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達爾鹼茅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布達爾鹼茅 |
布達爾鹼茅(學名:Puccinellia ladyginii(Ivan.) Tzvel.)是禾本科鹼茅屬植物。多年生植物,密叢。稈直立,高20-30厘米,具2-3節,基部節膝曲。
基本內容
中文學名:布達爾鹼茅
界:植物界
綱:單子葉植物綱
科:禾本科
亞屬:旱鹼茅組
拉丁學名:Puccinellia ladyginii (Ivan.) Tzvel.
門:被子植物門
形態特徵
多年生,密叢。稈直立,高20-30厘米,具2-3節,基部節膝曲。葉鞘平滑;葉舌長1-2毫米;葉片扁平,長5-8厘米,寬約2毫米,平滑或上面微粗糙。圓錐花序長5-8厘米,寬約4厘米,開展;分枝孿生,長3-4厘米,上部着生小枝與小穗,下部裸露,平滑或微粗糙;小穗長約6毫米,含4-6小花,帶紫紅色;穎卵狀披針形,第一穎長1.5-2毫米,具1脈,第二穎長2-2.5毫米,具3脈,先端鈍或稍尖,邊緣膜質,具細緣毛;外稃卵狀長圓形,長約3毫米,頂端鈍,邊緣寬膜質,具緣毛,有細齒,脊上部微粗糙或平滑無毛,基部有柔毛;花葯長約1.5毫米。花期6-8月。
繁殖方法
- 播種時期:鹼茅從4月至10月均可播種。但旱作栽培主要是利用自然降水,所以播種期應在雨季到來前或雨季中播種。
- 播種量與播種濃度:鹼茅旱種是依靠自然降水,需考慮到降水量大小和持續天數多少,且年度間差異較大,所以有一定的風險。但鹼茅不會壞種,即第一次降水不出苗,再待以後降水,甚至當年不出苗,第二年仍然可以正常出苗。但因鹼茅的種子細小,千粒重僅0.14克,為了留有餘地,播種量25-30千克/公頃為宜,人工播種播種量為30-35千克/公頃,播種深度為0.5厘米以下至種子不露出地面上為準。
- 播種方法:鹼茅的種植採用條播,大面積種植鹼茅可用24或48行條播機播種,行距30厘米。為防止播種過深,對於新翻耙的土地,土質較鬆軟的可先用鎮壓器鎮壓一遍,然後再播種,調試好播種機的限深輪。小面積播種或缺乏機器設備時,可人工撒播。為使種子撒落均勻,可摻入3-5倍的細沙土,播種後用樹枝耮子覆土,縱橫各一遍,以防種子覆蓋不嚴。無論人工或機器播種,播後隨之鎮壓,用鎮壓器壓實。鹼茅種子細小,必須重鎮壓,才能使種子與土壤緊密結合,便於吸收水分,生根發芽。
生長環境
生長於海拔3900-4200(-5600)米的高山河灘沙地。[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