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巴巴寺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巴巴寺位於四川閬中市城區東郊蟠龍山南麓。「巴巴」是阿拉伯語「祖先」或「祖師」的意思。閬中巴巴寺原名「久照亭」,占地1.3萬平方米,富有濃重的伊斯蘭色彩。從巴巴寺街西頭踏石級上行百餘步,便可見一道山門。山門上「久照亭」,「真一還真」兩道匾額,赫然入目。寺中有林,林中有園,園中有亭榭。巴巴寺不僅是伊斯蘭教聖地,而且是伊斯蘭教建築藝術及其特色磚雕的一顆明珠[1]

中文名稱:巴巴寺

地理位置:四川省閬中市蟠龍山

占地面積:20畝

著名景點:滕王閣、漢恆侯祠、杜家客棧

簡介

巴巴寺,位於四川省閬中市蟠龍山南麓,為伊斯蘭教嘎德忍耶教派第一位來我國傳教的祖師華哲·阿卜董拉希(又稱「西來上人」)的墓地。

巴巴寺的建設規模當時稱為伊斯蘭寺院建築之首。據寺內墓碑記載:阿卜董拉希是沙特阿拉伯麥加城人,康熙二十三年隨川北鎮台左都督馬子云來閬中傳教,康熙二十八年三月死於閬中。閬中巴巴寺自此成為陝西、甘肅、寧夏、四川等地穆斯林的聖地。 「巴巴」,即為阿拉伯語「祖先」、「祖師」的意思。

巴巴寺,寺中有林,林中有園,園中有亭榭。巴巴寺不僅是伊斯蘭教聖地,而且是伊斯蘭教建築藝術及其特色磚雕的一顆明珠 。

歷史沿革

清康熙二十三年(1684),沙特阿拉伯麥加城人穆罕默德第二十九代裔(yī)孫華哲·阿卜董拉希,從甘肅、陝西來到閬中傳教,閬中川北鎮總兵馬子云待為師長,讓他定居在鐵塔寺(古城東門北側)。這位「西來上人」神形古健,狀貌若仙,他「胸藏三教之書而不以文名,藝精百家之奇而不以技稱」,言語詼諧,善於騎射,尤工詩歌。他同馬子云常游蟠龍山,見南麓處居蟠龍山龍脈之首,便卜陰宅(墳地)於水池之中。康熙二十八年三月,阿卜董拉希去世。他的高足弟子祁靜一與馬子云便在他生前所卜之處建造「拱北」(墓亭),排水填土,將其安葬於內,並命名為「久照亭」,俗稱巴巴寺,占地20畝,建築面積1800平方米。

經教民規定,由河州、漢中等地派阿訇輪流守護,已歷300餘年。每逢開齋節,古爾邦節和聖紀,常有川、陝、甘、青、寧等地的穆斯林前來朝拜。

鎮寺之寶

巴巴寺懸掛在山門上的「久照亭」匾額系清朝川北道總督馬鎮國於乾隆三十年(1765年)題寫,已在巴巴寺懸掛了240多年。該匾額寬55厘米、高135厘米、字徑30厘米,為鏤空雕刻,工藝考究精緻,匾中雕有幾條金龍盤繞,具有較高的文物和藝術價值,被譽為「鎮寺之寶」,屬國家二級文物。不幸於2006年7月22日凌晨是被盜,所幸被盜20天的金匾,在當地民警不辭辛苦之下終於完璧歸趙,使得國家文物得於完好保存,也是不幸之中的萬幸。

建築結構

巴巴寺山門為木石結構,上書「久照亭」,還有「真一還真」的鎦金門額。入門西側,有乾隆年間水磨青磚砌成的大照壁,長約10米,高8米。照壁正面鏤空雕刻寫意山水,背面為古鬆勁竹,配以花卉,作品取樣於唐代張藻和明代唐寅,刀筆雋美,富有立體感。照壁為須彌座,五脊頂,飛椽鏤空,工藝精美[2] 。久照亭大殿,為三重檐盔式四脊頂建築,外體為四方形,室內藻井為八方形,即所謂「明四暗八」。廊檐門窗,頂楣落地,上刻國內少見的金邊雙層窗花,鎦金鍍彩,加上四周的龍牆磚壁相映襯,莊嚴肅穆。

大殿分內外二室,外室錦簾垂掩,匾額高懸,水磨地面鋪設絲毯跪墊,供人朝拜。

內室即西來上人墓室,頂若蒼穹,懸金匾兩通,其一為清王朝宗人府右宗正多羅貝勒親王手書「清修」二字,上飾龍吻金印。室中安放一寶鼎形鏤空活動香爐,高二尺余,雕刻精細,是一件藝術珍品。

大殿為雙檐多角攢尖式的「明四暗八」結構,是阿卜董拉希的墓。據寺內的墓碑記載:華哲陳卜董拉希是阿拉伯麥加城人。康熙二十三年,隨川北鎮台左都督馬子云來閬中傳教,康熙二十八年三月死於閬中。閬中巴巴寺便成為陝西、甘肅、寧夏、四川等地穆斯林的聖地。每年3月25日,各地穆斯林都要到此參加祭奠。大殿分內、外二室。外室錦簾垂掩,匾額高懸,內室即墓室,頂若蒼穹,上懸金匾兩道:其一為宗人府右宗正多羅貝勒親王手書「清修」二字,上飾龍吻金印。室中安放一寶鼎形鏤空活動香爐,高2尺多,石質細膩,雕刻精細,是一件難得的藝術珍品。

大殿前面是一座結構複雜,雕刻精妙,氣派巍然的木牌坊。牌坊正面一匾,大書「仰止」二字,為道光甲辰年立。大殿前面有一座結構複雜、雕刻精妙的四柱三間三樓式木牌坊,檐牙高啄,斗拱層層重疊,交錯繁複,相縫合轍,無一榫楔,為木構之精品。牌坊正面一匾,書「仰止」二字,為清道光甲辰年立。 牌坊前與照壁之間,為磚仿木結構垂花大門,吊柱掛羅,欄密花牙,雕刻十分精美。

久照亭後院,有碑廊、潛花廳、拜主室,旁連外來朝聖者住室。廳內懸有乾隆時武狀元哈攀龍書「清真流光」掛匾,並有明代呂紀、藍瑛的山水、清代鄭板橋的墨竹等名家書畫。後園為生活用房,有井亭,其水清而甘,乃蟠龍九井之一。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