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左口鄉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左口鄉隸屬浙江省杭州市淳安縣,位於東經118°57′05″~119°05′54″,北緯29°40′46″~29°50′59″。地處淳安縣中部偏北,東、東南與文昌鎮隔湖為鄰,南鄰千島湖鎮,西南與金峰鄉、宋村鄉毗連,西連王阜鄉,北、東北與屏門鄉、臨岐鎮接壤, 全鄉行政區域面積175平方千米。 截至2019年末,左口鄉戶籍人口11679人。

1959年,左口、汪宅、金峰、宋村4個公社合併設安峰公社,屬左口管理區。1961年,分設左口公社。1984年,復為左口鄉。截至2021年10月,左口鄉轄9個行政村,鄉人民政府駐橋西村龍坑塢1-1號。[1]

左口概況

左口鄉,位於浙江省淳安縣中北部,於2006年8月經省人民政府批准由原左口鄉和原光昌鄉塘邊等五個行政村合併組建而成。

東北連文昌、臨岐兩鎮,西南接千島湖鎮,北和西北倚屏門、王阜2鄉,西界宋村、金峰2鄉,東南瀕千島湖。鄉政府駐地顯後行政村,東南距縣城14.5 km。占地面積146km2,人口11700人。左口鄉共轄21個村委會,86個自然村,136個村民小組,交通較便利,自然資源豐富。

左口鄉境內地勢自西北向東南傾斜,西北高,東南低。山巒連綿,起伏較大,西北部與王阜鄉交界的金紫尖、王家坪海拔分別為1451m和1173m,金紫尖為全鄉最高山峰,全縣第二高峰,屬於浙江省野生獼猴保護區,山上還有一些十分珍貴的植物種群如黃連、野菊花、楓梨木、黃山松等,螈鱅在金紫尖也有棲息。東南部境內的蔗山,海拔779.6m。發源於金紫尖北麓的十八都源(又稱左口溪),上游分左右兩源,自西北向東南流經左口村北合流,於嶺下村注入千島湖,為縱貫全境的主要溪流,主流全長19.8km,集雨面積68.8km2。區內水系屬錢塘江水系,河流呈樹枝狀,河道蜿蜒曲折,以下切作用為主,顯後村以下河段兼有傍蝕作用,多呈"V"字型,為青壯年期河谷。

根據《淳安縣水土保持規劃》,左口溪流域屬於浙西山地丘陵區,由於區內坡度在25°以上的面積占80%以上,水土流失的類型主要是以大氣降水沖刷引起的水力侵蝕。水土流失的成因主要有兩方面因素,一方面是自然因素,由於流域內山多平地少,且全年降雨量時間分布不均勻,多集中在4-9月份,因降雨量集中,強度大,沖刷力強,因此易蝕的土壤極易產生流失;另一方面是人為因素,進入90年代後,雖然加強了水土保持管理,採取封山育林、退耕還林等措施,但是終究由於區域內人多地少,致使退耕還林不到位,加之農民耕作習慣較落後,坡地開荒後大都順坡耕種,未能開成梯級地,因而一旦降雨徑流發生,水土流失極為嚴重。

左口鄉是全省最後一個通公路的鄉(2004年底),是一個典型的資源小鄉、經濟窮鄉。這幾年,在黨的各項惠民政策的激勵下,依靠上級各部門的支持,左口鄉基礎建設和人民生活都有了極大的改善和提高。康莊工程全面完成,21個行政村村村通公路並實現硬化,新農村建設各項工程順利推進,村容村貌日新月異,農村經濟、工業經濟長足發展,基層組織建設不斷加強,社會穩定和諧。

左口鄉康莊工程於2006年底完工,全鄉共有康莊工程12條,總里程68.45公里,其中四級公路3.76公里,其餘都為準四級公路,全部路面都進行了硬化。

左口鄉2004年實施的農業綜合開發工程總投資429萬元,項目包括防洪堤建設15公里,建設堰壩5座/146米,園地改水項目一處,實施林業項目進行封山育林1500畝。

