綜合商店等13個,從業人員400餘人。1987年工業總產值110萬元,商業總收入76萬元,勞務收入20萬元。轄區內有中心貿易市場1處,攤點群5處,個體工商戶586戶,從業人員810多人。

第三產業

截至2011年末,十里舖街道有商業網點468個,職工1404人;2011年,十里舖街道社會商品銷售總額為5616萬元。

交通運輸

十里舖街道境內有宏文路、寶十路、東風路、大慶路主幹街道4條及小街小巷42條。其中宏文路、寶十路為東西向南北並列兩條中心大街。主幹街道為瀝青路面,其餘均為水泥路面。

社會事業

教育事業

截至2011年末,十里舖街道有小學4所,在校生3212人,專任教師187人;初中1所,在校生1501人,專任教師121人;高中1所,在校生2282人,專任教師121人。小學適齡兒童入學率100%,小升初升學率99%,九年義務教育覆蓋率達99%。

文化事業

截至2011年末,十里舖街道有圖書館1個,建築面積1100平方米,藏書8萬餘冊;檔案館1個,面積600平方米;電影院1座,座位1195個,年放映2500場次,觀眾達80萬人次;社區文化室8個。2011年,十里舖街道有線數字電視用戶20665戶,電視覆蓋率100%。

衛生事業

截至2011年末,十里舖街道有各級各類醫療衛生機構9個,其中醫院2個,療養院1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1個,社區衛生服務站5個;病床860張;其中公立衛生機構床位820張,每千人擁有醫療床位15.6張,專業衛生人員514人,平均每千人擁有衛生技術人員9.3人。

社會保障

截至2011年末,十里舖街道體育場地7個,各級社會體育指導人員16人。100%的城市社區安裝了健身器材,經常參加體育活動的人員占常住人口的80%。2011年,十里舖街道城鎮最低生活保障戶數1038戶、2140人,月發放低保金49.88萬元。為57名貧困群體申報大病醫療救助,發放醫療救助金32.75萬元。發放社會醫療救助160人,支出資金3.2萬元。臨時救助13戶,支出1.9萬元,為10名生活貧困的參戰人員發放救濟金共計6000元。為91戶義務兵家庭發放義務兵優待金38250元。國家撫恤、補助各類優撫對象80人。共安置就業人員2284人,就業登記失業人員921人,實現就業843人。參加城基本養老保險人員1506人,參保繳費924人,繳費99.04萬元。

歷史文化

寶雞申新紗廠舊址

寶雞申新紗廠舊址(長樂塬)原系武漢申新四廠,民國三十六年(1937年)7月抗日戰爭全面爆發,民國三十七年(1938年)申新廠由武漢遷至寶雞(鬥雞長樂塬),是國內為數不多的保留較完整的抗戰工業遺產。寶雞申新紗廠舊址先後被命名為國家首批工業遺產、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全省首批文化遺址公園、第七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2019年10月7日,寶雞申新紗廠舊址被國務院列為第八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視頻

靚美鄉村·十里舖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