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崇龕鎮

中文名 :崇龕鎮

所屬地區:重慶市潼南區

崇龕鎮隸屬重慶市潼南區,位於潼南區城西北部,距潼南區30公里,瓊江河穿境而過。崇龕鎮幅員面積85.1平方千米,轄16個行政村,1個社區居委會,140個村民小組,3個居民小組,共24776人(2017)。崇龕鎮是五代宋初、道教至尊陳摶老祖的故里。該鎮是重慶市重要的油菜花種植基地,已有500多年的種植歷史。

每年三月,幾萬畝油菜花近千個品種在崇龕鎮的田野競相怒放。瓊江穿花海而過,乘遊船坐覽花海,享受春風拂面;蹬上陳摶山,還可觀賞到以油菜為主要背景、小麥為配景形成的"太極"圖案。從2008年開始,潼南利用崇龕鎮3萬畝集中連片的油菜花海,舉辦菜花節,每年都吸引了數十萬甚至上百萬遊客前來觀賞,使之享有"全國最美油菜花海"、"重慶十大春季旅遊目的地"等稱號。[1]

目錄

交通狀況

境內共有5條主要道路,分別為崇柏(柏梓)路、崇雙(雙江)路、 崇大(遂寧市大安鎮)路、崇姚(安岳縣姚市鎮)路和崇龍(安岳縣龍台鎮)路。崇柏路為縣級主幹道,崇龕境內長9.6公里,所轄16個行政村都通村級公路。

資源狀況

主產水稻小麥、紅苕、蔬菜、亦產蠶繭、油菜花生、水果等。為縣發展油菜、綠色甲魚、檸檬、蔬菜等基地之一。

歷史沿革

崇龕鎮人傑地靈,文化底蘊濃厚,建於隋代開皇三年(公元583年),迄今已一千四百多年。期間曾設立隆龕縣,縣址瓦子堡,境內史家壩是古縣城遺址(現大屋村)。名稱來歷,616年,隆龕鎮升建為隆龕縣,712年因避唐玄宗李隆基名諱,改名崇龕縣, 967年,崇龕縣降為崇龕鎮,民國時期名崇龕鎮,又叫漏孔場。1951年建崇龕鄉,1967年改名光輝,1993年全縣拆區建鎮,並光輝、紅星、朱家鄉於一鎮,取名光輝鎮。2000年7月光輝鎮更名為崇龕鎮。是道家創始人之一陳摶老祖出生地,他的塑像供奉在恩威集團總裁薛永新先生投資修建的崇龕玉佛寺內 。


視頻

重慶衛視於2012年3月2號和3月4號在重慶市潼南縣崇龕鎮白沙村花街十字路口採訪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