區域內擁有中心小學兩處,村級袖珍學校兩處。轄區擁有農村信用社一處,衛生院兩處,鄉供電營業所一處。

氣候特徵

左口鄉地理緯度較低,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區,氣候溫暖濕潤,雨量充沛。冬季比較寒冷乾燥,春季氣溫回升,5、6月降水量較多,形成"梅雨期"。7、8月份天氣炎熱,降雨量少,蒸發量大,是伏旱、秋旱期。秋季一般年比較穩定,但受颱風影響也有大雨或暴雨出現。初夏由於北方冷空氣與南來的暖濕氣流相遇交綏,鋒面往往在浙江省滯留,形成連綿不斷的大面積梅雨天氣;盛夏時在副熱帶高壓控制下,天氣晴熱少雨,降水以雷陣雨為主,若遭遇熱帶風暴或颱風的侵襲,形成較大暴雨。左口鄉多年平均降雨量為1600mm,多年平均徑流深800mm,降雨量年分配不均勻,主要集中在4月至9月,占全年的69.33%。

自然資源

左口鄉流域內植被覆蓋率達87%,植被資源主要是天然的次生植被和少數的人工植被,多常綠闊葉與針林混交及雜灌林。主要樹種有杉、松、柏等。因海拔高度不同,光照、熱、水氣等自然條件結構多異,林草植被呈梯級分布。海拔200m以下,以青棗、柑桔、茶葉等人工植被為主;海拔200-800m以杉、松、竹等經濟林為主;海拔800m以上是黃山松、金錢松、光皮樺、白櫟等樹種組成的溫帶針葉林、常綠闊葉林及落葉闊葉林等混合林。[2]

建置沿革

左口鄉明代屬昌期鄉,清末為十八都,民國時屬橋西鎮,1951年建左口鄉,1958年與汪宅、進賢鄉合併成立進賢公社。1960年屬安峰公社左口管理區。同年底建左口公社。1984年改為左口鄉。左口鄉是一個典型的山區鄉,位於淳安縣中北部,於2006年8月經浙江省人民政府批准由原左口鄉和原光昌鄉塘邊等五個行政村合併組建而成。左口鄉政府駐地下山村,東南距淳安縣城14.5km。占地面積146km2,人口11700人。左口鄉共轄21個村委會,86個自然村,136個村民小組,交通較便利,自然資源豐富。

左口農業

農業投入品是農業生產的物質基礎,是直接關係到農產品質量安全的一個重要因素。農業投入品包括農藥、肥料、種子、獸藥、飼料、飼料添加劑及其他用於農產品生產、加工可能影響農產品質量的物品。要從源頭上保障農產品質量安全,各經銷單位(戶)和使用單位(戶)必須重視農業投入品的質量安全及施用標準。

《農產品質量安全法》第二十五條規定,農產品生產者應當按照法律、行政法規和國務院農業行政主管部門的規定,合理使用農業投入品,嚴格執行農業投入品使用安全間隔期或者休藥期的規定,防止危及農產品質量安全。禁止在農產品生產過程中使用國家明令禁止使用的農業投入品。

安全間隔期是指農產品在最後一次施用農藥到收穫上市之間的最短時間。在此期間,多數農藥的有毒物質會因光合作用等因素逐漸降解,農藥殘留會達到安全標準,不會對人體健康造成危害。不同品種的農藥有不同的安全間隔期。

休藥期是指食用動物在最後一次使用獸藥到屠宰上市或者其產品(蛋、奶)上市銷售的最短期間。在此期間,獸藥的有害物質會隨着動物的新陳代謝等因素逐漸消失,獸藥殘留達到安全標準,不會對人體健康造成危害。不同品種的獸藥有不同的休藥期。

在農藥、獸藥使用中嚴格執行安全間隔期或休藥期規定,是合理使用農業投入品的重要內容。根據農藥管理條例和獸藥管理條例及農業部有關規定的要求,農藥、獸藥在其標籤或說明書上都應標註安全間隔期、休藥期等內容,農產品生產者應當嚴格按照標註的安全間隔期、休藥期使用農業投入品,確保農產品質量安全。

