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希拉里克林頓

希拉里克林頓,全名:希拉里·黛安·羅德姆·克林頓英文:Hillary Diane Rodham Clinton,1947年10月26日),美國前國務卿。美國律師、政治家。

希拉里·黛安·羅德姆·克林頓
出生 1947年10月26日(丁亥年)
國籍 美利堅合眾國
別名 希拉莉
希拉蕊
喜萊莉(港台譯)
職業 律師、政治家
知名於 美國第三位女國務卿
美國大選首位主要政黨提名的女性
知名作品 《親歷歷史:希拉里回憶錄》
《艱難抉擇》

希拉里1947年10月26日生於伊利諾伊州最大城市芝加哥的一個富商家庭,充滿愛的童年生活奠定了她對家庭、工作要忠誠的信念和服務大眾的信念。希拉里從小對各種各樣領導職位表現出極大興趣,是學校和社團中的活躍分子。她學業成績也很好,在高中的最後一年進入美國優秀學生獎學金競賽決賽。

目錄

經歷

1965年,她進入馬薩諸塞州韋爾斯利學院,主修政治學,是第一個在韋爾斯學院畢業典禮上發表演講的學生,而她富有爭議的演講也引起了全國的注意。1969年,她進入耶魯大學法學院,1973年獲法學博士學位,求學期間,她結識了後來成為美國總統的比爾·克林頓。同年,希拉里從耶魯法學院畢業開始了律師生涯。隨後,她搬遷到阿肯色州並加入國會水門事件彈劾調查小組。

1995年4月,希拉里·克林頓艾德蒙·希拉里爵士見面,後者是攀登珠穆朗瑪峰的第一人。其間希拉里·克林頓提到她的名字正是由艾德蒙·希拉里爵士而得來,因為她的母親希望她也能夠像希拉里爵士一樣,在人生中勇攀高峰。然而,艾德蒙·希拉里爵士成功攀登珠峰發生在1953年,即希拉里·克林頓出生五年多之後。在她出生之時,艾德蒙·希拉里還是個無人知曉的新西蘭平民。希拉里的對手因此而抨擊她的貪慕虛榮和不誠實。直到2006年美國中期選舉,她對此事仍難以自圓其說。回憶錄《親歷歷史》

希拉里1975年10月與克林頓結婚後,進入美國著名的羅斯律師事務所工作,並曾兩次當選全美百名傑出律師。隨着克林頓1993年入住白宮,希拉里成為美國歷史上學歷最高的第一夫人。在8年白宮生涯中,希拉里積極參與政事,負責國家醫療保健改革,還推動國會通過國家兒童健康保險項目等。

2000年2月,尚未離開白宮的希拉里宣布競選紐約州參議員,成為美國曆史上第一位謀求公職的第一夫人。同年11月7日,她當選為國會參議員。2006年,她獲得連任。在2008年美國總統民主黨黨內預選期間,希拉里作為強有力的競爭對手曾一度領先奧巴馬,但最終以失利告終。

民主黨成員,美國第42屆總統比爾�克林頓妻子,美國前第一夫人(1993年-2001年)。曾被譽為「美國最具權勢的女人」。

視頻

希拉里克林頓接受總統提名演講

人物生平

學生時期的希拉里·克林頓在韋爾斯利大學瓦本湖畔

希拉里開始是共和黨的支持者。在60年代到70年代,先後在多次總統選舉中為共和黨出力,成績喜憂參半。

但她藉此機會發展人脈,結識了很多名人政要,為實現自己日後的遠大目標奠定了基礎。

1975年,希拉里比爾·克林頓結婚[1],由於丈夫和自己的政治需要,很快轉而投靠美國民主黨。結婚初時,希拉里拒絕改從丈夫姓氏,仍堅持自稱「希拉里·羅德姆」。在當時普遍保守的阿肯色州,此舉明顯過於激進,被認為是缺乏傳統家庭觀念的表現,也對比爾·克林頓的政治前途產生了負面影響。權衡利弊之後,希拉里最終讓步,從此真正成為了「希拉里·克林頓」。


在1979年至1981年和1983年至1992年擔任阿肯色州第一夫人期間,希拉里活躍於關注兒童福利的組織中,並擔任了沃爾瑪及其它一些公司的董事。

1979年,她成為羅斯律師事務所歷史上第一位女性合伙人。希拉里在1988年和1991年被評為「全美100位最具影響力律師」。

1998年萊溫斯基事件揭露後,希拉里比爾·克林頓的婚姻狀態一度成為全美關注的焦點。不少支持者敦促希拉里同克林頓離婚,但她最後選擇妥協。她的決定保護了她自己和比爾·克林頓的政治前途,但也在很大程度上背離了她一向提倡的女權主義理想。

