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公舞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師公舞
|
|
|
流傳於中國南方壯、毛南、仫佬、侗、瑤等少數民族中的祭祀舞蹈。與這些民族的原始宗教儀式有淵源關係,直至近現代,雖已轉變為半娛樂性的文娛活動,但形式上依然保持着原始宗教中巫術的某些基本特徵,其中以壯族的師公舞最具有代表性。
簡介
師公舞是南寧一帶很為流行的一種民間舞蹈,它源於原始巫舞,是一種古老的宗教祭祀舞蹈,原屬道教的梅山教派,也是古代「屍」「儺」舞在南寧的發展。南寧是師公舞流行地區之一。常以平話伴唱,故又稱「平話師公」,師公樂舞有外壇和內壇之分。內壇師公多與道公結合,有文、武兩科,主要用於唱贊神聖、祖廟、土地等祭祀活動,有「魯班架橋舞」、「功曹舞」、「打草舞」,還有落走渡朝、金花、銀花仙女舞等。
外壇師公舞多反映農民勞動生產的過程。有「雷舞」,反映當地祝願與寄託一年風調雨順,農事順利,五穀豐登,六畜興旺的美好生活的願望。還有「使牛舞」,男、女「打草舞」及歌舞、戲劇綜合的「八娘過渡」、「送雞米」等等。道公即道教門徒,他們尊張道陵為天師,南寧道公自稱梅山派,各自為體,自願組合,大抵是一個小範圍(幾個村)結成一班,每班五至七人,其中有一個道公頭或師父,其活動也多限於較小的範圍內,形成一個小型的、不大穩定的宗教團體。有道事時就集中做道,無道事時則各自在家人事生產勞動。道公有道經,多用古壯字和漢字寫成,世代相傳。其經為七言和五言上下句排歌式,腰腳韻,多用方言土語誦唱。
它有南北之分,南派舞蹈性強,除有念唱外,穿插大量單 、雙人和集體舞 ,如羅傘舞 、明燈舞 、篩米舞、法器舞等。結束時由伴奏 、伴唱和舞蹈的師公們一起舞蹈,名為踩罡。北派師公舞以演說諸神故事為主,有較規範完整的套路、程式,表演時戴面具,扮演不同神祇。在打擊樂器的伴奏下,每位神都即興跳一段舞表示降臨,然後演唱該神的故事,唱完再跳一段舞,直至所有神都進行一遍。這些神有的是傳說中的英雄,有的則是自然神,如日、月、星、雲、雨等。
淵源
原是祭神、祭祖、作齋、打蘸以驅邪祈福等活動中,由師公(巫師)戴木製雕刻或紙制彩繪面具表演的宗教性舞蹈,後演變為娛樂性的表演形式。該舞用不同的面具造型,表示自然界的各種神靈、本民族神祇以及道教中的神仙人物,並有與之相應的舞蹈,以表現該神的神威、聖跡。
表現形式
各民族對師公舞有不同的叫法,表演的內容也不盡相同。[1]
參考文獻
- ↑ 民族舞蹈傳承人羅最仁:50多年來沒讓師公舞失傳,廣西新聞網 2011年5月1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