由於某些農業投入品經實踐檢驗對農產品質量安全和人體健康有害,國家已明令禁止。在農藥方面,2002年6月5日發布的農業部公告第199號,明令禁止使用六六六、滴滴涕、毒殺芬、毒鼠強等18種農藥,同時禁止將甲胺磷、甲基對硫磷、對硫磷、久效磷等19種高毒農藥用於蔬菜、果樹、茶葉、中草藥材上,禁止將三氯殺蟎醇、氰戊菊酯用於茶樹上。在獸藥方面,2002年3月5日發布的農業部公告第193號,列明了21類食品動物禁用的獸藥及其他化合物清單。此外,2001年2月28日農業部發布的《關于禁止在反芻動物飼料中添加和食用動物性飼料的通知》,還明確禁止在反芻動物飼料中添加和使用骨粉、骨血、血粉等動物性飼料產品。

農產品生產者是合理使用農業投入品的第一責任人,有義務按照國家規定合理使用農業投入品,否則,對其要按照有關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處罰;構成犯罪的,還要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農藥、肥料、種子、獸藥、飼料、飼料添加劑等經銷單位(戶)不得經銷國家明令淘汰和禁止使用的產品及無合法手續的農業投入品,並以書面形式向社會公開承諾,做到證照齊全、亮證經營,明碼標價、貨真價實;要主動向使用者說明農業投入品的用途、使用方法、用量和維護保管知識,並向購買者出具有效票據。[3]

特色農業

茶葉和蠶桑是左口鄉兩大農業主導產業,為進一步做大做強茶葉和蠶桑產業。經左口鄉政府研究決定茶葉、蠶桑發展的目標任務和有關政策。左口鄉新發展茶葉210畝,新發展蠶桑1000畝。

茶產業

扶持良種茶基地建設。對規劃連片種植無性系良種茶10畝以上,經淳安縣主管部門驗收合格的茶葉基地,給予每畝補助200元。

鼓勵名優茶機械化加工。對新建茶廠,廠房面積200平方米以上,擁有名茶機10台以上,年加工名茶3000公斤以上,年加工產值40萬元以上的,經驗收合格後,每個茶廠給予3-5萬元的補助。對優化改造的茶廠,廠房面積200平方米以上,擁有名茶機5台以上,年加工名茶1500公斤,年加工產值20萬元以上的,經驗收合格,給予每個茶廠1-2萬元的補助。

強化無公害、綠色、有機茶生產。對認定為浙江省級以上無公害、綠色和有機茶葉的產品分別給予5000元,8000元和1萬元的獎勵。

蠶桑產業

繼續扶持優質蠶桑基地建設。具體政策為:(1)繼續實行桑苗款補助政策,苗價0.30元/株,左口鄉政府決定補助0.1元/株,村補助0.1元/株,農戶自籌0.1元/株;(2)鼓勵連片種植,對新發展連片蠶桑10畝以上的,每畝獎勵村主要幹部30元;(3)加快蠶桑基地發展,凡今冬明春新發展的蠶桑,無論面積大小,一律獎聯村幹部每畝10元。

引導蠶桑規模化生產。對年飼養蠶種15張以上,產繭量600公斤以上的規模養殖大戶,給予一次性100元/百公斤的獎勵,並在蠶室用地審批上給予政策傾鈄。對蠶繭產量達到500擔且增幅在15%以上的村,給予一次性3000元的獎勵。

因掌握情況不全面,各村的任務難免有出入,請各工作片內部調整,以確保任務的全面完成。

地方特產

左口鄉精製蜜棗形大核小,質地細密乾燥,光亮透明,絲縷平整,吸糖率高,因色澤艷如琥珀,形似金絲纏裹,而美稱琥珀金絲蜜棗。清時曾受乾隆皇帝褒獎而成為貢品。加工琥珀金絲蜜棗,需選擇果形大、圓筒形、兩頭平、肉體厚、質地松、核小汁少的平頭馬棗、園棗為原料,經過刀絞、浸簍、水煮、漂澆、糖煮、初烘、回烘等7道工序。左口鄉精製蜜棗被國家農牧漁業部評為優質產品,遠銷中國各地和東南亞國家。

