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師 |
名 稱:師 原 意:古代軍隊的一種編制單位 又引申為:引申指模範、楷模 |
師(拼音:shī)是漢語一級通用規範漢字(常用字)。此字始見於商代甲骨文。「師」為古代軍隊的一種編制單位,由此引申指軍隊。「師」在商周時代屬於最大的軍隊編制,人數眾多,故「師」又引申為眾人。後轉指官名,又專指掌教民之事的官職名稱,引申指教師,掌握專門技術或知識的人,還引申指模範、楷模。也作動詞用,表示效法、學習。另外「師」還作尊稱用。
(基本信息主要來源:《新華寫字字典 第2版》、漢典網)[1]
文字源流
「師」字的本義因各家對字形的理解不同而說法不一。分析「師」的古文字,有人把其左邊理解為「弓」,右邊理解為「矢射中人足」,左右合起來理解為「弓發,矢射中人足」(康殷《文字源流淺說》)。從這個角度理解,「師」字給人們的第一感受當是由弓矢之威形成的軍隊之威。商周時代軍隊的最大編制為「師」,一師有2500人。
「師」字的甲骨文(圖1)有的解釋為甲骨文「丘」字的立放,甲骨文的「丘」寫作「圖A」。有的解釋說古代軍隊遠征會紮營,往往依靠着山丘紮營,因此以「丘」的立放來表示軍隊「師」這個概念。
金文的「師」字(圖2)承襲了甲骨文形體,實際在殷商甲骨文中已經有圖4、5一類的金文形體,是在「𠂤」的旁邊增加了一個「帀」字。這個「帀」在古代表示「眾」的意思,即「匝」字,又是周、環繞的意思,軍隊聚在一起有眾多之意。春秋戰國秦漢文字亦作「帀」(圖6、9、12、16、20)小篆的「師」字以金文形體為基礎,字體結構沒有發生太大變化。漢字簡化時將左部「𠂤」簡化為一豎一撇。
軍隊由各級單位組成,布署作戰時以整個編制單位進行動,故師字引申為軍隊編制單位。《周禮·地官·小司徒》:「五人為伍,五伍為兩,四兩為卒,五卒為旅,五旅為師,五師為軍。」軍隊的各級組織必有長官,故師字又用為軍隊中二千五百人編制單位的長官之稱。如《左傳·成公十八年》:「旅不偏師。」杜預註:「師,二千五百人之帥也。」「師」又用為動詞,義為征伐。如《周禮·地官·州長》:「若作民而師田行役之事。」
軍事長官是兵士的領導者、指揮者、教育者,故師字又引申為古代教導貴族女子的女教師。如《詩經·周南·葛覃》:「言告師氏,言告言歸。」毛傳:「言,我也。師,女師也。古者女師教以婦德、婦言、婦容、婦功。」教書育人的先生亦與之類象,故師字又引申為老師。軍事長官、女教師、老師應該是被領導者和被教育者的榜樣,故師字又引申為榜樣、可以效法的人。
詳細釋義
(表格信息來源:《漢語大詞典》
《現代漢語詞典》
《漢語大字典》)
【卷六】【帀部】疎夷切(shī)
二千五百人為師①。從帀從𠂤②。𠂤,四帀,眾意也。
𠦵,古文師。
〖注釋〗①師:徐鍇《說文解字系傳》:「周制也。」②從帀從𠂤(duī):孔廣居《疑疑》:「𠂤,俗作堆,積聚也。聚則眾,散則寡,故自有眾意。幣,俗作匝,周徧也。眾則周,寡則不周,故匝亦有眾意。」
說文解字注
