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嶗山北九水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嶗山北九水

來自 網絡 的圖片

中文名: 北九水

景點級別: AAAAA

地址: 山東省青島市嶗山區孫家村

嶗山北九水青島嶗山白沙河上游。白沙河源出山頂北麓,河水經山腳而折流,有九折;人行河畔小路,轉折處須涉水而過,亦九涉;每涉一次為一水,故稱九水。九水又分內九水、外九水(即北九水)和南九水三路,其中以北九水的景觀最為著名。 [1]

基本信息

北九水是嶗山風景區的一條旅遊主線。一水至九水是從水的下游上數的。白沙河的上游為北九水,北九水又有內外之分,自大嶗至太和觀為外九水,自北九水療養院到魚鱗瀑為內九水,長約3公里,魚鱗瀑因河水遇斷崖跌落,浪花狀如魚鱗而得名,又因其聲如潮,亦名潮音瀑。瀑布三折而下,注入二潭,上潭較小,深約4-7米,口緣若缸,水靛藍色,稱靛缸灣;下潭較大,旁有石柱亭,崖上刻葉恭綽題「潮音瀑」三大字。瀑布西岩頂有觀瀑亭。靛缸灣下里許有石門峽,亦名魚鱗口,俗稱「衙門」,兩岩對峙,中斷成門,岩高數十丈,門寬僅3米,水自門中出,人從澗底過,仰視巨岩懸空,搖搖欲墜,驚險萬狀。

地理位置

北九水為白沙河中游的峽谷地帶。白沙河發源於巨峰北麓海拔800多米處的天乙。

北九水

泉,始名涼清河,中為九水。北九水因水有九折而得名,以北九水療養院「九水界橋」為界,分內、外九水。澗水自上順流而下,遇峰崖必折,折處必彎,彎處必漩,漩處必涌一潭澄水,在嶗山十二景中稱「九水明漪」。九水風光素被譽為「灘峽奇秀,清流急湍,峭壁危岩,水作龍吟,石同虎距,音樂圖畫,文本天成。」外九水自我樂村菊灣溯至北九水療養院,全長6.5公里。一水始自孫家村村東之菊灣,南有玉筍峰,北有黑虎山,兩山相夾,中為大澗,澗底巨石交錯,姿態萬千。二水澗中大石壘迭,排空壁立。澗南有巨岩,名錦屏岩,石色蒼翠。岩下潭水,錦岩倒影,波光漣漪三水於1967年建三水水庫,為九水新景。水清澈靛藍,從溢洪壩頂凌空跌落,如珍珠壁簾,晶瑩奪目。

旅遊景區

外九水

北九水是內外九水的分點,也是一個極為清幽的風景點。現在太和觀已改建為北九水小學。由此逆流至內九水的終點--靛缸灣瀑布,為清一色的花崗石石板路,大約3公里。北九水村滾水橋左側的大水潭為內九水的一水沿流而上至雙石屋村,村中房屋全是石砌,村外有一深潭,這裡就是二水。再往前行就到了三水,這俗稱 「鷹窩河」。越過四水,就到了著名的「飛鳳崖」,即五水。再行不遠,是一片赫黃色的摩天巨崖。巨崖的石紋一律橫向,這就是六水有名的「錦帆屏」也叫做「錦帆嶂」。和錦帆屏相連的還有高聳入雲的「連

雲崖」,這裡就是七水。再往前就是八水的「牙門」,由此向上攀登,就到了九水的「金華谷」。峰迴路轉,即聽到瀑布的如雷巨聲。內九水的盡點靛缸灣亦稱「潮音瀑」。泉水隨山勢三折而落,最後傾入靛缸灣。灣內水深石壁上,刻有葉公綽寫的「潮音瀑」三個大字。灣內水深石碧,呈靛藍色,水味甘冽。在夏秋之交雨水充足時,瀑布寬數米,以排山倒海之勢傾入灣中,有如細雨,蔚為奇觀。