浙江省淳安縣千島湖左口蜜棗廠始建1983年,位於淳安縣左口鄉瑤村,距千島湖鎮13千米,是左口鄉8家淳安縣級農業農頭企業之一。現擁有青棗基地規模5000餘畝,遍及左口鄉11個行政村,1120農戶,年產青棗2188噸,產值2625.6萬元,其中無公害生產的良種棗園3800畝。通過"公司+農戶"的聯營方式,進行收購、篩選,銷售、加工青棗,年加工蜜棗280噸。早在清末年間就被朝廷列入貢品、暢銷國內外。"泰昌"牌金絲蜜棗榮獲國家農牧漁業部優質產品金獎,在杭州、上海、江蘇、安徽市場占有一席之地。"泰昌"牌金絲蜜棗參加了杭州市綠色農副產品博覽會,深受消費者喜愛。

左口鄉特產--"泰昌"牌金絲蜜棗系列,選取得天獨厚的霞山大白棗為主要原料精製而成。色澤透紅,絲縷似金,玉細酥口。棗香甘甜,是棗中精品,也是饋贈親友的理想食品。早在清末年間就被朝廷列入貢品,"泰昌"牌金絲蜜棗榮獲國家農牧漁業部優質產品金獎。產品由青棗、棗花蜜、白糖主要原料生產而成。

發展策略

左口鄉政府親自把關"三通一平"及移民新村建設等工作。該項目作為浙江省整村整治的試點項目之一,房屋主體工程基本完成。左口鄉幹部員都把解放思想大行動和貫徹全委會精神落實到了行動上,體現在了加快項目推進和經濟發展上。

左口鄉由於地理位置偏、農產品產業結構不合理等因素的限制,經濟相對落後,群眾增收渠道短缺。在此次新一輪解放思想大行動中,左口鄉緊密結合各種實際問題,突出重點、抓住關鍵,從左口鄉黨員幹部群眾的思想實際出發,把思想上的突破與當前正在抓的實事結合在一起,再創新業。

左口鄉在加大招商引資力度的同時,全力構築加快工業發展新優勢,加快協議資金1個億的豐坪山旅遊開發、金紫尖旅遊開發和已啟動的九龍溪漂流等項目的進度。按照"宜桑則桑,宜果則果,宜茶則茶,宜菜則菜,宜藥則藥"的發展思路,狠抓調整產業結構,爭取通過2至3年時間,蠶桑面積達到5000畝,實現人均半畝桑、一擔蠶,收入1000元的目標。通過培育新的經紀人,壯大從業人員的隊伍,開辦新項目等方式,使來料加工業成為左口婦女收入的主要來源。

左口鄉對施工的十二大工程項目繼續實行項目分工負責制和項目月進度匯報督查制,做好左口鄉中心小學的整體搬遷工程、鄉政府的整體搬遷工程、左口電站的技改等工程項目。

重大事記

1986年,新辦鄉辦企業21家,工業產值102萬元;左口鄉蜜棗廠生產的南式金絲蜜棗被評為農牧漁業部優質產品。1989年,鄉人民政府多方籌資18?4萬元,新建1座940平方米的中心小學教學樓;後塢村集資6萬元,新建同普橋,為全鄉最大的一座跨河石拱大橋。1990年10月至1991年12月,下對口、牆裡、方家等4個村造田140畝。1992年,嶺下村集資5萬元澆築水泥路。1992年12月至1994年春,瑤村營造杉木基地280畝。1994年,開通茅橋、金尖機耕路;鄉人民政府籌資31萬元,新建1座827平方米的綜合教學大樓,中共杭州市委書記李金明題寫了"杭州市左口希望學校"校名,成為杭州市第一座希望學校。1996年,投資45萬元新建左口絲綢廠,建築面積1155平方米;1998年11月,投資22萬元,長2100米、寬3米的鄉人民政府所在地顯後村至碼頭(瑤村)水泥路面澆築工程全面完工並投入使用。

參考文獻

  1. [htthttps://www.163.com/dy/article/GD0PQS8605508W4F.html | 左口鄉]
  2. | 左口概況
  3. | j建置沿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