二千五百人為師。《小司徒》曰:「五人為伍,五伍為㒳,五㒳為卒,五卒為旅,五旅為師。」師,眾也。京師者,大眾之稱。眾則必有主之者,《周禮·師氏》注曰:「師教人以道者之稱也。」《黨正》《旅師》《閭胥》注曰:「正、師、胥皆長也。師之言帥也。」
從帀,從𠂤。會意。疏夷切,十五部。
𠂤,四帀,眾意也。𠂤下曰:「小𨸏也。」小𨸏而四圍有之,是眾意也。說會意之恉。
廣韻
䟽夷切,平脂生 ‖ 師聲脂2部(shī)師,師,范也。眾也。亦官名,《大戴禮》曰:「昔者周成王幼在繦褓之中,太公為太師也。」又姓,晉有師曠。又漢複姓,十二氏。《左傳》衛大夫褚師圃、馬師頡。鄭有鄉校,子產雲「是吾師也」,其後以校師為氏,陳悼太子偃師,其後以王父字為氏。《扶風傳》有范師利蔓。《世本》云:「鄭有子師仆。」殷時掌樂有太師摯、少師陽。宋有樂人師延世,掌樂職。後有宋大夫師延宜。《風俗通》云:「有牧師氏。」《春秋釋例》楚有師祁黎,後漢末有南陽師宜宮①,善篆。䟽夷切。六。
【校釋】①師宜宮:當作「師宜官」,漢末書法家,見《三國志·武帝紀》裴松之注。
康熙字典
【寅集中】【巾部】 師;康熙筆畫:10;部外筆畫:7
古文:𠵀、𠦵、𢂖、𩇱
《唐韻》疏夷切。《集韻》《韻會》霜夷切。《正韻》申之切,並音獅。《爾雅·釋詁》:眾也。《釋言》:人也。郭註:謂人眾也。
又天子所居曰京師。《詩·大雅》:惠此京師。《公羊傳·桓九年》:京師者,大眾也。
又《說文》:二千五百人為師。《周禮·地官》:五旅為師。註:二千五百人。《詩·大雅》:周王於邁,六師及之。傳:天子六軍。疏:春秋之時,雖累萬之眾,皆稱師。《詩》之六師,謂六軍之師。《易·師卦》註:多以軍為名,次以師為名,少以旅為名。師者,舉中之言。
又《玉篇》:范也。教人以道者之稱也。《書·泰誓》:作之師。《禮·文王世子》:出則有師。師也者,敎之以事而喻諸德者也。
又《玉篇》:象他人也。《增韻》:法也,效也。《書·臯陶謨》:百僚師師。傳:師師,相師法。
又長也。《書·益稷》:州十有二師。註:師,長也。
又神名。《周禮·春官》:以槱燎祀風師雨師。註:風師,箕也。雨師,畢也。屈原《離騷》:雷師告余以未具。註:雷師,豐隆也。
又國名。《史記·大宛傳》:樓蘭姑師。註:二國名。姑師,即車師也。又縣名。《後漢·郡國志》:河南尹有匽師。註:帝嚳所都。
又官名。《左傳·昭十七年》:黃帝氏以雲紀,故為雲師,而雲名。炎帝氏以火紀,故為火師,而火名。共工氏以水紀,故為水師,而水名。太皥氏以龍紀,故為龍師,而龍名。少皥摯之立也,鳳鳥適至,故紀於鳥,為鳥師,而鳥名。《書·周官》:立太師,太傅,太保,茲惟三公。少師,少傅,少保,曰三孤。
又師得,宮名。《前漢·揚雄傳》:枝鵲露寒,棠黎師得。註:師古曰:師得宮,在櫟陽界。
又獸名。與獅通。《前漢·西域傳》:烏弋山出師子。
又姓。《前漢·師丹傳》:丹,琅琊東武人,哀帝時為大司空。又右師,左師,俱複姓。
書寫提示
左旁窄,右旁寬,頂部左旁高,底部右旁低。第一筆短豎收筆略過橫中線;第二筆豎撇起筆高,撇尖伸向短豎下方。第三筆橫低於左旁,第四筆短豎在豎中線。
參考來源
參考資料
- ↑ 師卦_地水師_易經師卦_周易師卦詳解,國易堂, 2013-07-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