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希伯來聖經導論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來自 孔夫子舊書網 的圖片

希伯來聖經導論》又稱「希伯來聖經教科書」,作者:游斌。

編輯推薦

這套「希伯來聖經教科書」系列的特式:一、勾勒這部經典的寫作背景、文本結構。二、精解這部經典文本的重要思想內核,闡述各卷書所包蘊的神學涵義與人文意義。三、介紹這部經典解讀的不同進路,概述國外聖經研究的**成果和評經方法。四、在深入解析文本的基礎上,嘗試跨文化的、漢語式的聖經解讀。五、每部教材各章節後均附有思考題和進階文獻,供學生研習,以及讀者參考。

游斌著的《希伯來聖經導論(希伯來聖經教科書)》是其中一本。本書介紹以色列的歷史(主要是民族簡史)、宗教、風俗制度、古代西亞文化的影響、希伯來聖經的形成、托拉(Torah)、先知書(Nevi』im)、聖卷(Kethuvim)等經卷的結構、特色、神學思想。

聖經

基督教的《聖經》又名《新舊約全書》,由《舊約[1]》《新約》組成。《舊約》一共有三十九卷,以古希伯來文(含亞蘭文)寫成,由猶太教教士依據猶太教的教義編纂而成,囊括了猶太及鄰近民族從公元前12世紀至公元前2世紀的人文歷史資料。《新約[2]》一共27卷。

目錄

序論 《希伯來聖經》書名及其流變

一、「經」的思想內涵

二、《希伯來聖經》成典史

三、經與教:聖經邊界的確定與流動

第一章 聖經地理與歷史

一、聖經地理

二、巴勒斯坦地區的氣候序論 《希伯來聖經》書名及其流變

一、「經」的思想內涵

二、《希伯來聖經》成典史

三、經與教:聖經邊界的確定與流動

第一章 聖經地理與歷史

一、聖經地理

二、巴勒斯坦地區的氣候

三、聖經歷史梗概

第二章 聖經研究方法

一、歷史批判法

二、形式批判法

三、社會科學研究法

四、女性主義批判法

五、正典評斷學

六、比較經學

第三章 五經總論

一、五經的地位與意義

二、五經研究學術史一

三、五經的整體性問題

第四章 《創世記》:結構與思想

一、《創世記》1至11章的文學結構

二、《創世記》12至36章的文學結構

三、約瑟故事

四、先祖故事的歷史性問題

五、先祖宗教的主要特點

第五章 從《出埃及記》到《民數記》:出埃及與西奈傳統

一、《出埃及記》的文本結構

二、《利未記》的文本結構

三、《民數記》的文本結構

四、出埃及的歷史性問題

五、曠野流浪的歷史性問題

六、出埃及敘事中的神學主題

第六章 《申命記》與申典歷史

一、《申命記》的文本結構

二、《申命記》的文學形式

三、《申命記》的作者與編者

四、《申命記》的神學思想

五、《申命記》的宗教史意義

第七章 《約書亞記》與《士師記》:以色列人在迦南的起源

一、申典歷史的概念

二、《約書亞記》的文學結構

三、《士師記》的文學結構

四、對征服迦南的疑古論證

五、以色列在迦南的考古學起源

六、關於早期以色列起源的假說

第八章 《撒母耳記》與《列王紀》:古代以色列的王朝經驗

一、從掃羅到大衛王朝

二、《撒母耳記》的文本結構

三、《列王紀》的文學結構

四、聖經傳統對王朝的價值判斷

五、北國歷史及其神學傳統

六、南國及其神學傳統

第九章 《以斯拉記》與《尼希米記》:從流放到回歸

一、流放時期的兩個群體

二、流放群體的神學作品

三、《以斯拉記》與《尼希米記》的文本結構

四、回歸群體重建的歷史背景

五、以斯拉的宗教改革

第十章 先知與先知書

一、古代西亞文化處境下的以色列先知

二、先知的基本含義

三、古典先知及其淵源

四、先知的社會處境

五、從先知傳言到先知書

六、南部先知傳統

七、北部先知傳統

第十一章 智慧文學

一、「智慧」的概念

二、智慧文學的文體

三、智慧文學的社會處境

四、智慧文學與《希伯來聖經》其他書卷的關係

五、智慧文學的思想主題

第十二章 《詩篇》與「五小卷」

一、《詩篇》的基本內涵

二、《詩篇》的整體結構

三、《詩篇》的基本文體

四、《詩篇》的生活處境

五、經典與節日:「五小卷」簡論

後記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