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巴孔寺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巴孔寺
圖片來自xuite

巴孔寺(ប្រាសាទ បាគង 高棉語拼音:praasaat Baakɔɔng;轉寫:p̥rāsādpāgṅ)是柬埔寨吳哥古蹟中位於暹粒市[1] 西南15公里的一座供奉濕婆印度教聖殿(ប្រាសាទ praasaat)。此寺廟乃是881年吳哥國王因陀羅跋摩一世利訶羅阿賴耶古都建立的國寺。巴孔寺原為廢墟,法國遠東學院古蹟維修專家Maurice Glaize從1936年開始修復,經過七年努力到1943年大致修復原貌。

巴孔寺是一座五層的方形金字壇,底層邊長65米,各層的基點原有塔門,最頂層中心矗立一座寶塔。

歷史介紹

公元802年,吳哥王朝的第一位國王闍耶跋摩二世令柬埔寨獨立於爪哇的統治,不久之後,他在訶里訶羅洛耶(Hariharalaya)建都,在公元9世紀後期,他的繼承人在吳哥興建巴孔寺作為第一座廟山型祠廟(temple mountain)。

參考文獻

  1. 暹粒市,kl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