內九水

自北九水療養院到魚鱗瀑為內九水,長約3公里,魚鱗瀑因河水遇斷崖跌落,浪花狀如魚鱗而得名,又因其聲如潮,亦名潮音瀑。瀑布三折而下,注入二潭,上潭較小,深約4-7米,口緣若缸,水靛藍色,稱靛缸灣;下潭較大,周圍約30餘米,旁有石柱亭,崖上刻葉恭綽題「潮音瀑」三大字。瀑布西岩頂有觀瀑亭。靛缸灣下里許有石門峽,亦名魚鱗口,俗稱「衙門」,兩岩對峙,中斷成門,岩高數十丈,門寬僅3米,水自門中出,人從澗底過,仰視巨岩懸空,搖搖欲墜,驚險萬狀。大勞東菊灣到北九水療養院為外九水,全長10餘里,《膠澳志》云:「兩山相夾,下有深潭,沿途山峽奇秀,清流迂迴,水作龍吟,石同虎踞,峭壁危岩,觸目皆是,音樂圖畫,兼而有之。」有老僧峰、駱駝頭、雞爪潭及仙人髻、飛來石、錦屏岩等勝跡。從柳樹台至沙子口附近的漢河村為南九水,全程約5公里,山舒水緩,林幽壑美,公路蜿蜒,俗稱十八盤,有觀川台、彈月橋、王子澗、柳樹台等勝景。

定僧峰

東一峰如老僧打坐入定,名定僧峰,石紋披斜恰如衣紋。四水南北兩峽對峙如門,名天梯峽,水自峽澗中湧出,銀花四濺,聲盪幽谷。三水建水庫後,此峽已沉身庫中,僅可見露出的對峙石壁。五水四周山巒重繞,青翠四合,名環翠谷。澗底流水到此較緩,流聲叮咚,間之鳥鳴啁啾,如奏絲竹,又名玉笙澗。

六水為北九水峰巒之險首處。澗北有黃褐色山峰聳立,遠望如一匹駱駝臨澗而臥,有昂首嘶空、氣吞長川之氣勢,該峰俗名「駱駝頭」。峰側新鐫「駝峰煙雲」四字,為嶗山名勝「駝峰插雲」。該峰從不同角度看,有不同的形狀,由東看似駱駝頭,由西與南望則形似鷹嘴,東北望猙獰粗猛形似惡鬼,故亦有鷹嘴峰、惡鬼峰之名。峰西迭嶂排空,陡峭險惡,名飛虎岩。

雞爪潭

此處澗水分外湍急,在飛虎岩下,涌成一個形似雞爪的深潭,名為雞爪潭。七水山谷寬敞,山環水抱處為七水村,又名河西村。澗東有村名為河東。澗北一峰臨水獨立,呈丹褐色,山勢秀如盆景,名小丹丘。又因岩石突出如髮髻,又叫仙人髻,亦名小梳洗樓。峰頂石上,南向刻有「小丹丘」三字,乃集鄭板橋字。東北山凹處是通往王哥莊的山口,由此途經土淺嶺可抵王哥莊。

松濤澗

八水山勢舒緩,澗水悠悠,漫山皆松,山風徐來,松嘯、流水溶為一片濤聲,名松濤澗。水中石崮上刻有「松濤澗」三字。九水為外九水的盡頭,是一處不大的山坳,松竹相間,流水潺潺,盛夏亦涼風習習,素有「小關東」之稱,是風景優美的避暑療養勝地。

南是北九水療養院,澗北是太和觀舊址,又稱九水廟。西山有仙古洞,洞內壁光滑,為卵形,岩石結成,高2米,深3米。明代登州武舉周魯曾題刻「仙古洞」三字於洞左,為叢林所蔽,遊人多不知,在山坡巨石上另有題刻「仙古洞」三字。內九水自北九水療養院溯流而上至靛缸灣,長約3公里。兩山夾立,水流中穿,峭壁危岩,澄潭激湍,與外九水相比,內九水峰巒更加峭拔,峽間更為險峻,景物薈萃,奇境屢出,遊人至此,目不暇接。內一水,為一山坳,遠山近岫,一派清秀,橋兩側潭寬水闊,流清石奇。內二水,溯澗上行至雙石屋,倚崖臨水,松竹交蔭,潭光山色。村中有20餘戶人家,因村旁有兩石洞似屋而得名。雙石屋村南,巨石橫陳澗底,潭處石間,澄泓湛碧,寒氣凌人,名「印月潭」。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