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川劇表演藝術(劇照)原圖鏈接來自 搜狐 的圖片

峨眉山月》,川劇《峨眉山月》高腔新編古裝戲大幕。

川劇,俗稱川戲,主要流行於中國西南地區川渝雲貴四省市的漢族地區,是融匯高腔、崑曲、胡琴(即皮黃)、彈戲(即梆子)和四川民間燈戲五種聲腔藝術而成的傳統劇種。川劇分小生,鬚生,旦,花臉,丑角5個行當,各行當均有自成體系的功法程序,尤以「三小」,即小丑,小生,小旦的表演最具特色。

目錄

劇目介紹

胡金城、商欣編劇

唐代,李白懷着輔國濟民的宏願出川壯遊,以求一展抱負,然而漂泊半生,千金散盡,尚無一得,竟連地方官吏韋雄也白眼相向。後經唐玄宗頒詔,走馬長安,終因其傲視權貴而受到冷落,被玄宗賜金放還。安史叛亂後他投效永王,以期平叛報國。孰知永王敗北,李白獲叛逆之罪,流放夜郎。幸遇大赦,老歸林泉,只有詩酒和峨眉山月伴其終身。

四川省川劇院首演,1993年參加全國地方戲交流演出,1994年進京參加建國45周年慶祝演出。

劇本載《劇本》1994年第1期、《戲劇家》1993年第4期。

中國戲曲

戲曲是中國傳統藝術之一,劇種繁多有趣,表演形式載歌載舞,有說有唱,有文有武,集「唱、做、念、打」於一體,在世界戲劇[1]上獨樹一幟,其主要特點,以集古典戲曲藝術大成的京劇為例,一是男扮女(越劇中則常見為女扮男);二是劃分生、旦、淨、丑四大行當;三是有誇張性的化裝藝術--臉譜;四是「行頭」(即戲曲服裝和道具)有基本固定的式樣和規格;五是利用「程式」進行表演。中國民族戲曲,從先秦的"俳優[2]"、漢代的「百戲」、唐代的「參軍戲」、宋代的雜劇、南宋的南戲、元代的雜劇,直到清代地方戲曲空前繁榮和京劇的形成。

視頻

峨眉山月 相關視頻

川劇高腔《峨眉山月》四川省川劇院
中國戲曲絕活展示

參考文獻