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布登勃洛克的一家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來自 下書網 的圖片

內容簡介

諾貝爾文學獎,以其人類理想主義的偉大精神,為世界文學提供了永恆的標準。其中所包含的詩、小說、散文、戲劇、哲學、史學等不同體裁。不同風格的傑作,流光溢彩,各具特色,全面展現了20世紀世界文學的總體各局。吉卜林、梅特林克、泰戈爾、法朗士、消伯納、葉芝、紀德……一個個激動人心的名字;《尼爾斯騎鵝旅行記》、《青鳥》、《吉檀迦利》、《福爾賽世家》、《布登勃洛克一家》是德國作家托馬斯·曼(1875—1955)早期寫的一部長篇小說。描寫的是呂貝克望族布登勃洛克家族四代人從1835年到1877年間的興衰史。通過布登勃洛克家族在壟斷資產階級家族的排擠、打擊下逐漸衰落的歷史描寫,詳細的揭示了資本主義的舊的刻意盤剝和新的掠奪兼併方式的激烈競爭和歷史成敗,成為德國19世紀後半期社會發展的藝術縮影。但因作者受叔本華、尼采哲學思想的影響,小說對帝國主義勢力持無能為力的消極態度,對自由資產階級抱無可奈何的哀惋情緒。

小說故事發生在1835年以後的四十年間。大商人布登勃洛克是德國盧卑克城的名門望族,代表舊式資產階級的城市貴族。小說寫這個家族四代人的生活。老布登勃洛克生活在發家創業的黃金時代,他從一個沒落的富翁那裡買來一座大房子,親友們慶祝他們遷入新居。但是到了下一代手裡便有了困難,只得勉強把公司遺留給兒子。第三代托馬斯做了公司主人後,和哈根斯特羅姆家在社會地位和經濟勢力方面展開激烈的競爭。在議員競選中,托馬斯雖暫時取得勝利,但只是迴光返照。祖父買下的大房子丟掉了。初期的「誠實」的資產階級被壟斷的資產階級打敗了。托馬斯的兒子哈諾是布登勃洛克家最後一代人,這個孩子敏感、病弱、膽怯,在這個弱肉強食的社會裡終於被吞沒。小說以漢諾的夭亡告終。

作者簡介

托馬斯·曼(1875年1955年),德國小說家和散文家,出生於德國北部盧卑克城一家望族。 1924年發表長篇小說《魔山》。1929年度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第一次世界大戰時曾一度為帝國主義參戰辯護,但30年代即大力反對法西斯主義威脅,發表了中篇佳作《馬里奧與魔術師》(1930),對法西斯在意大利製造的恐怖氣氛做了生動的描述。希特勒上台後流亡瑞士。托馬斯曼是德國20世紀最著名的現實主義作家和人道主義者,受叔本華、尼采哲學思想影響。代表作是被譽為德國資產階級的一部靈魂史的長篇小說《布登勃洛克一家》(1901),被看作德國19世紀後半期社會發展的藝術縮影。托馬斯曼的重要作品還有長篇小說《浮士德博士,由一位友人講述的德國作曲家阿德里安萊弗金的一生》(1947)等。 托馬斯曼去世50周年,德國總統科勒主持儀式紀念會,隆重紀念《魔山》的作者、偉大的德國作家托馬斯曼去世50周年。 據報道,紀念儀式在托馬斯曼的家鄉呂貝克市聖瑪麗教堂舉行,約有800位來賓出席。科勒在致辭中說:在托馬斯曼的作品中,可以了解德國文化的眾多精義,亦可看到,無論今日,還是過去,通向邪惡與毀滅的道路總是敞開着的。 --《東方早報》 在作

內容預覽

  得獎評語  「由於他那在當代文學中經典地位日益鞏固的偉大小說《布登勃洛克一家》。」  在文學的領域裡,如果有人問19世紀有什麼新體裁加入希臘流傳下來的史詩、戲劇和抒情詩等舊陣容,那答案必非寫實小說莫屬。寫實小說忠實、精細、全面性地刻畫現實生活,描寫人類心靈面對當代社會時最深刻幽微的體驗,並強調全體與個體之間的相關性;在這方面,舊式文體是難以望其項背的。  寫實小說因為英、法、俄等國作家不斷的創作而發揚光大,我們無妨將它稱為現代散文體的史詩。這種現代散文體的史詩是歷史和科學影響下的產物,它和狄更斯、薩克萊、巴爾扎克、福樓拜、果戈里以及托爾斯泰的大名是分不開的。但是德國方面長久以來卻一直看不到和上述諸位大師有同 …… [1]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