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崇仁縣航埠鎮初級中學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來自 搜狐網 的圖片

崇仁縣航埠鎮初級中學學校無小事,處處是教育。」學校在狠抓常規管理的同時,以各種活動為載體,對學學生進行潛移默化的教育。

校園諮詢

航埠初中、航埠小學、航埠中心幼兒園赴浙師大教育學院開展大中小幼思政一體化建設研討活動

2023年5月16日,為更好踐行為黨育人、為國育才初心使命,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不斷深化德育工作[1]內涵,航埠鎮初級中學、航埠鎮中心小學和航埠鎮中心幼兒園與浙江師範大學教育學院攜手開展教育共富背景下的大中小幼思政一體化建設研討會。

航埠初中書記、校長胡峰成、副校長龔文劍、鄭必成,航埠小學校長徐賽英,航埠中心幼兒園園長錢麗君向浙江師範大學領導、專家匯報了學校德育活動開展情況,提出思政教育建設中的困惑。

浙江師範大學教育學院黨委書記俞明祥、經濟與管理學院黨委副書記嚴建春、教育學院項目主管陳法寶博士、課程與教學系教師黨支部副書記俞向軍博士,課程與教學系教師黨支部支委張祿佳博士等參加研討會,肯定了三所學校在德育工作方面取得的成效,解答疑惑並為接下來三所學校的思政一體化建設指明方向。

航埠初中校長胡峰成回顧了3月28日在航埠初中舉辦的「跨學段打造黨建共同體、聚合力踐行為黨育人」研討會。當時俞明祥書記和柯城區教育局徐渭清局長確定了「大中小學思政一體化建設」的思路,共同推進鎮中崛起和城鄉教育均衡化,落實教育共富的目標。為此,學校在原有基礎上,進一步落實學科德育,拓展紅色課程,加強體系化建設。

鄭必成副校長圍繞「能升華會發展、有生命力能生長的德育」這一思路,詳細匯報航埠初中德育工作開展情況,闡述「教育+活動和教育+課程」的工作體系。重點談到初中階段是學生成長的關鍵期,德育工作要以核心素養目標為指引,以可發展的實施策略為途徑,加強頂層設計,夯實德育載體,開發能升華的德育思維,構建可生長的德育活動來提高實施效果。

航埠小學校長徐賽英以「五yue文化」為主題,介紹了航埠小學的黨建工作、思政教育和德育建設。她認為,要真正實現大中小幼思政一體化,就得全方位、多維度地開展一體化建設。首先是思政隊伍建設一體化,教師要有全學段的視野和意識,實現思政育人的精準定位、螺旋上升;其次是思政課程實施一體化,希望教育學院組織開展大中小幼一體化教研,發揮引領、指導和幫帶作用。

航埠鎮中心幼兒園秉承「航啟風帆、埠步成長」的辦園理念,對每位幼兒實施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教育。園長錢麗君注重通過故事、遊戲、藝術、音樂等多種形式,把思政教育融入到幼兒園的日常教育和活動中,寓教於樂,來培養孩子們的社會責任感、道德觀念和個人素質。強調家校緊密合作,開設家長課堂,讓家長了解幼兒園的教育理念和方式。加強教師培訓,建立積極的校園環境[2]等,通過這些方式,促進其身心和諧發展。

在聽取三所學校的德育工作匯報後,俞明祥書記指出:黨的二十大報告強調「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鑄魂育人,完善思想政治工作體系,推進大中小學思想政治教育一體化建設」。 恰逢主題教育深入開展之際,此次研討會很有意義,有助於實現大學課程思政與中小學學科德育的德育銜接、話語對接,推進大中小學課程思政一體化發展,助力教育共富落地見效。教育部等8部委印發的《全面推進「大思政課」建設的工作方案》中指出大中小學思政課一體化建設亟需深化,鼓勵高校積極開展與中小學思政課共建。航埠初中與教育學院課程繫結緣多年、基礎良好,此次大中小幼雙向奔赴、同題共答,要積極落實時代新人培育工程,着眼鄉村振興、教育共富、協同育人大格局,抓好頂層設計,加快項目推進,挖掘課程內涵,優化活動載體,切實加強體系化建設、一體化推進。

嚴建春副書記指出目前德育工作存在表面化、生硬化等問題,要探索入心入情的思政內容,挖掘心理健康要素,關注生命教育等內容。

研討會上,航埠初中龔文劍副校長介紹了學校的《着色少年紅》校本課程,闡明校本課程的意義,一方面與國家課程結合,在德育點位與國家課程鏈接,使課程具有多層次滿足社會發展和學生需求的能力。另一方面在平常的教學中讓革命文化進入課堂,讓紅色精神落實到孩子的骨子裡,激發和提升孩子們的精氣神,塑造孩子們吃苦耐勞,勇攀高峰的精神品質。

俞明祥、陳法寶、俞向軍、張祿佳對航埠初級中學的區級精品課程《着色少年紅》展開了指導。紛紛指出:《着色少年紅》校本課程要注重問題導向、時代導向、需求導向、效果導向,站位再把高、理念再提升、內容再深化、體系再迭代、效果再追蹤,拓展課程新內涵、新動能。應注重跨學科,落實核心素養,圍繞革命文化、紅色文化開展多學科融合,賡續紅色傳統,傳承紅色基因,打好精神底色,把黨的聲音轉化為最有營養的課程。應設計豐富多彩的活動,以活動為載體,增強學生文化自信和歷史自信,厚植家國情懷,傳承中華文脈,增強民族認同感、自豪感。加強宣傳宣介,讓校本課程更有辨識度和影響力。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