在萊溫斯基事件之後,有報道指希拉里在擔任紐約州參議員時因為丈夫比爾·克林頓繼續有胡混緋聞而打算離婚,甚至連離婚文件都已準備好,但是因為政治原因而最後不了了之。

摺疊美國第一夫人

年輕時希拉里與丈夫克林頓如何秀恩愛

1993年1月20日—2001年1月20日

作為美國第一夫人,希拉里在政策事務中占據着突出的地位,輿論普遍認為她是美國歷史上最有實權的第一夫人。1994年,她力主推行的克林頓保健計劃未能獲得國會通過,但1997年,她還是協助通過了美國國家兒童健康保險計劃和領養與安全家庭法案。

1996年,美國歷史上最重要的公眾人物之一,時任美國第一夫人的希拉里·羅德姆·克林頓,闡明了要動員大家的力量來使社會成為一個地球村,以此來幫助所有的孩子健康、快樂、活潑地成長。

摺疊最有權勢夫婦

福布斯發布2012全球最有權勢15對眷侶,美國前總統比爾·克林頓和現任美國國務卿希拉里·羅德姆·克林頓當選為今年全球最有權勢的一對夫妻,希拉里本人還是全球第二有權勢的女性。

摺疊紐約州國會參議員

任期:2001年1月3日 – 2009年1月21日

前任:丹尼爾·帕特里克·莫伊尼漢

繼任:科爾斯頓·吉里布蘭德

希拉里是一位富有爭議的政治人物,普遍認為其具有濃厚的自由主義色彩。2000年,希拉里搬遷到紐約並當選美國參議院議員,成為第一位獲得公職的第一夫人和紐約州第一位女性參議員。她的競選策略和丈夫比爾·克林頓相似,即以滿足選民的實際物質利益為主要手段,同時更加偏重於健康、兒童、社區等婦女關心的話題。就任參議員以來,希拉里一面維持自由派選民的支持,一面在爭奪中間派的選票上面頗下苦心,包括投票支持伊拉克戰爭。但是,民眾對她的看法改變不大,絕大多數人仍認為希拉里屬於自由派,保守派更對她深惡痛絕。隨着伊拉克戰爭局面的持續惡化,希拉里又轉變態度,開始反對布什政府的內政外交,這也為她後來的總統競選留下了把柄。

在2006年11月7日進行的美國中期選舉中,希拉里以絕對優勢連任紐約州參議員,得票中以女性選民居多。

摺疊第67任美國國務卿

就任日期:2009年1月21日

溫家寶會見美國國務卿克林頓

總統:巴拉克·侯賽因·奧巴馬二世

前任:康多莉札·賴斯

2008年12月1日,紐約州聯邦參議員、美國前第一夫人希拉里克林頓奧巴馬正式提名為下屆國務卿。

2009年1月21日,希拉里·克林頓美國首都華盛頓宣誓就任美國國務卿。美國參議院當天以94票對2票的絕對優勢,批准奧巴馬總統關於希拉里擔任國務卿的提名。

希拉里在就職之後的首次出訪選擇了亞洲,而第一個出訪的國家是日本中國是最後一站。

在參議院的全院投票中,奧巴馬關於希拉里出任國務卿的提名以九十四票贊成二票反對順利獲得確認。投反對票的兩位議員分別是路易斯安那州共和黨議員大衛·威特和南卡州的共和黨參議員吉姆·德敏特。在全院投票之前,民主黨領袖呼籲參議員通過奧巴馬新政府的這一重要任命,以便新政府可以儘快從事重要的外交布局。參議院民主黨領袖說,美國新政府現在急需在伊拉克和阿富汗兩個戰場、中東暴力衝突和伊朗核計劃等敏感問題上開展工作。

2月2日,美國國務院,希拉里在丈夫克林頓和女兒切爾西的陪同下宣誓就任國務卿。

人物評價

《生活》希拉里是她那個時代及其價值觀的象徵。 [1]

《福布斯》希拉里不僅是美國最重要的女性,也是美國政治史上最重要的女性。[2]

《基督教科學箴言報》希拉里重新建立和激活了美國在小布什時期已經疏遠了的與合作夥伴的關係。 [3]

《紐約時報》:強勢,但並不總是機敏。 [4]

第44任美國總統貝拉克·奧巴馬:「當我角逐總統,她是我的有力支持者,後來又成為一名出色的國務卿。希拉里會是一位好總統。」[5]

「沒有任何一個人,不管是我還是比爾,能夠比希拉里更有資格成為美國的總統。」 [6]

時政記者馬克·蘭德勒:「一位堅韌不拔的外交官和一個自詡為團隊合作者,但有時會遭受挫折的人,一個在政治外交上為美國得分,但也得罪了不少外國政要的人。不過對於她對工作的投入,有着再清楚不過的數字作證明:任職國務卿期間,她用401天走訪了112個國家,行程近100萬英里。」

2016年美國總統選舉結束後,美國《名利場》雜誌盛讚希拉里是「從總統候選人到遊蕩在外的民間英雄」;《紐約時報》稱她是「擁有熟悉面孔的全新的民間英雄」,「在那場曠日持久的戰爭中被擊倒後,她以令人意想不到的速度重歸平靜」;《時代》周刊將希拉里列為2016年度第二人物,評語為「普選的贏家,留下複雜的遺產」,同時將希拉里比作「美國的摩西」。 [7]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